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構造(上冊)(第3版)》通過對活塞式內燃機汽車的各總成、部件的典型結構實例之分析,系統闡述了現代汽車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本書分上、下冊,包括五篇二十六章。上冊為總論和第一篇汽車發動機;下冊為其余四篇,介紹了汽車傳動系統、行駛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車身、儀表、照明及附屬裝置等的構造和工作原理。本書還結合安全和排放法規的要求,編寫了汽油直接噴射和進、排氣系統及發動機有害排放物的控制,以及安全轉向柱和防抱死制動裝置等內容。
《汽車構造(上冊)(第3版)》以雙色形式來突出教材重點,并隨書配備教學光盤。
《汽車構造(上冊)(第3版)》為高等院校汽車工程類(車輛工程、汽車車身設計、汽車服務工程、汽車運用與維修等)專業教材,也可作為高職高專、職大、成教等汽車工程類專業教材,并可供汽車工業部門、汽車運輸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還可供具有中等以上文化和科技理論基礎的汽車修理工及駕駛員參考。
本書是教育部面向2l世紀課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部級重點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本書全面而系統地闡述了汽車總體及其各總成部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汽車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供汽車設計制造、汽車運用及修理、汽車運輸管理等相關方面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具有中等以上文化和科技理論基礎的汽車修理工及駕駛員參考。
鑒于當前立體化教學和精品化教材的需要,本次修訂完成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將原教材的單色改為雙色,即把教材中的重點內容改為紅色,以突出重點,使讀者更容易學習和掌握。
2)配套出版教學光盤。
3)修改《汽車構造》第2版中遺留的文字和圖形錯誤。
本修訂版由吉林大學汽車工程系編寫。參加編寫的有陳家瑞、張建文、高瑩、于秀敏、林學東、劉玉梅、馬天飛、宋傳學、姚為民、馮原,主編為陳家瑞,副主編為張建文。本書由長安大學邊耀璋教授擔任主審。
本書配套教學光盤是在原吉林工業大學汽車工程系早期編制的《汽車構造》CAI課件的基礎上完善形成的,利用聲音配合圖片、動畫對教材主要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該課件在1998年先后獲得東北地區CAI成果展示會二等獎和吉林省教委教學成果二等獎。光盤內容由王偉華負責策劃編制,其他參加編制的有馬天飛、姚為民、陳靜。在此,對他們以及為此教學光盤付出辛勤工作的所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編寫本書過程中,得到第一汽車集團總公司、長春一汽汽車技術中心、天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武漢神龍汽車有限公司、第二汽車制造廠、二汽技術中心、濟南汽車制造廠、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公司、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汽車制造廠、北京汽車摩托車聯合制造公司、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等單位有關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謹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
懇切希望使用本教材的高校師生與廣大讀者提出批評指正。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總論
第一篇 汽車發動機
第一章 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和總體構造
第一節 發動機的分類
第二節 四沖程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第三節 二沖程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第四節 發動機的總體構造
第五節 發動機主要性能指標與特性
第六節 內燃機產品名稱和型號編制規則
思考題
第二節 簡單化油器與可燃混合氣的形成
第三節 町燃混合氣成分與汽油機性能的關系
第四節 化油器的各工作系統
第五節 化油器類型
第六節 汽油供給裝置
第七節 汽油噴射系統
思考題
第二章 曲柄連桿機構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機體組
第三節 活塞連桿組
第四節 曲軸飛輪組
思考題
第三章 配氣機構
第一節 氣門式配氣機構的布置及傳動
第二節 配氣定時
第三節 配氣機構的零件和組件
思考題
第四章 汽油機供給系統
第一節 汽油機供給系統的組成及燃料
第五章 柴油機供給系統
第一節 柴油及其使用性能
第二節 柴油機供給系統的組成
第三節 噴油器
第四節 柱塞式噴油泵
第五節 分配式噴油泵
第六節 調速器
第七節 電控柴油機噴射系統.
第八節 柴油機燃油供給系統的輔助裝置
第九節 發動機的進氣系統
第十節 發動機的排氣系統
思考題
第六章 發動機有害排放物的控制系統
第一節 汽車發動機的有害排放物
第二節 汽油機的排放控制裝置
第三節 其他排放物的控制系統
第四節 柴油機的排放控制系統
思考題
第七章 車用發動機的增壓系統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機械增壓
第三節 渦輪增壓
第四節 氣波增壓
思考題
第八章 發動機冷卻系統
第一節 冷卻系統的功用及組成
第二節 冷卻液
第三節 散熱器
第四節 冷卻風扇
第五節 節溫器
第六節 水泵
第七節 變速器機油冷卻器
思考題
第九章 發動機潤滑系統
第一節 潤滑系統的功用及組成
第二節 潤滑劑
第三節 機油泵
第四節 機油濾清器
第五節 機油冷卻器
思考題
第十章 發動機點火系統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傳統點火系統組成與工作原理
第三節 點火時刻
第四節 傳統點火系統主要元器件的結構
第五節 電子點火系統
第六節 微機控制點火系統.
第七節 汽車電源
思考題
第十一章 發動機起動系統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起動機
第三節 減速起動機和永磁起動機
思考題
第十二章 新型車用發動機
第一節 轉子發動機
第二節 燃氣渦輪發動機
第三節 電動及混合動力汽車
第四節 代用燃料發動機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一篇 汽車發動機
第一章 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和總體構造
第一節 發動機的分類
發動機是將自然界某種能量直接轉換為機械能并拖動某些機械進行工作的機器。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發動機,稱為熱力發動機(簡稱熱機)其中的熱能是由燃料燃燒所產生的。內燃機是熱力發動機的一種,其特點是液體或氣體燃料和空氣混合后直接輸入機器內部燃燒而產生熱能,然后再轉變成機械能。另一種熱機是外燃機,如蒸汽機、汽輪機等,其特點是燃料在機器外部燃燒以加熱水,產生高溫、高壓的水蒸氣,輸送至機器內部,將所含的熱能轉變為機械能。
內燃機與外燃機相比,具有熱效率高、體積小、質量小、便于移動、起動性能好等優點,因而廣泛應用于飛機、船舶以及汽車、拖拉機、坦克等各種車輛上。但是內燃機一般要求使用石油燃料,且排出的廢氣中所含有害氣體成分較高。為解決能源與大氣污染的問題,目前國內外正致力于排氣凈化以及其他新能源發動機的研究開發工作。
根據車用內燃機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的主要構件形式的不同,可分為活塞式內燃機和燃氣輪機兩大類。前者又可按活塞運動方式不同分為往復活塞式和旋轉活塞式兩種。往復活塞式內燃機在汽車上應用最廣泛,是本書的主要討論對象。汽車發動機(指汽車用活塞式內燃機)可以根據不同的特征分類:
(1)按著火方式分類可分為壓燃式與點燃式發動機。壓燃式發動機為壓縮氣缸內的空氣或可燃混合氣,產生高溫,引起燃料自燃的內燃機;點燃式發動機是將壓縮氣缸內的可燃混合氣,用點火器點燃的內燃機。
(2)按使用燃料種類分類可分為汽油機、柴油機、氣體燃料發動機、煤氣機、液化石油氣發動機及多種燃料發動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