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博士后課題“我國東西部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比較研究”(編號145316)與中央高校“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土地配置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編號2120120279)展開。本書以可持續發展觀為指導,以優先保障生態安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原則,以土地資源為載體,多角度探討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的可持續性。書中通過分析資源枯竭型城市特征和存在問題,提出結構性缺損和功能性缺損概念;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生命周期理論、耗散結構理論,探討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機理;從轉型期土地利用/覆蓋變化特征、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狀況,評價轉型發展過程中城市系統的健康性;從城市系統耗散結構特征出發,建立系統熵流模型,觀察生產力活動對城市系統熵流貢獻情況,分析轉型發展過程中城市系統有序性變化情況;剖析土地利用系統和城市發展系統耦合關系,判定城市系統協調性;并以社會調查為基礎,了解礦山關閉對社會經濟環境影響情況,收集群眾對城市轉型發展成果的感知和建議,提出可持續轉型發展對策。
本書形成的研究成果可為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參考。可供研究經濟學、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讀者閱讀參考。
適讀人群:可供研究經濟學、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讀者閱讀參考。
資源型城市工業系統主導產業普遍以資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的資源加工業為主,由于資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資源型城市的資源開采業相繼進入成熟期和衰退期,可采資源儲量日趨減少,礦產優勢逐漸衰退,使資源型城市相繼陷入產業經濟發展困境;同時,礦區生態環境惡化、下崗失業人員增加、社會矛盾突出等一系列區域性和結構性問題,導致資源枯竭型城市陷入了因資源而興、受資源所困的怪圈。至2010年,我國共有118個資源型城市,約占城市總數的18%,涉及人口1.54億。“礦山、礦業、礦工、礦城”的問題嚴重阻礙了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影響區域經濟和國民經濟的協調增長。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步伐,擺脫“礦竭城衰”的困境,克服資源有限性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和約束,是當前國家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重要任務。因此,加強對資源型城市發展和轉型的理論研究,指導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合理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
本書以可持續發展觀為指導,以優先保障生態安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原則,以土地資源為載體,多角度探討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的可持續性。書中首先指出資源枯竭型城市特征和存在問題,提出結構性缺損和功能性缺損概念;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生命周期理論、耗散結構理論,探討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機理;從轉型期土地利用/覆蓋變化特征、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狀況,評價轉型發展過程中城市系統的健康性;從城市系統耗散結構特征出發,建立系統熵流模型,觀察生產力活動對城市系統熵流貢獻情況,分析轉型發展過程中城市系統有序性變化情況;剖析土地利用系統和城市發展系統耦合關系,判定城市系統協調性;并以社會調查為基礎,了解礦山關閉對社會經濟環境影響情況,收集群眾對城市轉型發展成果的感知和建議,提出可持續轉型發展對策。形成的研究成果可為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參考。
本書的不足之處在所難免,請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在成稿過程中,非常感謝導師、同事、朋友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本書獲得西南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土地配置與可持續發展研究”、西南大學博士后研究“我國東西部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比較研究”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謝!
著者
1緒論 /001
1.1研究背景001
1.2研究意義002
1.3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003
1.4研究技術路線005
參考文獻006
2資源型城市轉型可持續評價綜述 /007
2.1資源型城市研究現狀007
2.2基于土地利用的城市可持續發展評價012
2.3土地配置研究現狀017
參考文獻019
3資源枯竭型城市特征分析 /026
3.1資源枯竭型城市界定026
3.2研究對象介紹027
3.3資源枯竭型城市特征031
3.4資源枯竭型城市面臨的挑戰034
3.5結構性缺損和功能性缺損特征035
參考文獻045
4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機理分析 /047
4.1理論基礎047
4.2資源枯竭型城市耗散結構分析052
4.3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理論分析059
4.4多維城市可持續性評價方法064
參考文獻068
5資源枯竭型城市系統健康性評價 /070
5.1評價思路070
5.2轉型期土地利用/覆蓋變化研究071
5.3計量分析經濟增長與耕地變化關系082
5.4轉型期生態足跡測算086
參考文獻093
6資源枯竭型城市系統有序性和協調性分析 /095
6.1評價思路095
6.2城市轉型發展有序性評價097
6.3城市發展與土地利用耦合關系分析104
6.4經濟增長與建設用地面積擬合關系分析112
參考文獻115
7公眾對轉型發展的滿意度調查 /116
7.1礦山關閉對社會經濟和環境影響調查116
7.2公眾對轉型發展的感知調查120
參考文獻126
8賈汪轉型發展可持續性綜合評價與轉型發展對策 /128
8.1賈汪轉型發展可持續性綜合評價128
8.2轉型發展對策131
參考文獻138
附錄 /139
附錄1國家批準的69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地區)139
附錄22000~2010年賈汪生態足跡140
附錄32000~2010年賈汪生態承載力140
附錄42000~2010年賈汪人均生態足跡141
附錄52000~2010年賈汪人均生態承載力141
附錄6土地利用系統三級指標基礎數據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