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讀人群:對前沿技術感興趣的大眾讀者待轉型的傳統行業企業
用故事的形式講述在人工智能化了的2020年,人們是如何工作、如何生活的,以及工作方式和生活與現在相比有何變化。
本書針對汽車、社會基建設施、制造業、農業、物流和倉庫、安全保障、零售、安全防范、辦公室工作、住宅、醫療、教育、金融13個領域,這些領域運用了人工智能之后將變身為“新職業”,本書講述的即是這些新職業登場之后的日常情況。
前言
“人工智能將支配人類。”“人工智能將會搶奪人類的工作。”——我想,這世上有很多人對于人工智能無緣無故地抱有“那是恐怖的東西”的印象。的確,使用人工智能,既有優點又有缺點,各種情況都有可能。但是,我想我們最初應該考慮的事情是“我們如何靈活應用這一技術”,也就是“開動對未來的想象力”。
我們過去著眼于人工智能所具有的積極性的潛能,而本書是用故事的形式講述在人工智能化了的2020年,人們是如何工作、如何生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與現在相比有何變化。
本書講述的對象針對汽車、社會基建設施、制造業、農業、物流和倉庫、安全保障、零售、安全防范、辦公室工作、住宅、醫療、教育、金融13個領域。這些領域運用了人工智能之后將變身為以下所述的“新職業”,本書講述的即是這些新職業登場之后的日常情況。
自動駕駛(第1、14章)
由“汽車+人工智能”而誕生的新職業。本章將出現準自動駕駛汽車、完全自動駕駛汽車、無人駕駛出租車。
智能基礎設施建設(第2章)
由“社會基建設施+人工智能”而誕生的新職業。本章講述利用無人機進行橋梁的自動檢驗。
新一代制造業(第3、4章)
由“制造業+人工智能”而誕生的新職業。這兩章講述批量定制以及與人合作型機器人。
智能農業(第5章)
由“農業+人工智能”而誕生的新職業。本章講述利用人工智能開展的精細農業。
自動物流和倉庫(第6、18章)
由“物流和倉庫+人工智能”而誕生的新職業。自動駕駛卡車、適用于人工智能的配送用的無人機、搬運貨物的機器人將在本章登場。
自主型安全保障機器人(第7、10章)
由“安全保障+人工智能”而誕生的新職業。恐怖事件預測系統以及災害救援機器人將登場。
智能貿易(第8、17章)
由“零售+人工智能”而誕生的新職業。這兩章講述的是通過定制廣告來進行商品推薦,以及利用人工智能監視器防止商場遭偷竊。
智能安全防范(第9章)
由“安全防范+人工智能”而誕生的新職業。本章講述犯罪預測系統。
新一代商務智能化(第11、12章)
由“辦公室工作+人工智能”而誕生的新職業。這兩章講述企業的董事會、事務管理部門以及律師等專業性工作的自動化。
智能之家(第13、16章)
由“住宅+人工智能”而誕生的新職業。這兩章講述在引進了人工智能的住宅里面在職媽媽以及獨居老人的生活。
智能醫療護理(第15章)
由“醫療+人工智能”而誕生的新職業。本章講述如何通過應用了人工智能的生物體信息來進行日常的健康管理。
智能教育(第19、20章)
由“教育+人工智能”而誕生的新職業。這兩章講述有關適應性學習和職業設計系統。
智能金融(第21章)
由“金融+人工智能”而誕生的新職業。本章講述使用了人工智能的消費者金融審查系統。
本書無論從哪一章開始閱讀都可以,也可以從你留意到的關鍵詞或者你所在行業的故事開始閱讀。每章都分為“故事”和“總結”兩個部分。在故事部分,我們的敘述方式讓讀者感覺不到人工智能的存在;在總結部分,一邊回顧故事情節,一邊回答結局,即“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2020年和現在相比發生了何種變化”這樣的問題,必要的時候還會針對“暗藏在變化背后的人工智能是以怎樣的構造運作的”這樣的問題做出技術性、學術性的說明。
在編故事環節,我們發揮了豐富的想象力,給每一個虛構的出場人物飽含愛意地起名字,從當事人的角度對他們所處的狀況、所擁有的心情、遇到的煩惱和問題進行認真思考。而且,我們是一邊想象著在2020年使用了人工智能解決了煩惱和問題,以及幸福生活的未來景象,一邊寫下了這些故事。
使用人工智能的各種職業,現在尚處于起步階段。除了本書中介紹的人工智能之外,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使用方式。如果能以本書的創作為契機,對于日本的工薪族,若能讓他們想象著未來使用了人工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并產生出改變人們工作和生活的新職業的話,我將不勝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