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讀人群 : 讀者對象為個人投資者和專業機構投資者,包括投資資產在50萬以上的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中從事大類資產配置研究的研究員、投資經理,研究機構中金融學的研究學者。
《量化大類資產配置》從量化投資的角度,定量化地對資產的風險收益情況進行描述,并根據一定時間內資產的風險收益特征進行相應的配置。詳細分析各種大類資產配置模型,深度解讀FOF評選標準,闡釋真正的智能投顧平臺,在金融市場中生存并獲利的不二法則。
最近幾年,資本市場表現波瀾壯闊。從2014—2015年股票市場的“牛熊”閃電轉換,到2015年債券市場的大牛市,再到2016年商品市場的大牛市,各個資產類別輪番表現且轉換迅速,以至于市場上有評論說,國外的“美林時鐘”理論(即不同資產在較長經濟周期下收益率表現的規律)已轉變成“美林電風扇”。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如果投資者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合適的市場,比如在2014年重倉股市,2015年重倉債市,2016年重倉商品市場,那么所獲得的收益率會遠遠大于僅投資單個市場的收益率。當然作為散戶投資者,并不知道哪個市場會表現良好,但可以平均下注,或者預判哪個市場表現更好時超配該類資產,將有可能獲得更高收益,這也是資產配置策略的出發點。
廣義上的資產配置是指根據人生目標制定規劃,結合不同投資工具的特點制定投資策略,并進行合理的配置,從而使得資產穩定增長。其特點在于投資者的投資目標是多樣且分散的,需要考慮目前和未來的收入,以及未來的開支等因素進行綜合籌劃,還要考慮現金的流入、流出等問題,而不是只考慮收益率。在投資品種的選擇上也非常廣泛,除了傳統的二級市場外,還有房地產、保險、股權等另類資產。
本書介紹的資產配置策略是指狹義上的投資策略的概念,與做多股票策略、債券投資策略等類似。因此不考慮現金流的流入、流出等問題,而單純考慮投資的收益和風險,吸取股票策略、債券策略和其他品種策略的優點,組合出一個具有更高的收益和更低的風險的投資組合。
很多人對資產配置的理解僅限于把投資的錢向各個品種上平均分散,比如購買A股30%,購買美股30%,購買債券40%,以為這就構成一個資產配置的組合了。但是這樣會出現幾個問題:(1)各品種的比例如何確定;(2)是否需要對比例進行調整,如果調整的話,調整依據是什么;(3)在某個大類資產上,具體投資于哪個品種,比如投資于A股,是直接買股票,還是買股票型基金,或者參與定增、可轉債等。因此對于資產配置而言,我們可以像股票、債券的投資策略一樣去理解資產配置策略(即判斷該類資產什么時候上漲并提前買入),也可以從跨資產的宏觀角度,綜合比較不同資產之間的性價比,并選擇性價比最高的資產。
對于如何進行資產配置策略的研究也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從基本面的角度,對不同的投資品種進行覆蓋研究,對各個品種的基本面進行判斷后確定配置比例,這也是大型資管機構進行資產配置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但是對于散戶投資者來說,無論是從知識背景上,還是從精力時間上,很難同時對股票、債券、期貨甚至期權等多種資產進行研究覆蓋,所以這種方法不現實。第二種方法是從量化投資的角度,定量化地對資產的風險收益情況進行描述,并根據一定時間內資產的風險收益特征進行相應的配置,這也是本書主要介紹的方法。
本書將按如下順序展開。
第1章,介紹了進行資產配置的理由、一般性方法、優點和局限性。
第2章,詳盡介紹了股票、債券、商品、固定收益(如信托、資管計劃)和現金五大類資產。這五大類資產是投資者重要的投資工具,也是后面章節中資產配置策略的基礎。
第3章,首先介紹了幾類簡單的資產配置策略,并詳細介紹了一些經典的戰略資產配置策略,如風險平價、目標風險等配置策略。最后對國內實現上述簡單的資產配置策略的平臺進行了介紹。有些資產配置平臺打著“智能投顧”的旗號,但實際上仍然是較為簡單的多資產配置平臺,能夠實現的功能較為有限。
第4章和第5章,在經典資產配置策略的基礎上,對進一步提高收益率的方法進行了介紹。在經典的資產配置策略框架下,首先投資者可以通過加入更多的且相關性較低的資產進行配置;其次對于各類單個資產,也有更好的方法實現超額收益;最后,針對經典資產配置策略對市場反應較慢的問題,介紹了戰術資產配置模型,對各類資產加入更多的短期擇時判斷。
第6章,這是一個獨立章節,介紹了幾類海外更為復雜的戰略資產配置模型,這部分內容需要較多的數學知識,但這些資產配置策略相對來說確實更為成熟,在海外也取得了較為穩健的回報。
第7章,對資產配置策略的業績評價和風險控制的方法進行了介紹。不同于單純買股票的投資方法,資產配置策略加入了各類不同的資產,且在單個資產內部采取了多種方法獲取超額收益,因此對其業績的衡量和風險的評估難度都比傳統的投資策略要大。本章不僅介紹了傳統的業績評價和風險控制方法,還構建了一個預防市場重大風險的模型,對投資者規避金融市場重大風險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隨著中國經濟未來較長時間內保持低速增長,以及金融市場成熟度的不斷提高,未來股票、期貨、債券等各資產的收益率也可能逐漸下滑。應對這種嶄新局面的方法就是資產配置,不僅在單個資產內部尋找超額收益,而且在不同類別的資產之間積極尋找超額收益。
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畢業,目前就職于國內某資產管理公司。2012年入市,以做外匯和美股為主;2014年投入國內股市,獲利約100%;2015年投資分級基金,獲利約37%;2016年,在做低風險債券、新股投資的同時,研發出了將各類資產組合起來的大類資產配置策略,并在網絡上發表了多篇關于資產配置的文章,獲得了廣泛閱讀和轉載。
崇尚專業理性的投資理念;秉持靈活多變的投資思想;主張量化投資的投資策略。在不挑戰人性的前提下,結合宏觀形勢,進行量化分析后確定投資品種,從品種內部尋求更高的收益。
第1章 資產配置簡介 1
1.1 資產配置的理由和定義 1
1.2 資產配置的定義 4
1.3 資產配置策略的適用條件 6
1.4 資產配置策略失效節點 7
1.5 量化資產配置:資產配置的新思路 8
1.6 大類資產配置成功的典范:耶魯捐贈基金 9
第2章 大類資產情況簡介 13
2.1 概述 13
2.2 股票:第一類可投資資產 15
2.2.1 股票市場簡介 15
2.2.2 A股市場回顧 16
2.2.3 美股市場回顧 20
2.2.4 港股市場回顧 25
2.2.5 A股、美股、港股市場回顧 32
2.3 債券:第二類可投資資產 34
2.3.1 債券市場簡介 34
2.3.2 債券市場分類、衡量指標 35
2.3.3 如何投資債券 39
2.3.4 海外債券投資方式 43
2.4 商品:第三類可投資資產 49
2.4.1 商品情況簡介 49
2.4.2 黃金 51
2.4.3 石油 53
2.4.4 工業金屬 56
2.4.5 農產品 57
2.4.6 期貨CTA資產 59
2.5 另類固收產品:第四類可投資資產 62
2.5.1 固定收益類資產 62
2.5.2 資管計劃與信托計劃 67
2.6 流動性資產:現金及流動性資產 69
2.7 其他大類資產 72
2.7.1 REITs:新型固收產品 72
2.7.2 未上市公司股權 79
第3章 初級資產配置模型 81
3.1 概述 81
3.2 簡單的資產配置模型 82
3.2.1 股債20/80比例資產配置模型 82
3.2.2 股債二八輪動資產配置模型 86
3.2.3 穩健的綜合資產配置模型 94
3.2.4 小結:資產配置模型的起點 97
3.3 經典戰略資產配置模型 98
3.3.1 Markowitz模型 98
3.3.2 Black-Litterman模型 102
3.3.3 風險平價模型 104
3.3.4 目標風險配置模型 111
3.3.5 小結 113
3.4 智能投顧平臺 115
3.4.1 海外智能投顧平臺 115
3.4.2 國內智能投顧平臺 116
3.4.3 小結 127
第4章 中級資產配置模型 129
4.1 概述 129
4.2 加入新的資產 130
4.2.1 多資產復雜配置模型 130
4.2.2 加入衍生工具 138
第5章 高級資產配置模型 155
5.1 概述 155
5.2 改變資產的收益風險屬性 155
5.2.1 大宗商品收益增強策略 156
5.2.2 股票收益率的改進:多因子模型 170
5.3 對資產進行擇時判斷 179
第6章 彈性資產配置模型 185
6.1 概述 185
6.2 FAA(Flexible Asset Allocation)模型 188
6.3 EAA(Elastic Asset Allocation)模型 193
第7章 績效評估和風險控制 197
7.1 概述 197
7.2 業績評價 198
7.3 風險衡量 204
7.4 績效衡量體系 207
7.5 評價體系初探:FOF評選標準 211
7.6 主動預測的風險管理:全面風險控制體系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