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機構的基本知識和結構分析
1.1 機構的定義和組成
1.1.1 機構相關名詞術語和定義
1.1.2 運動副及分類
1.2 機構運動簡圖
1.2.1 定義
1.2.2 構件運動的規范符號
1.2.3 構件及機構簡圖
1.2.4 機構運動簡圖的繪制
1.3 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1.3.1 機構自由度的定義
1.3.2 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1.3.3 公共約束的意義和判定方法
1.3.4 單閉環空間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1.3.5 多閉環空間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第1章 機構的基本知識和結構分析
1.1 機構的定義和組成
1.1.1 機構相關名詞術語和定義
1.1.2 運動副及分類
1.2 機構運動簡圖
1.2.1 定義
1.2.2 構件運動的規范符號
1.2.3 構件及機構簡圖
1.2.4 機構運動簡圖的繪制
1.3 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1.3.1 機構自由度的定義
1.3.2 平面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1.3.3 公共約束的意義和判定方法
1.3.4 單閉環空間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1.3.5 多閉環空間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1.3.5.1 虛擬環路和虛擬環路的自由度公式
1.3.5.2 虛擬環路階的表示方法和運算規則
1.3.5.3 虛擬環路階與實際環路階的關系
1.3.5.4 多閉環空間機構的計算實例
1.4 平面機構高副低代
1.4.1 高副低代滿足條件
1.4.2 高副低代方法
1.4.2.1 曲線接觸的高副機構
1.4.2.2 曲線和直線接觸的高副機構
1.5 平面機構的組成原理和結構分析
1.5.1 平面機構的組成原理
1.5.2 平面機構基本桿組分類
1.5.2.1 無油缸和氣缸的基本桿組的分類
1.5.2.2 含油缸、氣缸基本桿組分類
1.5.3 平面機構級別的判定
1.5.3.1 不含油缸、氣缸機構的判別
1.5.3.2 含油缸、氣缸機構的判別
第2章 基于桿組解析法平面機構的運動分析和受力分析
2.1 機構運動分析
2.1.1 平面機構運動分析解析法基本方法簡介
2.1.2 桿組法運動分析數學模型和子程序
2.1.2.1 桿組法運動分析數學模型
2.1.2.2 桿組法運動分析子程序
2.1.2.3 應用實例
2.1.3 高級機構的運動分析
2.1.4 基于瞬心法對平面機構的速度分析
2.1.4.1 速度瞬心和機構中瞬心的數目
2.1.4.2 機構中瞬心位置的確定
2.1.4.3 速度瞬心在平面機構速度分析中的應用舉例
2.2 平面機構的力分析
2.2.1 基于桿組解析法機構受力分析
2.2.1.1 桿組法受力分析數學模型
2.2.1.2 桿組法受力分析子程序
2.2.1.3 桿組法受力分析例題
2.2.2 計及運動副摩擦時機構的受力分析
2.2.2.1 移動副的摩擦受力分析法
2.2.2.2 轉動副的摩擦受力分析法
2.2.2.3 實例應用
第3章 連桿機構的設計及運動分析
3.1 平面四桿機構的類型及其應用
3.1.1 平面四桿機構的結構形式
3.1.2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3.1.3 平面四桿機構的應用示例
3.2 平面連桿機構的運動分析
3.2.1 速度瞬心法運動分析
3.2.2 解析法運動分析
3.3 平面連桿機構設計
3.3.1 剛體導引機構設計
3.3.2 函數機構設計(解析法)
3.3.3 軌跡機構的設計
3.4 氣液動連桿機構
3.4.1 氣液動連桿機構位置參數的計算和選擇
3.4.2 氣液動連桿機構運動參數和動力參數的計算
3.4.3 氣液動連桿機構的設計
3.5 空間連桿機構設計
第4章 平面高副機構設計
4.1 基本概念
4.2 瞬心線機構設計
4.2.1 瞬心線機構數學模型
4.2.2 瞬心線機構連續運動的封閉條件
4.2.3 解析法設計瞬心線機構
4.2.3.1 已知中心距和一個構件瞬心線函數
4.2.3.2 已知中心距和一個構件運動規律
4.3 共軛曲線機構設計及應用實例
4.3.1 共軛曲線機構的基本知識
4.3.1.1 共軛曲面的定義及成形原理
4.3.1.2 平面嚙合共軛曲線機構
4.3.2 共軛曲線機構設計相關數學基礎
4.3.2.1 常用矢量代數
4.3.2.2 坐標變換
4.3.3 平面共軛曲線機構設計
4.3.3.1 基于運動學法設計共軛曲線機構
4.3.3.2 基于包絡法設計共軛曲線機構
4.3.3.3 基于齒廓法線法設計共軛曲線機構
4.3.4 共軛曲線機構誘導法曲率的計算
4.3.5 平面嚙合的根切界限曲線條件方程
第5章 凸輪機構設計
5.1 凸輪機構的基礎知識
5.1.1 凸輪機構的組成及常用名詞術語
5.1.2 凸輪機構的類型特點及封閉方式
5.1.3 凸輪機構設計的相關問題
5.1.3.1 凸輪機構的壓力角
5.1.3.2 基圓半徑Rb、圓柱凸輪最小半徑Rmin和滾子半徑Rr
5.1.3.3 凸輪理論輪廓的最小曲率半徑ρcmin與Rb的關系
5.1.3.4 滾子半徑Rr的確定
5.2 從動件運動規律及數學模型
5.2.1 常用從動件運動規律分類
5.2.2 基本運動規律的參數曲線
5.2.3 常用組合運動規律應用
5.3 盤形凸輪工作輪廓的設計
5.3.1 作圖法
5.3.2 解析法
5.4 空間凸輪的設計
5.5 圓弧凸輪工作輪廓的設計
5.5.1 單圓弧凸輪(偏心輪)
5.5.2 多圓弧凸輪
5.6 凸輪及滾子結構、材料、強度、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工作圖
5.6.1 凸輪及滾子結構
5.6.2 常用材料、熱處理及極限應力
5.6.3 凸輪機構強度計算
5.6.4 強度校核及許用應力
5.6.5 凸輪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5.6.6 凸輪工作圖
第6章 其他常用機構
6.1 棘輪機構
6.1.1 棘輪機構的常見形式
6.1.2 外嚙合齒嚙式棘輪機構運動設計
6.2 槽輪機構的設計
6.2.1 槽輪機構的常見形式
6.2.2 平面槽輪機構運動設計
6.2.3 球面槽輪機構運動設計
6.2.4 橢圓齒輪槽輪組合機構運動設計
6.2.5 行星齒輪槽輪組合機構運動設計
6.3 不完全齒輪機構設計
第7章 組合機構的設計
7.1 組合機構的組合方式及其特性
7.2 凸輪連桿組合機構
7.2.1 固定凸輪?連桿機構
7.2.2 轉動凸輪?連桿機構
7.2.3 聯動凸輪?連桿機構
7.3 齒輪?連桿組合機構
7.3.1 行星輪系與Ⅱ級桿組的組合機構
7.3.2 四桿機構與周轉輪系的組合機構
7.3.3 五桿機構與齒輪機構的組合機構
7.4 凸輪?齒輪組合機構
7.4.1 周期變速運動的凸輪?齒輪機構
7.4.2 按預定軌跡運動的凸輪?齒輪機構
7.4.3 周期停歇運動的凸輪?齒輪機構
7.5 鏈?連桿組合機構
第8章 機構選型范例
8.1 勻速轉動機構
8.1.1 定傳動比勻速轉動機構
8.1.2 有級變速機構
8.1.3 無級變速機構
8.2 非勻速轉動機構
8.3 往復運動機構
8.4 急回運動機構
8.5 行程放大機構
8.6 可調行程機構
8.7 間歇運動機構
8.8 超越止動及單向機構
8.9 換向機構
8.10 差動補償機構
8.11 氣、液驅動機構
8.12 增力及夾持機構
8.13 實現預期軌跡的機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