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洪荒時代的印記》是一本化石入門和古生物學研究方面的綜合指南。資深古生物學家理查德?福提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化石是什么,化石如何形成,怎樣對化石進行分類鑒定以及化石在我們理解地史進程和生命起源與演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立足于分子古生物學等 新研究成果,福提在書中詳細討論了滅絕與演化、化石的經濟價值(比如石油和煤炭)等問題,并為化石收藏者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全書配有全彩色插圖以及來自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大量藏品照片,相信所有對生命演化歷史感興趣的讀者都會對《化石:洪荒時代的印記》中的內容流連忘返。
1.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入門經典; 2.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藏精美化石標本全彩展示 ; 3.由資深古生物學家理查德?福提(Richard Fortey)撰寫;4.通過化石形成、分類鑒定、生命起源與演化、化石用途與收藏之道等內容全面展示古生物學,全面,系統,通俗易懂; 5.本版在英文原版基礎上,立足古生物學 新研究進展,新增近百條譯者注,全面更新并補充中國古生物學研究成果。 6.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古動物館三位青年古生物學者繼《演化》之后再次聯手翻譯;7.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研究員審校 ;8.國際古生物學會主席、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 周忠和 院士 作序推薦。
序 能夠應邀為中文版的《化石:洪荒時代的印記》作序自然十分高興。一是,這是一本著名古生物學家撰寫的介紹化石的通俗讀物,知識的廣度與深度俱佳,權威且易讀;二是本書的譯者是我熟悉的三位年輕的古生物學家,前不久,我也曾應邀為這個朝氣蓬勃的三人小組翻譯的《演化》一書寫過一個小序,在我熟悉的同輩青年學者中,他們的博學、嚴謹和文字功底還是讓我頗為欣賞的。能這么快見到他們新的譯著問世,我感到頗為驚訝而欣喜! ”緯淖髡呃聿榈?福提,是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資深古生物學家,在專業領域有很深的造詣。他在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30余年,發表研究文章250余篇,主要研究對象是三葉蟲——生活在5.4-2.5億年前的古老節肢動物,地史上多樣性 高的古生物類群之一,當然也是化石愛好者 熟悉的明星化石之一。福提1997年就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2006-2008年還曾擔任世界 古老的地質學會——倫敦地質協會的主席。 福提同時也是一位享有盛譽的科普作家。不僅著作等身,而且還頻頻獲獎。例如,《藏匿的風景》曾獲1993年的 “年度自然世界圖書獎”;《生命:未經授權的傳記》入圍1998年的羅納?普朗克科學圖書獎;《三葉蟲!演化目擊者》入圍2001年的塞繆爾?約翰遜圖書獎;《地球:一段親密的歷史》入圍2005年的英國皇家學會安萬特科學圖書獎。此外,福提還曾擔任英國廣播公司(BBC)主持人,拍攝有《幸存者:自然界中的不死生靈》(2012)、《化石奇境:隱藏在自然中的寶藏》(2014)《自然奇境:演化之島》(2016)等多部紀錄片。因其豐富的科普著作和對公眾科學的突出貢獻,福提被授予劉易斯?托馬斯科學作家獎以及邁克爾?法拉第科學貢獻獎。2002年成為布里斯托大學公眾科技理解科利爾教席教授! ∥以行遗c福提教授于2013年在北京見過面,也是出自科普的緣分。當時他跟隨BBC來中國古動物館拍攝紀錄片《化石奇境:隱藏在自然中的寶藏》的第二集,其中重點介紹了近年來中國的重要化石發現。他淵博的知識以及對科普的熱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痘汉榛臅r代的印記》從1984年首版,迄今已不斷更新至第五版(2015年)。得益于近年來許多新的化石發現,新的觀察和分析技術的進步,還有地質學、古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的快速發展,新版本的章節和內容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這是一本化石入門和古生物學研究的權威綜合指南。作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為我們講述了化石是什么,化石如何形成,怎樣對化石進行分類鑒定,以及化石在我們理解地史進程和生命起源與演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等豐富的知識! ”緯婕暗膬热菔謴V泛,并不僅僅局限于古生物學研究,而是擴展到與化石相關的地質學、生物學的諸多領域,包括分子生物學的 新進展、生命的起源、生物的大滅絕、人類的起源等熱點問題。如今,化石的價值早已超出科學研究的范疇,因此作者還專門開辟 后兩章,講述公眾常常關心的研究化石的實用價值(比如與石油和煤炭勘探的關系)以及他對化石收藏的見解,并為化石收藏者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 ∪珪溆腥噬鍒D以及來自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大量藏品照片,相信所有對生命演化歷史感興趣的讀者都會對《化石:洪荒時代的印記》中的內容流連忘返! ∥乙恢闭J為化石是支持生物演化理論 直觀的證據。它為我們理解37億年地球生命演化的歷史過程提供了無數珍貴的演化中間環節(或過渡類型)。生命的演化至少包括三個要素:變異、選擇與時間。唯有化石記錄能夠提供地質歷史時期生命演化的時間坐標,以及生物的多樣性、高階分類單元的起源、演化的速率、地質環境背景等信息,諸如此類都是現代生物學無法替代的;芯慨斎贿能幫助重建古環境,為更好地認識未來環境變化與生物的協同演化提供歷史的借鑒! ∪荒贻p的古生物學家在自己并不輕松的科研和學習之余,能夠完成這樣一本書的翻譯實屬不易。加之,本書涉及大量的不同生物類群和種類的拉丁名、解剖術語,以及地質學、古生物學的專有名詞,完全準確的翻譯出來是一件十分費時費力的工作。但為了方便讀者理解,他們還是耐心查閱了了許多國內出版的相關領域教材和書籍,將這些專業詞匯逐一譯出。他們的認真與嚴謹值得贊賞。 當然這個序中,我還不得不提及負責本書審校的王原研究員。據我所知,這本書能夠順利翻譯出版,他幕后的功勞不是“審!眱勺帜軌蚋爬ǖ。由于繁重的科研、科普任務,他幾乎是利用周末和深夜加班加點傾心完成了全書的審校工作,不僅如此,他還為全書提供了多半的譯者注,并為年輕譯者們提出了許多中肯的修改、完善意見! ≈孕南M麄兊呐δ軌蜈A得讀者的喜愛,并激勵更多的化石愛好者或走向古生物學研究、科學普及之路,或僅僅就是增加一份對大自然更多的由衷喜愛與崇敬之心,了解化石對于科學研究的價值,為化石的保護貢獻一份力量。我想,這也是福提教授寫作此書的初衷之一! ≈苤液汀 ≈袊茖W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 國際古生物協會主席 2016年12月24日 前言 從我撰寫第一版《化石:洪荒時代的印記》至今,已經超過出版于25年了前。然而,古生物學是一門充滿活力的科學,近年來接連不斷的新發現迫使我必須不斷修訂這本著作,方能使它跟上這門學科發展的腳步。在這一新版本中, 大的改進在于增加了一個幾個全新的章節來介紹關于人類演化的 新發現,并簡單提及了一個門新興的學科——分子古生物學。此外,插圖部分也有所增減增改! ∫婚T學科如不發展,便會走向衰落,古生物學也不例外。但無論發展得如何迅速,對于化石的研究及其意義的探索始終是這個學科的本分:通過化石我們可以了解到地球的過去,找尋化石的魅力也遠不止于勝于集郵般的樂趣。盡管新的發現不斷拓展著我們的認識,但這門學科的本質并未徹底改變。希望在本書中,我仍能保持前作的長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為大家講述古生物學是什么,這門學科的重要性何在。 這一新版本的問世恰逢查爾斯?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一百五十周年。許多當初當年困擾達爾文的化石記錄現在都得到了有了圓滿的解答?铸埖进B等幾大生物主要類群之間的演化的演化中間環節已經有了新的化石發現,比如從恐龍到鳥的演化;而諸如前寒武生命歷史等在達爾文時代完全缺失的化石記錄現在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當然,關于生命的演化仍有數不清的難題,但這也是一門學科應有景象——如果一門學科再沒有未解的難題,那將是一門多么可憐無聊的學科! 這本《化石:洪荒時代的印記》已經修訂至第四版,但撰寫此書的初衷并未改變:希望讀者通過閱讀本書,激發讀者對化石的熱情,并跟隨我們一道,探索并欣賞那些這一埋藏于巖石之中的生命傳奇。 理查德·福提 2015年
作者簡介:理查德·福提(Richard Fortey),著名科普作家,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資深古生物學家。福提在自然歷史博物館工作30余年,發表研究文章250余篇,主要研究對象三葉蟲。1997年當選英國皇家學會會員,2002年成為布里斯托大學教席教授。著有大量科普作品,獲獎無數!度f物簡史》作者比爾?布萊森這樣評價,理查德?福提是舉世無雙的科普作家。譯者簡介:
邢路達,中國古動物館社教部主管,專業領域為舊石器時代考古學與人類演化。
胡晗,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專業領域為古鳥類演化。
王維,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專業領域為古爬行動物演化。
序
前言 目錄 第一章 塵封的印記
第二章 地史變遷
第三章 埋藏于巖石
第四章 化石分類
第五章 重現生命
第六章 生命的起源
第七章 滅絕與演化
第八章 人類的由來之路
第九章 化石DNA
第十章 化石的用途
第十一章 收藏之道
擴展信息
術語表
索引 譯后記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