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文學源遠流長、光輝燦爛,它們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珍貴的結晶,也是全世界文學之林中耀眼的瑰寶。新中國建立以后,當代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就總體而言,不論是文獻的整理或考辨,還是理論的概括與分析;不論是縱向或橫向的宏觀綜論,還是對作家或作品的具體探索;不論是沿用傳統的方法作研究,還是借用了外來的新論來闡釋;都取得了可喜成績,其人材之多、論著之富與質量之高都是前所未有、舉世矚目的。
這批當代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成果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特別是一些名家的代表性論著,本身也有學習與傳承,總結與研究的重要價值。《杏園隴人詩思》邀請一批當代在世的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有實績、有影響的名家,由他們自選其有代表性的專論結成一集。這些學者年齡不等,照顧到各自研究對象的不同方面。每一集文字都曾經為學術史的推進鋪下過堅實的一磚一石,都曾經如一股強勁的東風吹開過讀者的心扉,撥動過大家的心弦,都可以為后來者提供學習與承傳的典范,也可為總結與研究新中國古代文學的輝煌歷史鋪路開道。
前言
第一輯
中國古典詩學新探四題
論中國古典詩歌的悲劇性美——對一種典型詩學現象的文化心理透視
中國詩學的平淡美理想
傳統“詩史”說的闡釋意向
中國詩學的語言哲學內核與語言藝術模式
從抒情主體的心態模式看古典詩歌的美學特質
詩藝與“體物”——關于中國古典詩歌的寫真藝術傳統
中國詩畫交融若干焦點問題的美學思考
“清”美文化原論
韻味與詩美
第二輯
論唐人山水詩美的演生嬗變
唐宋詞學的自覺與樂府傳統的新變
宋詩學闡釋與唐詩藝術精神
宋詩與宋學
論宋人平淡詩觀的特殊指向與內蘊
論宋詩諧趣
宋詞與宋世風流
宋詞:對峙中的整合與遞嬗中的偏取
詞體:兩大聲律系統的復合
第三輯
論漢魏“清峻”風骨
論儒家“風骨”的清虛化
“在事為詩”申論——對中國早期政治詩學現象的思想文化分析
道德文化的生成與異化——中國傳統道德文化反思四題
自然之道與雕縟成體——《文心雕龍》的自然雕飾美學思想
韓經太學術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