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藝術創造與藝術評判/中國特色藝術學理論叢書》致力于以藝術創造活動為中心,以藝術家為邏輯起點的藝術學原理理論體系的構建。
《藝術家、藝術創造與藝術評判/中國特色藝術學理論叢書》分5個部分,立足于“藝術一般”“藝術家一般”的層面,將各門類藝術創造提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創造規律,進而建構藝術學學科的邏輯基礎。
導言
第一章 藝術學
第一節 什么是藝術學
一、“藝術學”的含義及種種理解
二、“藝術學之父”從事藝術理論研究的初衷
三、西方藝術學思想的古今發展演變過程
四、確認“藝術學”
第二節 藝術學學科與藝術學原理
一、藝術學專業的科目與藝術學理論的構架
二、藝術學原理的定位與任務
第三節 藝術學的根本問題與研究方法
一、藝術學的根本問題
二、藝術學原理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藝術家
第一節 作為藝術學核心范疇的藝術家
一、藝術家在藝術活動中的核心地位
二、藝術學的思考原點與內外研究通道
第二節 藝術家的地域規定與歷史規定
一、藝術家的地域規定與跨域規定
二、藝術家的歷史規定與時代規定
第三節 藝術家的教育規定與社會規定
一、藝術家的教育規定
二、藝術家的社會規定
第四節 藝術家的才能規定與目標規定
一、藝術家的才能規定
二、藝術家的目標規定
第三章 藝術之現實
第一節 藝術觀照與藝術之現實
一、藝術觀照作為隱性創造
二、什么是藝術之現實
第二節 藝術之現實的精神性
一、藝術之現實的整體性
二、藝術之現實的差異性
三、藝術之現實的普適性
第三節 藝術之現實的結構性
一、藝術之現實的成長性
二、藝術之現實的類型性
三、藝術之現實的共時一歷時性
第四節 藝術之現實的真實性
一、物理性真實
二、心理性真實
三、藝理性真實
第四章 藝術傳達
第一節 藝術傳達作為顯性的藝術創造
一、什么是藝術傳達
二、藝術傳達的基本結構與基本模式
第二節 藝術傳達的基點
一、藝術之現實作為藝術傳達素材的煉化
二、經驗圖式作為藝術構思框架的規約
第三節 藝術傳達的預期
一、藝術傳達的目的與藝術構思的目標預期
二、藝術傳達的表現性與藝術構思的行為規劃
第四節 藝術傳達的手段
一、藝術形式作為“藝術語言”的結構及其性質
二、藝術形式之所傳達的明晰性與模糊性
三、藝術形象塑造的方式及規律
第五節 藝術傳達的效果
一、傳達效果的必然性與偶然性
二、藝術傳達理想效果的檢測
第五章 藝術評判
第一節 藝術評判的類型與結構
一、藝術評判的作用及意義
二、藝術評判的類型劃分
三、藝術評判的層次與結構
第二節 藝術評判功能分析
一、自我評判:一切藝術評判共同的前提與基礎
二、專家一市場評判:當下社會層面的應用性藝術評判
三、前代一當代史評判:當下社會層面的研究性藝術評判
第三節 藝術評判的原則
一、藝術評判的權力、權威與責任
二、藝術評判的三項具體原則
第四節 藝術評判的標準
一、藝術評判標準的基本特征與屬性
二、藝術評判標準的框架結構
三、各種類型藝術評判標準的特征及要求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