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向何處去?這可能是不少人正在思考或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城鄉區域統籌發展道路選擇——未來中國:從“滴灌”鄉村走向現代生態產城體系》寫作的目的在于,緊扣城鄉關系和地區關系兩個側面,為包容性增長范式構建一個有效分析框架并較為系統地回答諸多相關棘手難點、熱點問題。核心內容包括包容性制度構建、統籌城鄉發展理論、“近地城鎮化”、田園城鎮構想、區域(重慶)案例分析等。《城鄉區域統籌發展道路選擇——未來中國:從“滴灌”鄉村走向現代生態產城體系》的一大特色是引入公理化方法并確定了三條公設。
《城鄉區域統籌發展道路選擇——未來中國:從“滴灌”鄉村走向現代生態產城體系》適合關心中國前景的國內外讀者,尤其是經濟學類(國民經濟管理、宏觀經濟、區域經濟和環境經濟等)、財政學類(財政學)、金融學類(投資學)、建筑類(城鄉規劃)和地理科學類(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等專業的高校師生、政府決策部門工作者,以及對國家和所在地區有使命感的國民閱讀。
目錄
**章緒論:有必要創立多層次區域分析方法1
**節本書寫作目的和意義1
第二節本書應用方法2
第三節本書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2
第二章中國未來經濟發展階段劃分構想7
**節城鄉二元結構面臨新沖擊8
第二節經濟發展三大階段劃分10
第三節正視時空外部性:兼顧長遠藍圖和鄰里關系15
參考文獻17
第三章第二次改革:包容性制度建構與反哺-創新型經濟增長18
**節制度?反哺與創新關系19
第二節包容性制度:頂層設計法則與創新方向22
第三節人力資本不可分性?內生增長與取消城鄉戶籍劃分后的疑難32
參考文獻37
第四章收入地區差距變動及空間政策啟迪38
**節省級地區差距變動:基于區際教育均等化的理論預測38
第二節意外成就:人力資本均等化與空間經濟收斂40
第三節β收斂和人力資本經濟增長效應:空間計量檢驗43
第四節啟迪:通過人力資本邁向空間一體化和城鄉一體化46
參考獻48
第五章聯動縮小雙差距:頂層設計及分層次跨區界統籌城鄉發展理論50
**節多層次區域統籌城鄉路徑討論51
第二節基于聯動縮小“雙差距”的頂層設計辦法53
第三節陽光地帶?缺水山區與內需城鎮化55
第四節分形區域發展原理:大地理空間與大城鄉共同漸進一體化方法59參考獻64
第六章“近地城鎮化(在勞動力自由遷徙與家庭常住地選擇之間65
**節“中國夢”的土地約束與理想城鎮化66
第二節農村偏向與統籌城鄉增量式改革69
第三節通過邁向“近地城鎮化”協調城鄉關系73
參考文獻79
第七章生活質量?城鄉用地矛盾緩解預期與發展模式轉型80
**節為什么要立足于追求生活質量?81
第二節城鄉用地矛盾及其相關嚴肅問題呼喚發展模式大轉型85
第三節城鄉用地矛盾緩解乃至消除:預期效應與田園城鎮構想88
第四節大城市組團化與軟硬創新環境改善92
參考文獻97
第八章規模報酬遞增與區域性統籌城鄉試驗:重慶案例剖析98
**節省級城鄉統籌試驗:做大“蛋糕”與分享“蛋糕”能否并行?98
第二節克魯格曼式規模擴張現象:對統籌城鄉發展影響的利弊分析101
第三節區域公共政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實證檢驗及其他105
第四節戰略:通過“小城鎮舒適化”漸進式邁向“近地城鎮化”111參考獻116第九章省級與縣級區域中間層次:渝東北渝東南生態涵養保護發展策略探析118
**節對歷史沿革和相關生態養護經驗追根溯源119
第二節戰略規劃方法與戰略構想124
第三節生態經濟發展多通路齊頭并進組合路徑135
參考獻142
第十章縣域層次統籌城鄉發展策略:以開縣為例143
**節在充滿希望中謀求發展144
第二節問題與出路147
第十一章未來:從“滴灌”鄉村走向現代生態產城體系150
**節在“灌溉”中“惠農”150
第二節區城試驗:公平分享能促增長151
第三節從謀求人口紅利到培育生態紅利152
后記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