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國的情感結構——中國大陸電影(1978年以來)
定 價:¥45
中 教 價:¥29.70 (6.60折)
庫 存 數(shù): 0
本書以過去三十年表現(xiàn)在電影中的當代中國精神歷程為基礎,以道德感、個人感、漂泊感、現(xiàn)實感,指代各個階段表現(xiàn)在電影中的當代中國情感結構的主要類型。就本文的分析而言,貫穿全文的正是當代影片中所體現(xiàn)出的政治世界與生活世界辯證博弈,這一關系構成了分析情感結構的核心邏輯。
在所有的藝術中,電影對于我們是*重要的。
列寧
描繪情感必定是電影的中心目的。
于果·明斯特伯格
通過凸顯生活中無數(shù)表面現(xiàn)象,電影讓靈魂深處的動機了然若現(xiàn)。
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
劉春,女,1983年出生,煙臺大學漢語言文學系文學學士,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媒體應用藝術碩士,香港城市大學媒體文化研究藝術碩士,華東師范大學文學與傳媒文學博士。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文化產業(yè)室助理研究員,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學術秘書,《上海電影產業(yè)發(fā)展藍皮書》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