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詩中的琴曲歌辭舊題濫觴于《琴操》。全書理論論述共分為三個部分,即宋代琴曲歌辭創作概況、《琴操》擬作的復古精神、琴歌《醉翁吟》的演變軌跡。作者從這三條線索論述了兩宋琴曲歌辭的流變。拓展閱讀部分是對兩宋琴曲歌辭文獻的整理,其中題解注釋皆為作者的心血之作,對研究兩宋琴曲的學者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兩宋的琴曲歌辭創作雖然未能免于整體徒詩化的傾向,大多不能入樂,但由于其題目選擇的著眼點大多都是在當時仍有樂譜流傳的琴曲舊題,較之其余古樂久已不傳的樂府門類,仍與音樂維持著一定的聯系。這種結合了舊題故典與雅樂精神的創作意識,在道德寄托方面形成了對古代《琴操》傳統的一次復歸。
韶風文叢總序
郁郁文哉,閎約深美;簫韶九成,思入風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韶風文叢出版計劃,主要支持出版本院及全校人文社科中青年學者的專項學術研究成果,編輯體例均以學術研究文本和拓展閱讀(經典作品輯選/譯介/賞析)的形式獨立成書。
近年來,我國部分高校先后創設了人文社科高研院,志在探索設計一種新的組織結構和互融機制,加快提升高校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創新力與社會影響力。北航高研院成立于2010年11月,是學校直屬的文科精英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機構。在當前加快雙一流大學建設的大背景下,我們將秉承融匯中西、貫通古今、承續文化的宗旨,恪守交叉滲透、涵育創新的理念,深入思考并樹立學術導向、突破隔閡、前沿交叉、涵育創新等四個意識,聚焦學術及育人本位、拓展學術平臺,創辦學術集刊、出版精粹文叢,以期形成合力與特色,提升水平與影響。
韶風文叢的構想與實施,所收書目議題涉及文學、藝術、審美及文化領域,以歷史人文探尋、中外文學研究、藝海悟道求索、經典作品賞析為經緯,提倡有學術的人文和重文化的學術,堅持學術性、人文性、藝術性、可讀性并重,義理與考據、個案與綜合、博雅與傳承融合,既多維呈現北航學者在文史哲藝術等學科的獨到研究成果,也可作為深化大學通識教育、拓展讀者人文素養的學術精品讀本。
思之所處,斯文所在。韶風文叢旨在呼喚學園同道,薈萃人文精短佳作,不追長篇宏論,但求視野新穎、問學立論、寓道于文,重思想氣質涵蘊、觀念尋繹益明和文化自覺探究,以學術記錄北航人文社科中青年學者的思考與努力。
2017年9月
(蔡勁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羅旻,2006年于北京大學元培計劃實驗班獲文學、哲學學士學位,2009 年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碩士學位,2013 年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職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與中國古典詩學,兼攻通識教育。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多篇文章,出版專著《宋代樂府詩研究》。
目錄
引言 ...1
第一章宋代琴曲歌辭創作概況 ...5
第一節琴曲三書所錄宋代琴曲考略 ...8
第二節宋代琴曲歌辭創作及其特點 ...14
第三節宋代琴曲歌辭入樂考略 ...24
第二章《琴操》擬作的復古精神 ...33
第一節幽幽十琴操,可仆蘭臺些:宋人對韓愈《琴操》
十首的尊崇 ...35
第二節矧此古琴操,應和無以加:宋代《琴操》擬作
詳覽 ...42
第三章琴歌《醉翁吟》的演變軌跡 ...57
第一節本事的源起與確立:以歐陽修為中心的《醉翁吟》
寫作 ...59
第二節倚聲為辭與體式的固化:蘇軾《醉翁操》的影
響 ...68
第三節余韻:琴曲歌辭向詞調的轉變 ...77
拓展閱讀兩宋琴曲歌辭長編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