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從權威的專業角度,用通俗的文字敘述,輔以生動的圖片展示,再現人類探索空間的千年尋夢歷程。是一本值得大家閱讀的科學人文著作。《走出地球搖籃》分上下兩部,上部從天地起源、遠古登天夢、飛機的誕生、空間實驗室到中國的飛天圓夢等講述人類對宇宙的不懈追求;下部則展示了人類在探索中不斷開拓的引領航天技術飛速發展的技術創造。
高中、大學學生,以及具有高中以上學歷的民眾和科技愛好者;從事科研工程的非本專業科技工作者。目的是普及這類群體對航天、載人航天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基本知識。也適于初中學生中的航天愛好者閱讀,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興趣,提供勵志助力。
序一序二上篇 飛天夢想的實現 第一章 天地起源 1.宇宙和地球形成的科學推斷 2.天地起源的神話傳說 第二章 啟蒙的看天識地 1.遠古人類對天的第一個認知 2.華夏文明的貢獻 3.對天認知的第一次跨越 第三章 遠古人類的登天之夢 1.天是神的世界 2.三星堆的登天神樹 3.鯤鵬展翅九萬里 4.實現飛天夢的原始實踐 5.中國古代思想家理性的問天之惑 6.從神話走向科學的先賢者 7.近代科學引領登天求索 第四章 學會飛——登天的第一步 1.儒勒·凡爾納的《氣球上五星期》 2.飛機發明——走向太空的跨越 3.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 4.登天的梯子——現代火箭 5.雙刃利劍——導彈與航天運載火箭 第五章 實現登天之夢 1.冷戰演繹的太空競賽 2.第一顆人造衛星——科學家的良知 3.航天第一大潮——阿波羅登月 4.運載火箭的王者——土星5號 5.登天的殉道者——航天路上的英靈 第六章 新的夢想——主宰太空 1.第一代空間站——空間實驗室 2.智慧的豐碑——和平號空間站 3.航天飛機的生與死 4.太空城堡——國際空間站 第七章 華夏飛天圓夢 1.航天之父——錢學森 2.衛星之父——趙九章 3.開路之舉——國家863計劃 4.太空新星——璀璨神舟 5.華夏天宮——中國的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計劃 第八章 征服宇宙的宏圖 1.不再寂寞的月球 2.現實的華夏嫦娥奔月 3.熒惑之媚 4.飛往浩瀚宇宙——深空探測 5.宇宙遠航面臨的問題下篇 對太空的探索與利用 第九章 幻想與科學 1.由幻想到現代科學的誕生 2.高科技時代萌發新的幻想 第十章 神奇的魔盒 1.什么是遙感器和遙感技術 2.“呼風喚雨”掌握全球氣象變化 3.世界氣象衛星的發展現狀 4.生命之源——地球水圈 5.世界海洋衛星的發展現狀 6.我們的家園——地球陸地生物圈 7.世界陸地衛星發展現狀 第十一章 “千里眼”和“順風耳” 1.大國演繹的太空軍事競賽 2.安裝在航天器上的“千里眼” 3.現實中的“火眼金睛” 4.“順風耳”的奇跡 5.太空中的“矛”和“盾” 第十二章 同住地球村——“天涯若比鄰” 1.全球通信的幻想與現實 2.世界主要衛星通信系統 3.太空中的指路航標 第十三章 揭開宇宙的奧秘 1.新興的空間天文學 2.避開“云霧”看太陽 3.不同的宇宙“面孔” 4.耀眼的明星——哈勃 第十四章 陌生的太空環境 1.太空“風雨” 2.空間環境科學 3.空間環境科學的發展 4.領航太空——空間環境監測與預報 第十五章 理想的太空實驗室 1.空間科學實驗 2.奇妙的微重力現象 3.微重力科學研究 4.空間生命科學 5.活躍的空間實驗活動 6.中國的空間生命科學 第十六章 開發太空的新幻想 1.地球人渴望的月球領地 2.待開發的月球資源 3.哪里是地球人期待的第二家園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