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細胞的層面解釋了我們之所以需要自然運動的原因。書中檢視了典型獵食者收集者的生活運動和我們自身運動之間的差異。展示了許多問題,運用運動維他命取代可憐的運動飲食的深層問題。*棒的是,本書包含了矯正練習、習慣的改變、簡單生活方式的改變等內容,我們需要做出的讓自己遠離疾病和發現自然健康的自我做出的改變。從宅人到專業的運動員,本書在基于科學的指南中加入了幽默風趣的語言,讓你在自然的運動中重獲健康。
在《讓基因動起來》這本書里,生物力學專家凱迪伯曼解釋了我們為何如此需要運動尤其是在細胞層面上的運動。在這本書里,她同樣指出了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關注的問題。
久坐真的是一種新型煙癮么?
久站對我們而言是否利大于弊?
不穿鞋走路怎樣*安全?
克格爾體操和核心區鍛煉到底是解決問題,還是會創造出更多問題?
我們真的需要有氧運動么?
基因真的像我們之前被灌輸的那樣,提前塑造了健康么?
伯曼還為我們每個人勾畫了一生的運動生活方式,無論你是久坐之人還是專業運動員都頗為可行。《讓基因動起來》一書幽默、迷人且十分基礎,必將引發一場運動領域的革命。
2013年,我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了人類歷史上靠人力環游地球的第一人。用一種相當別致的說法就是,我靠步行、自行車、直排滑輪穿越了地球的陸地表面,又靠皮劃艇、帆船和游泳跨越了地球的湖泊河流和海洋。我用13年完成了這趟長達74843公里的旅程。這旅行不僅定義了我,也塑造了我。甚至在我尚未意識到這點之前,我其實一直都在用凱蒂獨特的視角去探索、發現世界。
前些年,我騎自行車跨過格林威治子午線時,迅速學會了一件事:在地球上,沒有任何兩處環境是完全相同的。每一處地上的凸起,每一條道路,每一座山,甚至我花在用相同的直線去穿越沙漠的每一分鐘,對我的身體和心靈而言,這種體驗都是嶄新的。
雖然生理上的障礙看上去往往難以逾越我經歷過鱷魚的襲擊、雙腿骨折、瘧疾、高原反應、敗血癥等等但精神毅力最終帶著我跨越了終點線。如果想要從各種社會枷鎖(如規范、構造和期望)中釋放身體,就需要同樣釋放我的心靈。
我不是所謂的冒險家,我還遠遠沒有達到這個級別。我之前做的是清潔玻璃的小生意。開始旅程之前,我沒有接受過培訓,沒有任何出海的經驗,從未劃過皮劃艇甚至沒穿過旱冰鞋。我只是決定實現一次信仰的飛躍,并讓身體去適應心靈的選擇。如果大腦愿意配合,其實我們的身體是有潛力實現驚人壯舉的。
因為我的遠征被認為為一項傳奇成就,所以很多讀者會感覺無法與我比肩。他們覺得我肯定具有非比尋常的經歷和體力。但我向你們保證,我和你們并沒有不同。
當我蹬著我的小船穆卡什號橫渡大西洋時,我曾經歷過深沉一刻,這一時刻我只能用禪定來形容。這個經歷對我影響很大,因為它讓我毫不懷疑,我們都是一體的。我們從未與外在環境,或者動物分開,我們彼此從未分離。而我們之間的聯系也是無容置疑的。多年來,我結識了來自各行各業的人,他們每個人遇到過來自身體和心理的挑戰。無論我們是基督徒還是佛教徒,非洲人還是美洲人,挖掘機手還是牙醫,盡管疲勞有時,傷痛有時,失望有時,乃至是完全的絕望,我們都在竭盡所能應對生活拋來的任何挑戰,然蘇醒再來,永不言棄。再來一遍。
對我而言,離開現代社會的舒適生活,去適應一個更原生態的、以生存為要義的生活其實更容易一些。我這幾年的寫作生涯證明了這一點。我經常要對著電腦,一坐就是幾個小時。一次性的停留在電腦前幾個小時我們不再像祖先一樣,頭頂日月,直與大自然休戚相關,而是悲哀地習慣了生活在燈光和無情的壓力之下。這種壓力來自于經常性的技術壁壘,會議,快餐,污染和交通,也來自于隨之而來的精神噪音和真正的噪音污染。、
克里希那穆提說過,在一個病入膏肓的社會中,是無法衡量是否健康的。。我打算追隨另一位智者的教導,,并邀請你們和我一起開啟這段新的旅程,去改變我們的思想,讓我們的基因動起來。
凱迪?伯曼(Katy Bowman)健康顧問、生物力學家,已幫助上萬人減輕疼痛、提高骨密度、改善代謝健康,解決他們的骨盆底秘密,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她還是第一個靠人力環球世界而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人。凱迪經常為《預防》(Prevention)、《想法》(IDEA)、《自我》(Self)等雜志供稿,并出現在許多廣播和電視節目中。她的博客每月都會增加上萬名粉絲,其中數千人參加過她的健康課程。同時也是恢復性鍛煉研究中心的創立者和負責人。
任光,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醫學院,內分泌,糖尿病和代謝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是糖尿病,肥胖癥產生機理;胰島素抵抗對血管內皮細胞的影響;運動和減重預防糖尿病機理;功能性食品(CAM)在預防糖尿病肥胖癥中的作用。徐嘉,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現為北京理工大學英語學院講師,翻譯出版多本著作,有豐富的譯作經驗。
思維
第一章:營養運動和束縛疾病
第二章:運動、負荷和你的DNA
第三章:鍛煉和運動之間的差別
第四章:事情的重點:為什么我們其實不需要有氧運動
運動
第五章:轉變泉源
第六章:你的雙腳、坐和站
第七章:老鼠手到猴子臂
第八章:在動物園里休息很難
第九章:行走:詳細說明
第十章:不是你那偉大的祖父母的骨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