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治黨與作風建設》全面總結與回顧黨建創新研究基地過去一年的工作與研究。“研究報告與會議綜述”部分,深刻分析了黨的十大八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戰略思想與相關會議綜述。“上海黨建調研報告”部分集中展現了我們“立足上海黨建實踐、加強調查研究、深入思考黨建前沿問題”的基本思路。“上海黨建案例研究”部分是對上海黨建實踐創新的重要關切。“會議論文精選”部分主要精選了2014年9月“信息化時代的社會變革與政黨變革”國際研討會征集的優秀論文。
劉紅凜(1969年6月—),男,山東泰安人,中共黨員,政治學博士學位。1993年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政教專業,2001年獲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共管理學院碩士學位;2008年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中外政治制度專業博士畢業。現為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學院)黨史黨建部(政黨研究所)教授,碩士生導師。
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概況
總論
第一編 研究報告與會議綜述
一、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習近平總書記黨建講話精神研究
二、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反腐倡廉的重要論述
三、如何從嚴治黨——“習近平黨建講話精神”專家論壇觀點綜述
四、信息化時代的社會變革與政黨變革——“政黨轉型與社會轉型”國際研討會綜述與思考
第二編 上海黨建調研報告
一、加強對“一把手”有效監督的調研報告——以上海為例
二、上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實踐與完善
第三編 上海黨建案例研究
本編前言
一、區縣黨政機關搭建有效平臺加強作風建設的研究——基于上海市徐匯區“滿意在徐匯”活動的案例
二、新時期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創新實踐——上海黃浦區五里橋社區(街道)“4+1”工作法探討
三、新時期黨群工作法的區域性演繹及其當代價值——以上海市金山區群眾工作“共同行動”為例
四、如何破解市民群眾“最后一公里”換乘難題?——基于上海公交換軌交配套治理案例研究
五、創新社區基層治理:“一點通”助力居委工作“減負增能”
六、服務型黨組織視角下的基層骨干隊伍建設——以上海市崇明縣為例
第四編 會議論文精選
一、互聯網時代的政黨與社會溝通——基于中國情境的現實觀察與理論思考
二、信息化時代中國執政黨認同的挑戰與應對
三、新媒體時代下的政黨認同:挑戰與應對
四、網絡政治謠言對黨群關系的影響及治理對策
五、在持續的“同意”中實現并鞏固無產階級政黨領導權的“有效性”——葛蘭西黨建思想對信息化時代黨群關系的啟示
六、民主革命時期的黨群關系態勢及其特點
七、信息化時代執政黨意識形態安全研究
八、黨的建設信息化的科學內涵與多維價值
九、黨內監督、政黨自律與政黨廉潔
十、網絡反腐的價值解讀與風險防范
十一、信息化對我國政治發展訴求的影響及政治改革路徑思考
十二、西方政黨與民眾關系的類型考察——基于“結構一過程”維度的初步嘗試
十三、信息社會西方政黨“去意識形態化”趨勢初探
十四、信息技術與政黨革新:國民黨在新媒體時代的挑戰與應對
十五、美國茶黨運動的興起及其對國家治理結構的沖擊與改造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