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上一版基礎上進行了較大的修訂和改進,根據新醫學發展對疾病的定義、診斷標準、分類、分期、臨床治療方案、方法、用藥等進行了充實和完善。本書包括婦產科新醫師培養、婦科、產科、計劃生育四篇。主要介紹婦科、產科常見病,常用操作和檢查。每一類疾病均從病史采集、體格檢查、輔助檢查、診斷、治療五方面給出了具體指導意見,藥物治療用處方的形式列出。本書適合婦產科醫師、全科醫師、基層醫師及實習醫師參考閱讀。
適讀人群 :本書適合婦產科醫師、全科醫師、基層醫師及實習醫師參考閱讀。
小開本口袋書,便于攜帶;內容全面而簡潔,便于查閱;以臨床問診、查體、診斷、治療流程、治療處方等知識為主,實用。
前言
《婦產科新醫師手冊》第二版出版已經6年時間,得到讀者厚愛。我們在此基礎上再次組織婦產科的專家對第二版進行改進,此次所做的修訂有百余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及時更新知識,對病名的規范化,如外陰慢性單純性苔蘚、異常子宮出血等病名的修改,閉經、妊娠高血壓疾病等定義的更新;二是吸納了最新的婦產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并參考相關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及時更新內容,如盆腔炎性疾病的診斷標準,女性生殖器腫瘤,如外陰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子宮肉瘤分期法,宮頸癌臨床分期,卵巢腫瘤組織學分類法,卵巢癌、輸卵管癌、腹膜癌手術分期標準等;三是注重臨床的實用性,結合臨床的用藥情況和治療進展,對卵巢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鑒別、卵巢腫瘤手術治療的方案、腹腔鏡在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治、異常分娩的診斷和處理、內分泌激素的參考值等方面進行了充實和完善。
第三版書稿完成后,編寫人員多次對書稿進行了校對和修改,但正如第二版前言所說,醫學發展迅速,加上患者的情況各有不同,各醫院的醫療條件和醫療水平參差不齊,臨床醫師參考該書診療方案時,一定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醫院的醫療條件進行診治。
本書編寫中我們盡力保持章節規范,但多人編寫,編寫風格可能會有一些差異,且疾病臨床表現、檢查、治療千差萬別,不能保證完全一致,疏漏和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望同道在閱讀和使用過程中多提寶貴意見。
李衛紅
2017年7月
第一版前言
婦產科學是臨床醫學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學科,在現代臨床醫學日益進步的同時,婦產科疾病的診斷技術和治療水平也不斷提高,藥物治療也隨之迅速發展,新近走上婦產科臨床崗位的年輕醫師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婦產科醫師呢?在高節奏、高效率的現代社會,迫切需要一本內容全、資料新、便于查閱的手冊。正是基于這樣的實際需要,我們組織部分婦產科臨床及教學一線的高年資醫師,認真總結自己多年來的臨床實踐經驗,并參閱國內外部分文獻資料,編寫了本書。
本書包括婦科、產科、計劃生育、婦產科新醫師培養四篇,主要介紹產科、婦科的常見疾病。每一疾病均從“病史采集、體格檢查、輔助檢查、診斷要點、處方”五方面進行闡述。“處方”是本書的特色,故特別列出,以利新醫師查找選用。“處方”以臨床應用的實際模式開列,藥物的劑量、用法、療程具體,而且還明確了用藥的先后順序,什么情況下該換藥,什么情況下該減量,什么情況下要改變用藥方法,如何聯合用藥都一一作了交代。婦產科疾病的治療,用藥只是一種手段,或者只是綜合治療的一個部分,編寫中注意到了治療的臨床思維,強調治療程序,對手術治療、輔助治療以及一些特殊治療,也提綱挈領地作了介紹。“說明”則為本書的第二大特點,主要闡述了治療方面的有關問題,介紹了處方中用藥的注意事項,選用和更換藥物的原則,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什么樣的藥物副作用,出現副作用怎么辦。對疾病診斷只作了條目化的簡要介紹,點到即止,未予展開敘述。“婦產科新醫師培養”是本書的第三大特點,涵蓋了婦產科醫師的基本素質、臨床基本功、工作應知應會,以及婦產科規章制度、醫患溝通交流等內容,指導婦產科醫師正確地把握好職業發展方向,在激烈的競爭中盡快熟悉崗位和提高實際工作能力,成為一名合格的婦產科醫師。
本書作為婦產科臨床診療的參考用書,內容新穎,資料翔實,較好地體現了婦產科疾病治療的完整性、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希望對廣大臨床醫師、基層醫務工作者、進修醫生、醫學院校實習生的臨床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由于婦產科某些疾病患者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和復雜性,在參閱本書時不可盲目照搬用藥方案和處方,應針對具體病例靈活應用,因人而異,合理選用處方,結合手術和其他治療,以制定和采用最佳的治療方案。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許多相關醫學書籍和法規資料,在此,謹向本書參考資料的編著者及編寫本書的相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于編者的學識和水平有限,如有疏漏不當之處,懇請同行和讀者指正。
李衛紅
2008年2月
第二版前言
本書第一版自2008年出版后,經過3年的使用,得到普遍好評。在總結和汲取第一版編寫經驗的基礎上,為充分體現科學性和臨床實用性,我們對全書內容進行了修訂和補充。
這次再版所做的修訂有近百處;重視知識的更新,以實用性為宗旨,更新了臨床診斷治療標準。例如陰道炎癥的規范化治療;盆腔炎性疾病的新認識;生殖系統腫瘤手術名稱的規范化等。力求做到內容精選、詳略適度、文字通順、便于操作和自學。
本次再版堅持第一版的指導原則,作為婦產科臨床診療的參考用書,較好地體現了婦產科疾病藥物治療的完整性、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希望對廣大臨床醫師、基層醫務工作者、進修醫生、醫學院校實習生的學習和臨床工作有所幫助。但限于編者的經驗、水平和能力,仍然可能存在疏漏和不妥之處。另外,由于婦產科學與相關學科的發展迅速,加之患者的病情千差萬別,謹請廣大同行在遵循循證醫學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提出修改意見,支持我們把該書修改得更加完善。
借此機會,衷心感謝所有幫助和支持本書編寫和出版的單位和個人。
李衛紅
2011年5月
第一篇婦產科新醫師培養
第1章如何成為合格的婦產科醫師2
第2章婦產科基本功5
第1節臨床基本功5
第2節病歷書寫9
第3節問診技巧及內容20
第3章婦產科工作應知應會23
第二篇婦科
第4章外陰上皮內非瘤樣病變28
第1節外陰慢性單純性苔蘚28
第2節外陰硬化性苔蘚32
第5章女性生殖道炎癥35
第1節外陰及陰道炎癥35
第2節宮頸炎48
第3節盆腔炎性疾病51
第4節生殖器官結核60
第6章婦科急腹癥66
第1節異位妊娠66
第2節黃體破裂74
第3節卵巢囊腫蒂扭轉75
第4節卵巢囊腫破裂76
第5節漿膜下子宮肌瘤蒂扭轉77
第6節子宮肌瘤紅色變性78
第7章女性生殖器腫瘤80
第1節外陰腫瘤80
第2節陰道腫瘤91
第3節宮頸腫瘤96
第4節子宮腫瘤105
第5節卵巢腫瘤121
第6節輸卵管腫瘤139
第8章妊娠滋養細胞疾病144
第1節葡萄胎144
第2節侵蝕性葡萄胎和絨毛膜癌148
第3節胎盤部位滋養細胞腫瘤155
第9章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病158
第1節子宮內膜異位癥158
第2節子宮腺肌病164
第10章生殖內分泌疾病167
第1節青春期發育異常167
第2節異常子宮出血174
第3節閉經185
第4節多囊卵巢綜合征193
第5節痛經199
第6節經前緊張征202
第7節絕經綜合征206
第8節高催乳素血癥211
第11章不孕癥與輔助生殖技術215
第1節不孕癥215
第2節輔助生殖技術221
第12章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228
第1節陰道壁脫垂228
第2節子宮脫垂230
第3節生殖道瘺233
第4節女性壓力性尿失禁237
第三篇產科
第13章產前保健242
第1節優生咨詢242
第2節妊娠診斷245
第3節孕期保健249
第4節高危妊娠253
第14章正常分娩255
第1節第一產程255
第2節第二產程256
第3節第三產程257
第15章正常產褥260
第16章妊娠病理264
第1節妊娠劇吐264
第2節自然流產266
第3節早產275
第4節過期妊娠278
第5節妊娠高血壓疾病282
第6節妊娠肝內膽汁淤積癥290
第7節前置胎盤293
第8節胎盤早剝297
第9節羊水過多301
第10節羊水過少303
第11節胎兒生長受限306
第12節死胎310
第13節多胎妊娠313
第14節巨大胎兒315
第15節胎兒窘迫317
第16節胎膜早破322
第17章妊娠合并癥326
第1節妊娠合并心臟病326
第2節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334
第3節妊娠合并糖尿病341
第4節妊娠合并貧血349
第5節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355
第6節妊娠合并急性腎盂腎炎361
第7節妊娠合并慢性腎炎364
第8節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368
第9節妊娠期急性膽囊炎和膽石病372
第10節妊娠合并性傳播疾病375
第11節妊娠期合并病毒和寄生蟲感染387
第18章異常分娩400
第1節產力異常400
第2節產道異常406
第3節胎位異常410
第19章分娩期并發癥418
第1節羊水栓塞418
第2節產后出血422
第3節子宮破裂424
第4節臍帶脫垂427
第20章異常產褥429
第1節產褥感染429
第2節晚期產后出血432
第3節產褥期抑郁癥434
第4節產褥中暑436
第21章新生兒處理439
第1節新生兒窒息與復蘇439
第2節新生兒產傷442
第3節新生兒黃疸448
第4節胎頭水腫和新生兒頭顱血腫452
第5節新生兒顱內出血454
第四篇計劃生育
第22章避孕458
第1節激素避孕458
第2節宮內節育器463
第23章輸卵管結扎術472
第24章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479
第1節人工流產術479
第2節藥物流產488
第3節依沙吖啶羊膜腔內注射引產490
第25章計劃生育措施的選擇495
附錄A婦產科常用特殊檢查497
第1節生殖道細胞學檢查497
第2節女性內分泌激素測定500
第3節女性生殖器官活組織檢查506
第4節輸卵管通暢檢查512
第5節常用穿刺檢查517
第6節羊水檢查523
第7節胎兒鏡檢查526
第8節陰道鏡檢查527
第9節宮腔鏡檢查與治療529
附錄B處方常用外文縮寫表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