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包括電路分析實驗;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數字電子技術實驗;高頻電子線路實驗;模擬電路課程設計;數字電路課程設計;高頻電子技術課程設計。另有電工技術,電子元器件等課程的部分實驗內容。本書內容豐富、實用,適用于各類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職業高中、技工學校的電類專業的學生;也可以電子技術愛好者自學使用。
《電子技術實踐》前 言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是電子信息類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平臺課程,它為學習領域課程提供重要的服務和支撐作用。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人們越來越關注學生的能力,特別是學習能力和方法能力,為滿足新形勢下對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要求,來自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學一線的教師,匯集多年教學改革的經驗,編寫了這本書。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在內容的選取上,主要以功能電路或電子產品電路作為載體,對相應知識的承載量大,融入的技能訓練要素多。
2、實踐電路具有典型性,所有電路的參數匹配,實驗的成功率高。電路元件大多為常見的基礎性元件,而且電路構建容易,電路參數調整范圍寬,能滿足不同院校的教學應用與參考。
3、教學設計與實施適合分層次教學需要。本書實踐項目從基礎內容、拓寬內容到探究內容形成遞進關系,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存在較大差異的班級,具體教學設計時,授課教師可以把這樣的班級實行分層次教學,對基礎差的只要求完成項目中的基礎部分。教學實施由教師依據學生實際靈活掌握,其目的是全體學生的實踐能力都能提高。
4、教材編寫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實驗。教材在編寫時構建了教學順序和教學步驟,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按“參考步驟”去做,學生一般能夠自主完成實踐任務;一些“小技巧”、“注意”等,針對關鍵步驟,使學生少走彎路;“實驗探究”、“問題與探索”等欄目,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拓展的空間,訓練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所選電路能夠適應多種形式的電路構建和連接方式,如:實驗箱、面包板、印制電路板、萬能裝接板以及電路構建的綜合平臺。
6、實驗“前奏”為實驗作必要的知識準備,減少學生實踐的盲目性,增強目的性。
本書由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盧厚元擔任主編、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王建華、范志慶、邢宏珍擔任副主編。
本書由盧厚元編寫大綱及模塊二的第一部分和模塊五;王建華編寫模塊一和模塊二的第二部分;范志慶編寫模塊三;邢宏珍編寫模塊四。
本書的編寫得到了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務部門和電子工程系領導的大力支持,得到了電子工業出版社郭乃明編輯及其領導的幫助和指導,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謝。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閱并引用了相關文獻和資料,在此向其作者深表感謝。
由于編者的水平有限,書中定有錯誤和不足指出,誠懇讀者批評指正。我們對教材的編寫與探索永遠在路上,希望得到您的指導。
編者
2017年8月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