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波蘭現實主義作家弗瓦迪斯瓦夫·萊蒙特說 :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
那么,什么是一個企業的規矩秩序呢?或者說,我們怎樣才能讓一個企業的各項管理按照一定的規矩秩序各就各位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企業管理的標準化與數字化。
1911 年,美國著名古典管理學家、科學管理的創始人、被尊稱為科學管理之父的費雷德里克·泰勒,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品《科學管理原理》一書,在這部世界公認的管理學名著中,泰勒提出了一個重要觀念管理的標準化和數量化。
然而,100 多年過去了,直到今天,我們的絕大多數企業仍然沒有走出原始管理的圈子,對標準化和數字化的認知仍如盲人摸象,一知半解或不知其用。這就是我們管理落后的根源之一。
標準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經驗的總結,是更經濟、更規范、更合乎事物規律的不斷優化的管理技術和營運方法。如果說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標準化就是企業的靈魂。
標準化的定義是 :對企業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管理事項所制定的標準。具體而言,管理標準是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對企業管理的有關重復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規定。
管理標準不同于規章制度,它們的差異是 :
標準形成的基礎是科學技術成果、生產實踐經驗和現代化先進的管理方法,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把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方法納入標準,是科學管理的結晶 ;
標準的制定充分運用標準化和系統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對標準的對象加以統一、簡化、協調、優化,消除不必要的差異、繁雜、混亂,符合科學、合理、規范的要求 ;
標準的產生要以統一組織、制定程序、嚴格審批、同意發布和特定的編寫格式,每一個標準都要符合統一的規定和高度規范化的要求。
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標準化管理呢?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制定標準 ;二是數字管理。
一、制定標準。正如哈佛商學院教授卡普蘭所言 :沒有衡量就沒有管理。
二、我們在管理中用什么來衡量我們的管理是否科學,簡而言之,就是給出管理的標準,將管理方法轉化成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基本原則是精益求精、幾近完美。
在企業管理中,現代企業標準化一般分為兩個體系 :
技術質量標準體系,主要分為三個層面 :工藝流程標準化 ;工藝技術標準化 ;產品質量標準化。
生產管理作業標準體系,主要分為三個層面 :管理程序標準化 ;工作方法標準化 ;業績考核標準化。
標準化的基本原理是 :
統一原理。就是為了保證事物發展所必需的秩序和效率,對事物的形成、功能或其他特性,確定適合于一定時期和一定條件的一致規范。
簡化原理。就是對標準化對象的結構、形式、規格或其他性能進行篩選提煉,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換的環節,精煉并確定出必要的、高效能的環節,保持整體構成精簡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
協調原理。就是為了使標準的整體功能達到最佳,并產生實際效果,通過有效的方式協調好系統內外相關因素之間的關系,確定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適應或平衡關系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二、正如美國數學家克萊因所言 :數學是一種理性的精神,使人類的思維得以運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在企業管理中,數字化有兩個概念 :一個是數據化概念,一個是信息化概念。
數字化是標準化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起點也是終點,是目標也是結果,也是驗證企業管理成效的基本依據。正所謂 :無法量化,就無法管理。
管理是一種理念的傳達、交流、執行、檢查、反饋等系列管理活動的總體概念,它在運行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信息和分支概念、方法與行為等,在這些分支下還存在若干子活動、行為與動作,這些繁雜多變的活動單靠人的記憶是無法整理、分析、調整、結論、儲存的,對它必須有一個全面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這就需要數字化管理。
數字是企業管理活動的歷史痕跡,并且使得管理具有了可識別性和可復制性,從而使得管理變得確定并且對結果負責。在今天的企業管理活動中,數字化已滲透到我們管理的每個角落,從企業戰略規劃到人力資源管理,從生產車間到市場營銷,從財務控制到項目拓展,幾乎無所不在。數字已成為支撐企業管理最關鍵的技術性手段。
數據化管理在管理活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 :數據可以提供清晰的管理依據 ;數據可以在企業中廣泛運用 ;數據化是管理細化的基本標準 ;數據便于企業進行績效考核;數據可以提升管理成效;數據可以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數據是決策的重要依據。
簡單歸納一下現代企業管理學的研究成果,企業實現數據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是 :
以目標管理為基礎拓展數字化管理的空間。數據化管理是以財務管理和目標管理為基礎,由內向外拓展。企業在戰略目標的指導下,將長期經營目標所確定的數據向年度進行分解,年度向季度、季度向月度、月度向每周、每周向每天分解,形成一個金字塔式的數據鏈。各個職能部門圍繞著這個時段核心數據設計自己的工作計劃,確定自己所要完成的數量目標。這樣的數據指標就成為管理和工作的中心。工作的所有結果是為完成數量目標而進行。
與制度化、流程化、圖表化相連接。數據化管理講究的是系統分析,科學評估。只有深刻了解其過程的每個環節及其特點,確定出標準、流程,才能制定出科學的決策與管理辦法。并將規程和標準的操作流程編寫成書面材料,按此教育訓練員工。通過制度化的管理要求,長期不懈地執行,這樣數據化在制度化的基礎上與流程化、標準化連接起來。然后,長期堅持,不斷修正和完善,累積成企業一整套規范運作的規程與習慣,也就構成了企業獨特的核心優勢。
必須為數據化管理設計載體。企業每天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如生產數據、庫存數據、財務數據、產品數據,銷售數據等。企業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設計合理和完善的圖表,并將表單收集的數據按部門、級別、要求、經營、時間進行分類。設計好編號、類別、等級、審核、制表、抄送等相關信息。將這些信息按照標準的流程進行填寫、審核、分析和管理,以便使管理活動更加富有成效。
在標準化、數字化管理的具體實踐上,DERAINBYWOLFERS 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運營無疑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DERAINBYWOLFERS 品牌是比利時 WOLFERS(沃爾弗斯)王室御用珠寶旗下的一個著名品牌。WOLFERS 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珠寶品牌之一。WOLFERS 家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6 世紀,歷經十代珠寶巨匠的傳承,使WOLFERS 成為享譽歐洲的珠寶品牌。
守一種精神,做一個匠人!這是 DERAINBYWOLFERS 堅守 WOLFERS的不朽精神,傳承其 400 多年的藝術精髓,呈現給人們更卓越、更時尚的不朽之作。
每一件華麗絕美、光彩耀目的珠寶作品背后,都涉及極為繁復且復雜的制作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珠寶工匠潛心工作才得以完成。工匠所付出的精力以及所耗費的時間,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往往需要幾百個小時,甚至幾個月的雕琢鑲嵌才得以完成,艱苦的創作可見一斑。
做好一件珠寶作品容易,而在百年傳承之間,將每件作品都打造得至臻至美絕非易事。正因為如此,WOLFERS 堅持創新、堅守藝術的精神和作品,征服了比利時王室,也征服了整個歐洲王室。更榮幸成為比利時王室的御用珠寶商。
DERAINBYWOLFERS 的每一位設計師、工藝師、鑲嵌師都是杰出的藝術家。始終保持著對于藝術的執著與信仰,將對藝術和美感的領悟融于鉆飾創作的每一個環節。
DERAINBYWOLFERS 追求完美和極致,從不滿足于藝術的曇花一現 ;每一件鉆飾都是精美絕倫的頂級藝術品 ;每一件匠心巨作的鉆飾,必須是擁有靈魂的藝術品。所以,擁有它,也就擁有了卓越的品位和更高品質的人生。
DERAINBYWOLFERS 品牌引進中國市場后,沃爾弗斯中國區總部將守一種精神,做一個匠人的沃爾弗斯經營理念與中國市場相結合,制定出了一套既具有國際標準又符合中國國情的珠寶零售精細化管理標準與流程,完全可以作為現代企業標準化管理的模板。
現在,沃爾弗斯已是中國珠寶行業內公認的時尚飾品營銷的頂尖高手,是中國奢侈品業界精細化管理的坐標!那么,沃爾弗斯是怎樣將公司愿景一步步分解成科學的管理標準與流程,又是怎樣將管理標準與流程融入員工的行為之中呢?簡單歸納一下,主要分為四個步驟 :
第一步是將公司愿景轉化為具體的營銷戰略。
戰略是定位,就是一系列的決策。沃爾弗斯的經營戰略清晰而準確。經營目標專注于鉆石飾品發展,不熟不做,不盲目多元化 ;經營策略高端定位,深圳、北京、上海等,一流城市,一流商場 ;產品制作國際一流大師設計,國際水準樣板工廠,純手工制作 ;經營思路創建最專業的團隊,擁有最高效的終端,保持第一品牌的地位 ;經營目的成為時尚鉆飾的領導者,成為創造美與傳播美的使者。
第二步是將營銷戰略轉化為實用的營銷方法。
方法是手段,就是實現目標的工具。沃爾弗斯在其十年的營銷歷史中,不斷創新,總結出一套完整、科學、實用的營銷方法。在人事管理上: 理事的八項工具 :項目列表、規律事項、備忘記錄、客戶資料、工作計劃、工作日志、工作總結、日程安排 ;管人的八項職責 :下達任務、經常督促、例行檢查、重點指導、有效溝通、及時匯報、適時評價、嚴格獎罰 ;在營銷技能上 :貨品陳列規范、貨品定性定量、月銷售計劃書、五要素統計表、周銷售分析會、產品講解流程、基礎培訓流程、講解技能標準、店經理五項技能。這一切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抽象概念,基本上都做到了表格化,簡易、明了、實用,通過簡單的培訓即可使用,使員工可以快速融入公司文化之中。
第三步是將營銷方法轉化為清晰的營銷標準。
標準是準則,就是實現目標的行為依據。沃爾弗斯的終端服務可以用精益求精、幾近完美來概括。員工行為規范、儀容儀表規范與優質服務規范精確地規定了一個終端員工的全部行為準則。特別是優質服務規范,從熱情的引領顧客,到用心的招呼顧客 ;從細心了解顧客需求,到留意顧客購買訊號 ;從準確的產品介紹,到積極的邀請試戴 ;從適時的奉茶讓座,到得體的派發名片 ;從真誠的處理異議,到高效辦理付款 ;從專業的改圈服務,到周到的附加銷售 ;從完善的售后介紹,到精心的貨品包裝 ;從藝術的處理投訴,到溫馨的售后服務。沃爾弗斯的服務標準已經達到了一根頭發絲、一個指紋都不能容納下的嚴密程度。
第四步是將營銷標準轉化為真實的營銷行為。
行為是表現,就是實現目標的具體行動。沃爾弗斯員工的營銷行為是感人的,也是真實的。在沃爾弗斯短短十幾年的發展史上,一批又一批的十年金牌員工,一個又一個千萬元的銷售精英,足以說明沃爾弗斯確實是一個特例。當然,這種獨特現象并非有了一個宏偉的愿景,也并非制定了一套精確的營銷標準,就能一蹴而就。實際上,它是經過了一個極其艱苦的修煉過程才達到的。沃爾弗斯的員工從入職之日起,就必須接受各種不同形式的培訓。但這種培訓的核心內容基本不變 :一是專業技能,一是思想品德。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的員工,不僅具有必需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備了成為一個成功者的人格素養。這才是沃爾弗斯成功的關鍵之所在。
在管理上,人們往往會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就是認為,一旦有了一個宏偉的愿景,剩下的就是實施了 ;一旦有了完美的管理工具,就萬事大吉了。這種天真的想法對企業管理者來說比什么都有害。實際上,企業管理的核心,就是把思想觀念轉化為工作目標,再轉化成工作標準與流程,最后再轉化成企業成員的具體行為。只是一味地追求偉大愿景,其實是一個很危險的陷阱。因為,一切偉大的理想都源于渺小的行動,凡離開了具體行動的愿景都只能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
因此,即使我們擁有了最科學的管理工具,也應該記住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的一句名言: 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成果。如果離開了切切實實的行動,沒有一個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的艱苦修煉的過程,再完美的管理工具獻給我們的管理成果也只能是一個大大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