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論述了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各職能環節的有關問題,主要包括人力資源規劃、工作分析、員工招聘與甄選、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方方面面。本書既適合用作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本科教材,對于企業界而言,也是一本以淺顯易懂、簡明扼要的方式講授人力資源管理基本理論和方法的讀本。
本書系統論述了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各職能環節的有關問題,主要包括人力資源規劃、工作分析、員工招聘與甄選、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方方面面。本書既適合用作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本科教材,對于企業界而言,也是一本以淺顯易懂、簡明扼要的方式講授人力資源管理基本理論和方法的讀本。
前 言
網絡經濟、知識經濟為主導的新經濟時代,橫掃全球的力量正在重新塑造工作環境、勞動力和工作本身,企業要在變革加劇、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更大發展,須加大對人力資源及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在原有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創新,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滿足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而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也成為幫助企業管理者、人力資源管理從業者、管理專業的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獲得人力資源管理相關技能、了解人力資源管理發展趨勢的重要來源之一。這也是本書編寫的一個初衷,嘗試成為初涉者了解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基礎理論和實踐操作的來源之一。
本書共十一章,基本涵蓋了人力資源管理學科的主要內容,力圖使讀者對該學科的整體知識體系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框架清晰,內容精煉,結合實際。全書的十一章主要分兩大部分:第一、二、三章主要集中于介紹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基礎概念、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歷史發展及影響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要素;第四章開始系統地論述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職能環節,包括人力資源規劃、工作分析、人員招聘與甄選、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績效考核與績效管理、薪酬設計與管理等。相較現有相關書籍,本書的最后一章落腳于人力資源量化管理,介紹有關人力資源會計、審計及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內容。基于人力資源管理學科的特點,本書在結構設計上既注重人力資源管理基本理論的介紹,又關注實務的可操作性,主要結構包括學習目標、章前導引、章節內容、關鍵術語、課后討論、案例分析等,用以讓持有不同學習目的的讀者掌握知識要點,因此,本書既適合用作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本科教材,對于企業界而言,也是一本以淺顯易懂、簡明扼要的方式講授人力資源管理基本理論和方法的讀本。
本書由宋源負責編寫主體結構,朱清負責編寫第一、第六、第七、第十章,最后由宋源統籌。
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得到了上海政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的領導及同事的大力支持,也感謝我的導師胡君辰教授帶領我體會人力資源管理這一學科的奇妙與美麗。感謝我可愛的小女兒,因工作未能陪伴她的時光常使自己深感愧疚。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借鑒了大量學者的研究結果和實踐者的經驗總結,在此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謝意!由于個人能力、時間等方面的限制,懇請讀者對本書的漏洞乃至錯誤之處進行批評指正。
宋 源
宋源,女,上海政法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管理學博士,主要講授課程為管理學、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組織行為學等。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團隊建設等。
第一章 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源管理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一、 人力資源的含義與特征
二、 人力資源管理的含義與特征
三、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四、人力資源開發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產生與發展
一、經驗管理階段
二、科學管理階段
三、人際關系階段
四、行為管理階段
五、企業文化階段
第三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功能與內容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與功能
二、人力資源管理的任務與內容
三、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設置與職權
第四節 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一、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
二、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趨勢與面臨的挑戰
第二章 人力資源管理理論
第一節 人力資源理論的發展
一、古典人力資源管理理論階段
二、行為科學理論階段
三、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理論階段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主要代表理論
一、人力資本理論
二、人性的假設
三、勝任力模型
第三章 人力資源管理環境與倫理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環境概述
一、人力資源管理環境的分類
二、人力資源管理環境的分析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外部環境
一、知識經濟環境
二、法律環境
三、跨文化環境
四、人力資源管理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應對之道
第三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內部環境
一、組織戰略
二、管理對象
三、組織結構
四、組織文化
五、人力資源管理對內部環境變化的應對之道
第四節 人力資源管理倫理議題
一、歧視現象
二、職業道德
三、騷擾問題
第四章 人力資源規劃
第一節 人力資源規劃概述
一、人力資源規劃概念
二、人力資源規劃的作用
三、人力資源規劃的內容
四、人力資源規劃的基本程序
第二節 人力資源預測
一、人力資源預測的含義
二、人力資源預測的特點
三、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方法
四、人力資源供給預測方法
第三節 人力資源規劃的編制、運用與控制
一、人力資源規劃的編制
二、人力資源規劃的運用與控制
第五章 工作分析
第一節 工作分析概述
一、工作分析的歷史發展
二、工作分析的定義
三、工作分析的基本術語
四、工作分析的目的
五、工作分析的作用
第二節 工作分析的內容和方法
一、工作分析的內容
二、工作分析方法
三、工作分析的實施
第三節 工作分析的相關結果
一、工作分析相關結果之一:工作描述書
二、工作分析相關結果之二:工作設計
第六章 人員招聘及甄選
第一節 招聘與甄選概述
一、有效的人力資源招聘的意義
二、招聘的流程
第二節 人員招募
一、招聘工作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與用人部門的職責
二、招聘計劃的制定與審批
三、確定招聘渠道
四、招聘廣告的制作與信息發布
第三節 人員甄選
一、求職申請表/履歷表的審查
二、人員素質測評
三、對未錄用應聘者的處理及對候選人的錄用
四、背景調查
五、員工入職程序
六、招聘評估
第七章 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
第一節 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概述
一、培訓與開發的含義
二、培訓與開發的目的
三、培訓與開發的原則
四、培訓與開發的分類
五、培訓與開發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 培訓與開發的基本程序
一、培訓需求分析
二、培訓方案制定和培訓實施
三、培訓的評估和反饋
第三節 培訓與開發的主要內容
一、培訓內容
二、開發的內容
第四節 培訓與開發的主要方法
一、常用的在職培訓方法
二、常用的脫產培訓方法
第八章 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
第一節 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概述
一、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含義
二、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基本內容
三、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意義
第二節 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理論
一、人格特性—職業因素匹配理論
二、職業錨理論
三、職業發展階段理論
四、職業生涯管理模型
第三節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
一、自我評估
二、職業生涯機會評估
三、職業生涯目標的確定
四、制定職業生涯方案
五、評估與發展
第四節 組織職業生涯管理
一、初進組織時期
二、職業生涯初期
三、職業生涯中期
四、職業生涯晚期
五、職業生涯管理的特殊議題
第五節 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職業生涯管理
一、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職業生涯選擇
二、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職業生涯的進入與發展
第九章 績效考核與績效管理
第一節 績效考核與績效管理概述
一、績效概述
二、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
三、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的關系
第二節 績效管理的構成與實施
一、績效計劃
二、績效實施
三、績效考核
四、績效反饋
第三節 績效考核的主要方法
一、比較法
二、量表法
三、工作結果評估法
第十章 薪酬設計與管理
第一節 薪酬設計與管理概述
一、薪酬的含義與形式
二、工資總額管理
三、企業人工費用
四、薪酬管理的地位與作用
第二節 薪酬設計的程序與方法
一、科學與合理薪酬制度的要求
二、薪酬設計的一般程序
三、薪酬設計的主要制約因素
四、薪酬設計的主要方法
第三節 激勵薪酬
一、激勵薪酬的含義
二、獎金
三、員工福利
第十一章 人力資源量化管理
第一節 人力資源會計與審計
一、人力資源會計概述
二、人力資源成本
三、人力資源審計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
一、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含義
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演進歷史
第三節 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
一、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選擇
二、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測試
三、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維護與管理
四、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