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礎(第4版)/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按照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在總結近幾年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成果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物流基礎(第4版)/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是“工學結合”課改教材。我們按照“職業活動導向”的理念,遵循由淺入深的認知規律,對物流基礎的課程內容體系進行了重構,設置了物流的認知、物流基本功能活動管理、企業物流管理、物流外包與第三方物流運作管理、物流組織與管理、國際物流運作與管理、供應鏈管理共七個學習情境。《物流基礎(第4版)/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可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物流類(物流管理、物流金融管理、工程物流管理、冷鏈物流技術與管理、采購與供應管理、物流工程技術、物流信息技術)、工商管理類(工商企業管理、商務管理、連鎖經營管理等)、經濟貿易類(報關與國際貨運、國際貿易等)、電子商務類、市場營銷類、交通運輸類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相關專業的參考書,且適合作為相關領域從業人員的培訓教材。
胡建波,男,四川漢源人,1969年11月生,教授,工商管理碩士。“四川省社科專家庫”成員。“四川省道路運輸專家庫”成員。“四川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建設工作專家庫”成員。四川省省級精品課程“供應鏈管理實務”負責人。“英國皇家物流與運輸學會”(ILT)中國區認證培訓師,“英國皇家采購與供應學會”(CIPS)中國區認證培訓師。“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物流師認證培訓師,“中國物流職業經理”(CPLM)認證培訓師。“中國采購與供應管理”(CPS)認證培訓師。交通運輸部物流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獲四川省政府三等獎1項、獲第三屆“物華圖書獎”二等獎1項(編著)、入選“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1部(主編)。主要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主持2項省級、主研3項部級重點科研課題。出版專著3部,編著、主編經濟管理類高等學校教材10余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學習情境一 物流的認知
1.1 物流的概念與特點
1.2 物流的價值與分類
1.3 物流與流通及生產的關系
1.4 現代物流的基本功能
小結
同步測試
學習情境二 物流基本功能活動管理
2.1 包裝作業與管理
2.2 儲存保管作業與管理
2.3 運輸與配送管理
2.4 裝卸搬運作業與管理
2.5 流通加工作業與管理
2.6 物流信息管理
小結
同步測試
學習情境三 企業物流管理
3.1 生產企業物流管理
3.2 流通企業物流管理
3.3 物流中心與配送中心管理
小結
同步測試
學習情境四 物流外包與第三方物流運作管理
4.1 第三方物流的認知
4.2 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分類
4.3 物流外包管理
4.4 第三方物流運作模式的選擇
小結
同步測試
學習情境五 物流組織與管理
5.1 物流組織機構設計
5.2 物流服務管理
5.3 物流質量管理
5.4 庫存管理
5.5 物流成本管理
5.6 物流標準化
小結
同步測試
學習情境六 國際物流運作與管理
6.1 國際物流的認知
6.2 國際物流業務
6.3 保稅制度與保稅物流
6.4 國際物流運作
小結
同步測試
學習情境七 供應鏈管理
7.1 供應鏈的認知
7.2 供應鏈管理的認知
7.3 供應鏈的設計
7.4 供應鏈管理策略的選擇
7.5 第四方物流管理
小結
同步測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