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庵先生以篆刻及收藏,尤其是擅制印泥而聞名。但是他亦精于舊體詩詞的創作,生前曾留下自己編訂的詩稿,卻不幸佚失。后從復旦大學圖書館發現了一部手抄本。今年恰值張魯庵先生誕辰110周年,國寶魯庵印泥制作技藝傳習所邀請滬上著名書法家金重光先生,從這部手抄本中選錄125首,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來紀念張魯庵這位愛國愛民的前輩。
張魯庵(19011962),原名錫誠,又名咀英,字炎夫,又字魯庵,號幼蕉,齋名望云草堂、春在堂,浙江慈溪人。西泠印社早期社員。他是名馳滬浙兩地的著名篆刻家,精鑒賞,富收藏;他在印學領域才華出眾,有多種編著行世;又以善制魯庵印泥聞名遐邇,匹敵京城制泥高手徐正庵,時有南張北徐之雅譽。金重光(1944
),又名金靄位。齋號雍容閣。江蘇蘇州人,曾名仁敏,字重光,號頤豐。曾為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