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大量的工程實際為背景,引導讀者深入物流規劃設計的廣闊領域,同時將現代管理的觀念滲透于全書各章節中,前三版出版后獲得廣泛好評。本書從微觀的企業角度出發,對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廠址的選擇、設施規劃與設計、物料搬運系統設計、倉庫和物流中心規劃設計、輔助設施設計與工程設計規范等內容進行了翔實而系統的介紹和闡述。本次更新,根據近3年多學科及實踐發展,對內容及案例等進行了更新增減,應用互聯網平臺及二維碼技術,補充豐富了延伸閱讀資料、圖片及視頻等。
第4版序
又是一個4年過去了,我國的“一帶一路”、“互聯網+”和“中國制造2025”戰略正推動著制造業和物流業更廣泛和更深層次的協同發展;電商和大數據等更是給物流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機遇和挑戰,并促使著物流業從粗放型向精細化、定量化轉變。各類企業包括物流企業的物流工程與管理人員需要掌握先進的知識與技術,研究各類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和實施,尋求物流系統高效益、高效率和低成本的運行方案及實現。
在保持工程和應用背景不變的情況下,按照立體化教材的要求,我們對該書第3版進行了梳理和更新:
本版維持基本框架,調整部分章節結構,突出重點,力求詳略得當;合理增刪,將一些內容放于開放平臺,讀者可以隨時掃二維碼查閱。
對一些學生反映的難點在本版中也進行了改寫和完善,增加了一些章節的例題習題,以求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跟蹤物流工程的發展前沿與實踐,吸納升華業界的努力成果,將新的標準、規范和案例及時反映到本版中,或者“掃碼”中。
保持國際化視野,繼續更新書中的中英文對照的專業詞匯,指引拓展文獻。
本版編寫以伊俊敏和高曉亮為主,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不少同人和業界人士的幫助,參閱和研究了大量書刊及文獻資料,我們盡可能列入參考文獻之中,在此一并向他們致以誠摯的感謝!
物流工程兼具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的典型學科特征,并強調應用實踐和不斷改進,追求的正是“知行合一,止于至善”。這也是我們所求,但每一版本都難免存在紕漏和不妥之處,在此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第3版序
轉眼之間,四年過去了,我國物流的發展仍然如火如荼、日新月異;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需求、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推動下的物流,更是“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不僅物流企業數量持續增加,企業、組織、政府對物流也越來越重視,投入也越來越多;另一方面,物流新技術、新設備、新標準、新軟件層出不窮,這一切都給物流系統的構建、配置、更新和改造帶來新的挑戰。面對這樣的新形勢,物流工程教材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進行全新的梳理,大力更新,合理增刪。
首先,本版從結構上進行了系統的梳理重組,將原來10章壓縮到9章,但篇幅從304頁小增到324頁,涉及內容變化至少三有其一,力求更新、精練和充實。但本書仍然堅守“微觀的企業視角”和“扎實的工程背景”,以求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技能,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物流落實于企業和組織新建、更新和改造的大大小小工程之中。
其次,隨著我國物流的深入發展,新標準和規范不斷推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本版對全書涉及的標準和規范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和更新(尤其是在第3、7~9章),將業界的努力成就及時歸納呈現。
再次,伴隨著標準和規范的推出的是更加豐富的物流新技術、新設備,本版集中更新了物流工程的新設施設備,努力給讀者更新、更全面的設施設備選擇。
最后,本版不忘跟隨國際上的最新成果,從理論和實踐上豐富物流工程視野。
參加本版編寫工作的還有潘福斌、蘇志雄、張茹秀、高曉亮和李海燕等老師,感謝他們的幫助和支持。另外,本書的修訂離不開相關的書刊及文獻資料,在此向這些作者致以最誠摯的感謝!
伊俊敏
第2版序
在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和經濟進一步融入全球化的進程中,物流是至關重要的。不論是制造企業內部的生產物流,還是倉庫、配送中心、港口、碼頭等社會物流設施,都要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與配置,并改進、優化日常運作,以達到現代物流的要求——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高質量地實現物料與產品在全國及全球的移動。在這一物流過程中,僅僅停留在物流管理的層面上是遠遠不夠的,它應該是管理與設計并重,運用多學科知識,通過物流系統的構建和相關工程技術與管理技術的綜合運用來達成。因此,物流是一門工程背景很強的學科。物流工程側重從工程技術角度(包括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實現和運行等問題,它涉及從物流系統規劃到設計、實施,再到運行和管理的全過程。
物流工程服務于物流系統的建設和運行,物流運行及服務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工程系統的合理和適用水平,借用王之泰教授的話就是:“物流的靈魂在于系統;物流的關鍵在于管理;物流的水平在于科技;物流的成敗在于體制;物流的落實在于工程。”這也是本書強調實用性和實踐性的原因。
經過三四年的醞釀,《物流工程》第2版終于面世了。與第1版相比,本書繼續從企業角度進行微觀的深入詮釋,以大量的工程實際背景來引導讀者深入理解與學習。第2版進一步深化理論與實踐并重,強調設計與改善并行,并及時反映物流工程及規劃領域國內外學術研究與企業實踐的最新發展。
本版保持第1版實用和貼近企業環境的特色,進一步豐富了圖形、圖片、例題與案例。全書以260幅高質量的工程插圖、實物照片、圖片和表格來展現物流工程理論與實踐的豐富內涵。例如“物流工程設施設備”一章中優化了原有圖片,并大量補充設備發展的最新情況。全書圖文并茂,極大地方便了讀者對物流工程的學習和深入理解。本書精選來自國內外的優秀案例與例題,充分汲取國內外先進經驗與實踐,更注重來自國內企業現場一線的案例。為方便教師的教學及學生的學習,本書每章還附有大量的習題,并繼續提供更新的PPT、習題參考答案、案例及輔助文獻等教學輔助材料。
這幾年物流工程的理論與實踐有了很大的發展和進步,相應地,本書的結構與內容有較大調整:對原內容的一半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并新增10萬字的篇幅。具體來說,物流工程概述與系統分析簡明扼要,以抓住這門不斷發展的新學科精髓。設施選址中增加了選址模型分析,與運籌學有更緊密的關聯。設施布置與物料搬運部分擺脫了原來的“SLP+SHA”窠臼,根據制造企業與服務企業實際工作的需要,對以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大量補充:流水生產線平衡與設計、單元生產與單元式布置、布置模型、算法與軟件、集裝單元、搬運系統優化與改善、裝箱問題、路徑問題等。服務設施設計增加了醫院、餐廳與廚房布置設計,倉庫與配送中心設計中增強了倉儲運作與管理、倉庫布置設計和設施應用等。許多新增內容直接反映國內外最新研究與實踐成果,極大增強了本書的學術性和先進性。與此同時,第2版在理論上有較大的深入和拓寬,加入不少運籌學及系統模型,并增強學術引導,使得本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學習。本書還注重國際化視野,幾乎所有專業名詞都給出了中英文對照,在文中及后面的參考文獻中列出了許多深入學習的優秀文獻,供研究生等有條件的讀者進一步深入研習。
本版的理論部分與運籌學結合更緊密,以反映物流工程研究的新成果,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情況靈活教學,即使去掉大部分系統模型也不影響總體教學。實踐部分教學主要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讀圖、識圖與繪圖能力,設施設備部分(包括設施設備與輔助設施兩章)需要基礎的機械、電子等知識。總之,本書理論與實踐并重,既可以作為工業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相關專業本科及研究生學習的教材,也可以作為有關企業人員學習和培訓用書。
本書在編撰過程中參閱借鑒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和實踐案例,在此向其作者們致以特別的感謝!這里更要感謝企業界的專家們,他們不但提供了有益的建議和精彩的案例,更豐富了本書的實踐內涵。同時還要感謝近年來許多同行老師們給予的熱心幫助、提出的寶貴意見與建議。最后感謝我的學生們,他們的意見與建議使得本書更適合學生們的學習。
作為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本版的編寫與修改更是小心謹慎,求精求實。參加本版編寫工作的還有高曉亮、袁海波、曾益和曹文琴等老師。盡管我們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但限于作者水平,限于時間和精力,書中紕漏和不妥之處在所難免,還望讀者不吝指正,我們將不勝感激,并將在電子工業出版社華信教育資源網(www.hxedu.com)和隨后的版本中改正。
伊俊敏
伊俊敏 南京大學管理學博士,北京交通大學物資流通工程專業工學碩士,挪威科技大學訪問學者。現任廈門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物流工程、物流運籌學、集裝箱運輸與國際物流、企業物流戰略與運營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和培訓工作。兼任中國物流學會理事、中國系統工程學會會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廈門海事法院人民陪審員。
第1章 物流工程導論 1
1.1 物流及相關概念 1
1.2 物流工程概述 5
本章習題與思考題 8
第2章 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 9
2.1 物流系統與運作 9
2.2 生產物流分析基礎 13
2.3 物流系統分析 18
2.4 系統規劃設計與可行性研究 22
2.5 物流系統評價 25
本章習題與思考題 29
案例討論 29
討論及思考題 32
第3章 物流工程設施設備 33
3.1 收發設施及設備 34
3.2 包裝與集裝設備 38
3.3 存儲設施設備 51
3.4 物料搬運設備 59
3.5 數據收集和通信設備 74
3.6 典型物流設備的技術參數與選用 78
本章習題與思考題 80
案例討論 80
討論及思考題 84
第4章 設施選址與物流網絡 85
4.1 設施選址概述 85
4.2 選址決策 87
4.3 服務設施選址 94
4.4 選址問題基礎及應用 96
4.5 多設施選址問題與物流網絡 98
本章習題與思考題 102
案例討論 104
討論及思考題 105
第5章 設施布置與設計 106
5.1 設施布置概述 107
5.2 基本布置類型 110
5.3 流水線平衡與設計 114
5.4 單元式布置 127
本章習題與思考題 133
案例討論 135
討論及思考題 136
第6章 布置技術及應用 137
6.1 系統布置設計(SLP) 138
6.2 其他布置方法與布置設計 148
6.3 服務設施布置與設計 156
6.4 布置模型與算法 163
6.5 布置設計軟件與仿真 169
本章習題與思考題 173
案例討論 178
討論及思考題 179
第7章 物料搬運系統設計 180
7.1 物料搬運概述 180
7.2 物料搬運系統 184
7.3 物料搬運的單元化與標準化 186
7.4 搬運系統分析方法 191
7.5 搬運系統設計優化與改善 196
7.6 搬運系統與運輸系統的對接 202
本章習題與思考題 205
案例討論 207
第8章 倉庫與配送中心規劃設計 209
8.1 倉庫及倉儲系統 210
8.2 倉儲運作與倉庫規劃 212
8.3 倉庫布置設計 223
8.4 自動化立體倉庫 238
8.5 配送中心規劃設計 240
本章習題與思考題 243
案例討論 245
第9章 物流輔助設施及工程 249
9.1 設施系統概述 249
9.2 服務及輔助設施 250
9.3 工程設計規范概述 257
本章習題與思考題 261
參考文獻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