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進入新時期,產業運行的宏觀環境、制度背景、要素條件都發生了深刻變化,迫切需要新的理論指導產業政策轉型。要圍繞發揮市場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要求,以彌補“市場失靈”和減少“政府失靈”為理論依據,構建“互動合作型”政府市場關系,建立“市場友好型”產業政策體系,從政策目標、政策模式、工具工具、治理機制四個方面推動產業政策轉型,并針對新興產業、傳統主導產業、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一般競爭性產業等行業特性和存在問題,因業制宜找準產業政策的著力點。
1967年12月出生,2007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曾在廣西百色高中、廣西百色地區農委、國家計委經濟研究所工作,現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工作,歷任室副主任、主任、所長助理,現任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
目錄
第一章 新時期產業政策轉型的理論與實踐
一 研究框架及概念界定
二 新時期我國產業政策亟須轉型
三 產業政策轉型的理論探討
四 產業政策轉型的思路與方向
五 不同產業的政策著力點
六 推動產業政策轉型的配套措施
一 產業政策的起源及內涵
二 產業政策的理論分析
三 產業政策的效果評價
四 新時期產業政策的挑戰和調整建議
五 總結與未來研究展望
第三章 產業政策的理論論爭及啟示
一 產業政策相關論爭
二 產業政策轉型相關論爭
三 幾點啟示及產業政策轉型思考
第四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產業政策回顧和理論反思
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產業政策實踐的歷史回顧
二 我國產業政策實踐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三 優化完善產業政策實踐的路徑和思路
第五章 新時期我國產業政策轉型的依據與方向
一 新時期我國產業發展環境和動力機制發生巨大變化
二 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要求產業政策縮小作用范圍
三 產業政策具體轉型方向
第六章 建立健全我國產業政策治理體系研究
四 結論與建議
第七章 我國煤炭產業政策評價及完善建議
第八章 我國物流產業政策的演進與完善思路
2 新時期中國產業政策轉型:理論和實踐
第九章 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的特點與實踐研究
第十章 產業政策轉型的地方探索及建議
———對湖南和安徽兩省四市的調研
第十一章 不同類型國家產業政策的經驗與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