1分子葡萄糖在有氧代謝狀態(tài)下可產生 38個 ATP(生物能量單位),但是在無氧代謝狀態(tài)下只能產生 2個 ATP。人在完全無氧狀態(tài)下,生命維持不了多久,而完全有氧的情況卻又青睞健康的年輕人,那介于這兩者之間的缺氧灰色地帶,人的身體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作者以其豐富獨特的分子生物醫(yī)學知識,指出了人類面臨的*嚴重卻又束手無策的各類慢性疾。ㄈ绨┌Y、老年癡呆癥、帕金森病、高血壓、糖尿病、抑郁癥、性功能障礙、痛經等)的根本病因,突破了慢性病的傳統(tǒng)認知框架,提出了新的對策。
慢性病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大殺手。世界各國對慢性病研究投入巨資,但成效不佳。作者在重溫八十多年前諾貝爾獎得主奧圖.華博格博士的研究之后,梳理出缺氧是慢性病主要成因的主線,突破了人類對多種慢性病的認知框架,令人讀后有醍醐灌頂之悟!本書語言風趣,圖文并茂,編排巧妙,是一本優(yōu)秀的科普書!
陳志明博士,原為臺灣知名建筑師,因父親突然死于心肌梗塞,35歲去新西蘭念基因工程學和分子生物學,立志找出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并進一步發(fā)現慢性缺氧的新機制。[求學經歷] 新西蘭Massey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 新西蘭Massey大學基因工程學學士 [現任] 陳志明博士缺氧醫(yī)學研究中心 醫(yī)學科普暢銷書作者:<<缺氧型慢病>>、<<逆轉缺氧慢病>>、<<缺氧型高血壓>>、<<只用降壓藥,找死!缺氧型高血壓》、《子宮內膜革命》、《丹參的奇效》
1966年 7月 30日諾貝爾獎得主
奧托·沃伯格博士(Dr. Otto H. Warburg)
的演講[1](節(jié)錄)
癌癥,如同其他許多疾病一樣,擁有無數的次要病因,幾乎你想得到的任何因素都可能導致癌癥,但只有“有氧呼吸轉成無氧呼吸”這個變化,才是正常細胞癌化的主因。
……
因此,當有氧呼吸變弱時,人雖然還活著,但生命活力卻逐漸喪失,殘留在身體里的癌細胞不斷復制,最終還是會摧毀它所寄生的軀體。
……所以,要預防癌癥,首先要保持血液的暢通,甚至讓靜脈中都有較高的含氧量。 ……
過去的無知,將不再是今日的障礙。這一癌癥的預防方法,有朝一日必將實現。至于這一天將于何時到來,就要看那些心存懷疑的人能阻止我們將科學應用于癌癥上多久,但在此之前,數以百萬計的男男女女,將毫無意義地因癌癥而死亡!
缺氧的傳奇故事
在各位讀者開始認識“缺氧”這個概念之前,我先就前面這段非常特別的諾貝爾獎得主的演講說一段傳奇的人與事(圖 1-1)。
圖 1-1 現代醫(yī)學史上的傳奇科學家——奧托 .沃伯格博士這世界上恐怕只有奧托 .沃伯格博士和他實驗室的學生能夠先后分別獨立地獲得 4次諾貝爾醫(yī)學獎[奧托 .沃伯格( Otto Warburg)(1931)、奧托 .邁爾霍夫( Otto Meyerholf)(1922)、漢斯 .克雷布斯( Hans Krebs)(1953)、胡戈 .特奧雷爾( Hugo Theorell)(1955)]
在現代醫(yī)學史的著名科學家中,我認為奧托 ·沃伯格博士最為傳奇,因為他除了在 1931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之外, 1944年也差點再次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只不過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希特勒禁止德國人獲獎而作罷。他和他實驗室里的學生能夠先后 4次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我想除了運氣特別好等看不見的因素之外,他和他的弟子們對細胞有氧代謝及無氧代謝的深入研究、對生物能量的獨到見解以及他們倡導的正確的醫(yī)學觀念,對人類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這才是他們多次獲獎的原因。
遺憾的是,只不過幾年之后( 1944年),美國細菌學家艾弗里通過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明了 DNA是遺傳物質[2],這使得絕大多數的慢性疾。ㄈ绨┌Y、高血壓、糖尿病、抑郁癥、老年癡呆癥等)研究一面倒地朝向 DNA領域發(fā)展。幾乎所有醫(yī)生都只能以手術、放療及化療藥物等手段治療腫瘤(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癥)。以美國為主導的各盟國的西式醫(yī)院形成了所謂的規(guī)范,并且成為了主流觀念,逾越規(guī)范者除了被同業(yè)抵制之外,還得接受法律的制裁[3]。因此,奧托 ·沃伯格博士所倡導的細胞代謝及細胞缺氧研究在之后 50年幾乎不被人們
重視,包括他提出的缺氧致癌理論及其解決方法。
值得后人稱頌的是,他晚年幫一位用草藥及其他“非主流”療法醫(yī)治癌癥病人而被控有罪的德國醫(yī)師約瑟夫 ·伊塞爾( Joseph Issels)(圖 1-2)在德國最高法院出庭作證[4]。他當庭怒斥那些只依靠治標的醫(yī)療手段(如手術、放療及化療等)的人,他認為這些醫(yī)療方法難以治愈腫瘤性疾病。這些醫(yī)療方法只是短暫地緩解病情的方法,是不完整的方法,甚至有可能惡化腫瘤病情!由于他的挺身而出,德國最高法院撤銷了對約瑟夫 ·伊塞爾的指控。約瑟夫 ·伊塞爾醫(yī)師后來被稱為“德國另類療法之父”。此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德國至今在天然草藥研究、使用和全民健康維護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