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總結國內外相關經(jīng)驗和案例的基礎上,對PPP模式進行了理論與實踐的分析以及宏觀與微觀的評價。對PPP模式的一些核心問題包括PSC(公共部門比較值)、VFM(物有所值)理論、PPP操作流程、PPP風險及其識別與合情合理合法分擔、PPP產品定價、運作評估以及期權設計等關鍵內容進行了總結與梳理,對各章節(jié)相關案例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剖析,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對PPP模式進行了概括與解析,具有存在的現(xiàn)實性、未來的前瞻性與實踐的指導性。
英國政府于1992年早提出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是政府進行交通、供電、供水、醫(yī)院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時采用的一種模式,主要通過特許經(jīng)營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公共產品供給。通常情況下,PPP泛指公共部門與社會資本方為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而建立的各種合作關系。國內對PPP尚無統(tǒng)一的定義,本書認為PPP是在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領域,政府通過特許經(jīng)營、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與社會資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及長期合作關系。從國內外實施經(jīng)驗看,良好的PPP模式項目多具有法律體系健全、管理體系有效、項目評估體系完善、風險分擔機制合理、利益分配機制動態(tài)等必備要件,而項目的成功取決于利益分配、風險分擔、監(jiān)督管理、項目融資等數(shù)個核心要素環(huán)節(jié)。PPP模式在世界范圍內包括國內得到了廣泛的推廣與應用,這是有目共睹的。
大量PPP項目在國內的應用,不論從理論層面還是從實踐層面,都為人們提供了將PPP項目模式與我國國情相結合的現(xiàn)實素材,積淀了正反兩方面的經(jīng)驗。PPP模式不僅是一種項目融資方式,它更是一種提高政府對整個社會資源管理效率的方式,其核心是PPP合同管理,是基于完備合同下的契約精神,這就要求政府與企業(yè)應作為平等的合同雙方,分配風險、分擔責任與分享資源、分享利益。
在PPP洶涌澎湃的潮流和新的時代背景下,PPP模式在我國的發(fā)展將是大勢所趨,是我國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吸納民間資本、推進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大政方針。PPP模式經(jīng)過在我國具體環(huán)境下的大力推廣,必然會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xiàn)出更多與我國國情相結合的實踐案例,并得到更中國化的PPP理論發(fā)展。
本書堅持標準化(公司級)、實操化(重在操作)、模板化(一冊在手、遁形模擬)、范式化(邁向范本)、大中小案例相得益彰的五項原則,力求全面、系統(tǒng)、準確地闡釋PPP模式。PPP模式的研究得到了世界銀行的大力支持,其專業(yè)性的指導和豐富的資料使我們有機會學習到專業(yè)化、國際化、高標準的PPP項目運作模式,受益匪淺。本著個性化定制、柔性化運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們對本書進一步精雕細琢,使之趨于完美,為PPP模式項目服務。
本書參考了大量研究成果,業(yè)界同人、學者的專業(yè)水準、靈感智慧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深化、提升了PPP模式理論方法和數(shù)學分析技術,總結、積累了豐富的國內外實踐案例,在此對參考文獻的作者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謝!本書得到神州長城國際工程有限公司李爾龍董事長及其公司各部門的鼎力支持和幫助,在此特致誠摯的謝意!參加本書編寫并提供幫助的有:周蕾(第1、2、3、7章);李清立及其研究生(第8、9、10、11、12、16章);王東(第4、5、6、13、14、15章,其中,姜麗萍參與第4章,李琛參與第5、6章,錢亞明參與第13、15章,張荊參與第14章);戴宏坤(第17章并提供資料)、楊挺(第18章,并協(xié)助楊俊杰編寫案例)、高峰(協(xié)助處理各章圖及表,并協(xié)助楊俊杰全程)。楊俊杰負責本書的策劃、審定、修改及總纂。參與本書編寫的還有張渝、姚亞亞、裘荃荃、白忠文、陳博、王升玉、李劍群、田鳳真、李祥義、劉端、孟德奇、祁政敏、孫長彬、王占良、閆銘玉、趙承君、霍朝陽、李穎、陳俊川、崔超云、李慧。
該項目專家團隊成員,夜以繼日,克服重重困難,精心切磋,所有章節(jié)幾乎都經(jīng)過每月全體成員例會的集體匯報、過濾、研討、再修改。雖如此況,還覺本書掛一漏萬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及PPP模式先行者不吝賜教,不勝感激!
楊俊杰
楊俊杰
高級工程師(教授級)。1935年1月生,河北省滄縣人,1946年加入兒童團、1949年轉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共青團前身)、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退休至今。1959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土木系。曾任清華科技園北京厚德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工程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專家、中國對外承包商會國際工程資深專家、中國工程咨詢協(xié)會工程項目管理指導委員會專家等。國家注冊造價工程師。
1959年至1981年,先后在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和航天部第七設計研究院工作,曾任工程師、生產組長(處級)。曾參加編制國防尖端科技18年規(guī)劃(1963—1981)(總投資數(shù)百億人民幣),負責工程總投資具體策劃與計算,因業(yè)績出色,1962年五院授予先進工作者。1981年至1995年在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海外部、中建駐利比亞經(jīng)理部、中建駐沙特代表處工作。曾任營業(yè)部經(jīng)理、工程部經(jīng)理、代表處代表、項目工程師、專家組組長、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副局級)等職。曾參與國內外百余個工程項目的勘測設計、投標報價、合同談判、施工管理和工程項目管理。在參加中沙兩國合作協(xié)議的特大型重大EPC/T工程項目施工中,由于參與工程項目現(xiàn)場管理和協(xié)調表現(xiàn)突出以及對中沙建交有一定貢獻,1990年金輪工程公司授獎三等功。
主要著作有:《工程項目安全與風險全面管理模板手冊》《業(yè)主方工程項目現(xiàn)場管理模板手冊》《工程承包項目案例及解析》《工程承包項目案例精選及解析》《EPC工程項目總承包項目管理模板及操作實例》《國際工程投標報價與工程項目全壽命管理》《國際工程報價實務》《國際工程管理實務》《國際工程招標、投標、報價與咨詢監(jiān)理》(參考資料)、《國際工程索賠實務講義》《FIDIC合同條件解讀與案例應用講義》《工程項目風險全面管理講義》等;參編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全書》《建筑施工手冊(第五分冊)》《國際工程承包手冊》《國際工程風險管理研發(fā)課題以及清華畢業(yè)50年踐行錄》(2009年版)等。
李爾龍
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任國家建材工業(yè)石材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助理,中非人工晶體研究院研發(fā)中心研究員。2015年10月至今,任神州長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jīng)理。主要負責公司戰(zhàn)略發(fā)展規(guī)劃制定及公司日常運營管理事務,同時,主導公司PPP模式項目及EPC、BT、BOT各類項目投融資和實施執(zhí)行。
沈衛(wèi)東
擁有國家注冊監(jiān)理工程師、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師(MCIOB)等資歷。現(xiàn)任浙江耀華工程咨詢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杭州橄欖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jīng)理,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杭州外國語學校校董會成員。2015年以來,帶領公司與國內知名上市公司合作開展PPP項目的業(yè)務承接和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