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經濟的產生、發展與擴張,在沖擊傳統經濟理論觀點的同時,也彰顯了自身理論體系的獨特內核,并與那種立足于工業經濟時代的經典理論發生顯著分野。今天看來,“馬云”們的成功是中國經濟長期“重制造、輕服務,重產能、輕消費,重國有、輕民營”發展邏輯的結果。但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卻不應僅僅止步于商業技巧的翻新,還需要在理論上進行一番審慎的思考。對此,我們不禁要問:互聯網經濟驅動交易發生的機理是什么?用戶基數和誠信是如何影響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平臺創新與共享有沒有上佳條件?互聯網所有制是一種無瑕疵的制度安排嗎?線上經濟與線下經濟是否存在均衡關系?經濟政策在互聯網經濟的影響下是否發生了顯著改變?互聯網經濟是法制經濟還是情感經濟?等等。
事實上,無論是在實踐還是在理論層面上,互聯網經濟都是一個新生事物。中國是一個轉型中的發展中大國,互聯網經濟與中國的結合重新賦予了互聯網經濟發展樣本的復雜性和獨特性。本書對馬云現象的研究,并無意探究馬云個人走向商業巔峰的現象,也不是揭示互聯網對傳統商業模式進行改造的現象,而是關注基于互聯網的服務創新對傳統經濟運行方式、運行機理和經濟規則重新改造乃至撼動和顛覆的問題。這種升華思考,是“互聯網+”的經濟學延伸解讀,也是以大數據、云計算、平臺、移動為基礎的數據時代經濟學問題的理論構思。
胡曉鵬,男,山東濟南人,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第十一屆全國青聯委員、國家開發銀行特聘咨詢專家、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曾獲得首屆上海社會科學院張仲禮學術獎、上海市社科新人獎、上海市曙光學等榮譽稱號。近年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青年項目以及政府委辦招標項目等10多項,先后出版著作9部,有多篇決策咨詢研究和專報獲中央及上海市主要領導同志批示。
引論
第一章 馬云現象的啟示
第一節 阿里發展史: 跬步至千里
第二節 路線圖與經濟運行譜系
第三節 馬云的成功原因: 中國經驗論
第四節 馬云模式: 超越商業模式的解讀
第五節 馬云與傳統經濟學: 沖擊與影響
第二章 交互信息與均衡價格
第一節 背景導入: 市場經濟與互聯網經濟的交易模式
第二節 交易機理: 互聯網經濟交易決定命題
第三節 內容拓展: 交易痕跡、交互信息與可視化效用
第三章 用戶基數、誠信與交互信息結構
第一節 背景導入: 交互信息的數量與質量
第二節 信息結構: 互聯網經濟交互信息命題
第三節 啟發與擴展: 互聯網經濟的反論
第四章 平臺創新與用戶基數
第一節 背景導入: 從商業模式到共享經濟模式的平臺
第二節 平臺發展: 用戶共享的機理
第三節 啟發與擴展: 平臺培育與平臺生態
第五章 互聯網經濟與實體經濟
第一節 背景導入: 互聯網與互聯網經濟
第二節 數量關系: 線上線下經濟的均衡解析
第三節 啟發與擴展: 實踐引證與內涵
第六章 互聯網所有制與分享經濟制度
第一節 背景導入: 互聯網所有制的內涵與特征
第二節 理論機理: 交互信息的聯合生產與分配特征
第三節 啟發與擴展: 互聯網所有制的困境
第七章 互聯網經濟與宏觀經濟政策
第一節 背景導入: 互聯網經濟對經濟政策的影響
第二節 機制闡述: 嵌入互聯網經濟的經濟政策
第三節 啟發與擴展: 互聯網經濟對經濟政策可控性的對沖
第八章 互聯網經濟與產業升級戰略新方向
第一節 背景導入: 互聯網經濟與新產業結構思維
第二節 產業構成: 互聯網經濟新結構
第三節 啟發與擴展: 現代服務業的升級戰略
第九章 互聯網經濟與經濟倫理新秩序
第一節 背景導入: 互聯網經濟亂象
第二節 正本清源: 互聯網經濟倫理建構
第三節 啟發與擴展: 互聯網經濟倫理建構的策略
第十章 馬云將走向何處: 一個沒有結論的結論
第一節 安不忘危: 揭示馬云成功背后的隱患
第二節 漫漫求索: 中國互聯網經濟健康發展準則
后記
互聯網經濟是一個新生事物,中國是一個轉型中的發展中大國,互聯網經濟與中國的結合注定了其樣本意義上的復雜性和獨特性。
過度不發達的線下經濟難以滿足經濟主體的有效需求,互聯網經濟與實體經濟將表現為“實體經濟遭受擠壓”的替代關系;但在高度發達的線下經濟條件下,互聯網經濟與實體經濟將會達到一種功能性互補的均衡狀態。
互聯網經濟設想的經濟倫理秩序將可能遭遇現實無情的打擊,甚至有被實踐放大的可能。特別是在浮躁功利、制度缺失、文化失信的驅動下,互聯網經濟既可以讓現實變得更加美好,也會帶來更為顛覆的創傷與破壞。
互聯經濟重塑了傳統經濟的理論內核,改變了產業經濟的活動方式和關聯方式,以介質升級、內容提升、架構創新和標準再造的關鍵控制點塑造,本質上成為了國家經濟轉型、結構升級的新方向和新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