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藝復興至20世紀末,科學從自然哲學中蛻變,發(fā)展成為一幅由多個學科分支繪就的壯麗畫卷。本書把握住技術(shù)與科學理論相互促進這一脈絡,將其如何環(huán)環(huán)相扣、漸進發(fā)展的歷史娓娓道來。對于那些大科學家,本書也多有信而有征又色彩斑斕的深入細致描寫。這是一部西方科學的歷史,也是寫就這一歷史的科學家們的個人史。
同類圖書推薦:
古代世界的現(xiàn)代思考--透視希臘、中國的科學與文化(開放人文)
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導論
約翰·格里賓(John Gribbin,1946— ),英國著名科學讀物專業(yè)作家,薩塞克斯大學天文學訪問學者,畢業(yè)于劍橋大學,獲天體物理學博士學位,曾先后任職于《自然》(Nature)雜志和《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周刊。他著有百余部科普和科幻作品,內(nèi)容涉及物理學、宇宙起源、人類起源、氣候變化、科學家傳記,并獲得諸多獎項。《旁觀者》(Spectator)雜志稱他為“最優(yōu)秀、最多產(chǎn)的科普作家之一”。他的科學三部曲《薛定諤貓?zhí)矫亍孔游锢韺W與實在》(In Search ofSchrdinger's Cat: Quantum Physics and Reality)、《雙螺旋探秘———量子物理學與生命》(In Search of the Double Helix: Quantum Physics and Life)和《大爆炸探秘———量子物理學與宇宙學》(In Search of the Big Bang: Quantum Physics and Cosmology)尤為膾炙人口,其余作品如《大眾科學指南———宇宙、生命與萬物》(Almost Everyone's Guide to Science: The Universe, Life and Everything)、《獨在宇宙———為什么我們的星球如此特殊》(Alone in the Universe: Why Our Planet Is Unique)等也都頗受好評。此外,他還與其他人合著了一系列著名科學家的傳記,如《迷人的科學風采———費恩曼傳》(Richard Feynman: A Life in Science)、《霍金傳》(Stephen Hawking: A Life in Science)等。
致謝 / 1
導言 / 3
第一篇 走出黑暗時期
第一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 / 3
第二章 最后的神秘主義者 / 31
第三章 最早一批科學家 / 65
第二篇 科學的奠基人
第四章 科學立住腳跟 / 103
第五章 “牛頓革命” / 140
第六章 拓展中的視野 / 181
第三篇 啟蒙運動
第七章 理性啟蒙的科學Ⅰ:化學迎頭趕上 / 227
第八章 理性啟蒙的科學Ⅱ:各個領(lǐng)域的進展 / 269
第四篇 大圖景
第九章 “達爾文革命” / 299
第十章 原子與分子 / 339
第十一章 要有光 / 378
第十二章 經(jīng)典科學的最后歡呼 / 418
第五篇 現(xiàn)代
第十三章 原子之內(nèi) / 463
第十四章 生命領(lǐng)域 / 503
第十五章 外層空間 / 543
結(jié)語 發(fā)現(xiàn)之樂 / 582
譯后記 / 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