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 是目前功能*強大的CAD/CAM 軟件之一,本書以UG NX10 中文版為藍本,系統介紹UG NX加工模塊應用的實用數控編程技術,重點突出對UG NX CAM 3 軸數控銑編程中各個參數的意義和設置方法的說明,并以大量的圖形來配合輔助講解。主要內容包括:利用CAD/CAM 軟件進行數控銑(加工中心)編程的基礎知識、思路、方法和工藝處理;UG NX 型腔銑、平面銑、固定軸曲面輪廓銑、鉆孔加工等各種加工方法的數控銑加工工序的生成步驟、參數設置及使用技巧等,配合精選的編程實例,可使讀者對UG NX 編程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從而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數控編程實用技術的學習。
本書可作為數控編程人員CAM 技術的自學教材和參考書,也可作為UG NX CAM 技術各級培訓教材以及高職高專相關專業的課程教材。
UG NX 是目前功能*強大的CAD/CAM 軟件之一,本書系統介紹了UG NX加工模塊應用的實用數控編程技術,重點突出對UG NX CAM 3 軸數控銑編程中各個參數的意義和設置方法的說明,并以大量的圖形來配合輔助講解,可使讀者對UG NX 編程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從而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數控編程實用技術的學習。
《UG NX 數控編程實用教程》《UG NX6 數控編程實用教程(第2 版)》《UG NX8數控編程實用教程(第3 版)》出版以來,受到了廣大院校師生與讀者的歡迎,并進行了多次重印。最新的UG NX10 軟件功能更加強大,操作更為方便,為滿足讀者需求,對《UGNX 數控編程實用教程》進行再次改編,以NX10 中文版為藍本進行講解,適用于NX9 以上的各版本。
UG NX(UG 公司已被西門子公司所收購,但習慣上仍將NX 軟件稱為UG NX)是數字化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核心部分,其功能非常強大,支持產品開發的整個過程,從概念(CAID),到設計(CAD),到分析(CAE),到制造(CAM),是業界最好的CAD/CAE/CAM 集成軟件包之一。UG NX 的加工模塊是把虛擬模型變成真實產品很重要的一步,即把三維模型表面所包含的幾何信息自動進行計算,變成數控機床加工所需要的代碼,從而精確地完成產品設計的構想。UG NX 強大的加工功能可以實現數控車、線切割、2~5 軸的數控銑編程,當前應用最廣泛的是3 軸銑(包括加工中心)的編程。
數控編程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技術,對軟件的使用只是數控編程中的一個部分。我們組織編寫了這一數控編程培訓教程,突出以應用為主線,主要討論UG CAM 的3 軸銑削加工,按照數控編程的一般步驟和數控編程人員必須具備的知識結構安排本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1 章介紹CAM 數控編程的基礎知識和數控編程工藝,包括CAM 編程的一般步驟,數控程序的基礎知識,CAD/CAM 軟件功能簡介,CAM 數控加工工藝設計與高速加工簡介。
第2 章介紹NX CAM 基礎,包括各種組對象的創建和工序導航器的應用,包括工序管理及模擬切削和后處理。
第3 章~6 章介紹NX 數控銑加工工序的創建,包括型腔銑、平面銑、曲面銑、鉆孔加工等各種常用刀軌形式的生成步驟、加工對象選擇、程序參數設置、技術要點和編程實例。
本書重點突出對數控編程中各個參數的講解,說明該參數的意義,設置方法,并以大量的圖形來配合輔助講解。本書的每一章節都附有若干個精選的編程實例,可使讀者對UGCAM 編程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從而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數控編程實用技術的學習。
本書提供配套素材,可到http://www.tup.com.cn 下載。包括模型文件、視頻文件與電子課件,提供了本書中所有相關實例的模型及操作結果文件,練習用的模型文件,并且提供了每一實例操作的配音屏幕錄像視頻,還提供了教學用的電子課件。
本書作者長期在模具企業一線從事數控編程工作,在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技巧,書中使用了專家提示標記,提醒讀者特別注意。
本書由王衛兵任主編,李祥偉、牛祥永任副主編,王福明、王衛仁、吳玲利、林喜連、吳麗萍、鄭明富等共同編著。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對本書中的不足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以便我們不斷改進。可以通過Email:wbcax@sina.com與作者聯系。
2017 年12 月
第1 章
緒論 1
1.1 CAD/CAM 軟件的交互式編程的基本實現過程 1
1.1.1 獲得CAD 模型 2
1.1.2 加工工藝分析和規劃 2
1.1.3 CAD 模型完善 3
1.1.4 加工參數設置 4
1.1.5 刀軌計算 4
1.1.6 檢查校驗 4
1.1.7 后處理 4
1.2 編制高質量的數控程序 5
1.3 數控程序基礎 6
1.3.1 數控程序的結構 6
1.3.2 常用的數控指令 6
1.3.3 手工編程示例 8
1.4 CAD/CAM 軟件數控編程功能分析及軟件簡介 10
1.4.1 CAD/CAM 軟件功能 10
1.4.2 UG NX CAM 的特點 11
1.5 CAM 數控加工工藝 12
1.5.1 數控加工的工藝特點 12
1.5.2 工藝分析和規劃 13
1.6 CAM 自動編程的工藝設計 15
1.6.1 工藝類型設置 15
1.6.2 走刀方式的選擇 20
1.6.3 加工對象及加工區域的設置 22
1.6.4 刀具的選擇及參數設置 23
1.6.5 切削用量的選擇與計算 25
1.7 高速加工數控編程簡介 27
1.7.1 高速加工概述 27
1.7.2 高速加工的工藝設置 27
1.7.3 高速加工程序的編制要點 28
思考與練習 29
第2 章 NX 編程基礎 31
2.1 進入加工環境 31
2.1.1 NX 加工環境 31
2.1.2 NX 加工模塊的工作界面 32
2.1.3 加工模塊專有工具條 33
2.2 UG NX 編程的一般步驟 33
任務2-1 創建橢圓凹槽加工工序 35
2.3 創建程序 40
2.4 創建刀具 41
2.5 創建加工方法 43
2.6 創建幾何體 44
2.6.1 坐標系幾何體 45
2.6.2 工件幾何體 46
2.7 工序導航器 49
2.7.1 工序導航器的顯示 49
2.7.2 工序管理 51
2.8 確認刀軌 53
2.8.1 重播刀軌 53
2.8.2 刀軌列表 54
2.8.3 確認刀軌 55
2.9 后處理 57
任務2-2 創建凹凸花形零件加工程序 58
思考與練習 75
第3 章
型腔銑77
3.1 型腔銑簡介77
3.2 型腔銑工序的創建步驟 78
任務3-1 創建凹模型腔銑工序 80
3.3 型腔銑工序對話框的參數組簡介85
3.4 刀軌設置 86
3.4.1 切削模式 86
3.4.2 步距與切深設置 88
3.4.3 切削層 90
3.5 切削參數94
3.5.1 策略 94
3.5.2 余量 98
3.5.3 拐角 99
3.5.4 連接 100
3.5.5 空間范圍 102
3.5.6 更多 104
3.6 非切削移動 . 106
3.6.1 進刀 106
3.6.2 退刀 109
3.6.3 起點/鉆點 109
3.6.4 轉移/快速 110
3.6.5 避讓 112
3.6.6 更多 112
3.7 進給率和速度 113
任務3-2 創建凸模零件的型腔銑工序 115
3.8 型腔銑工序的幾何體 125
任務3-3 創建弧形凹槽粗加工的型腔銑工序 128
3.9 型腔銑的子類型 133
3.9.1 深度輪廓加工 133
3.9.2 剩余銑 137
3.9.3 拐角粗加工與深度加工拐角 138
任務3-4 創建凸模零件加工粗、精加工程序 139
思考與練習 154
第4 章
平面銑 155
4.1 平面銑簡介 155
4.2 平面銑工序的創建 156
任務4-1 創建心形凹槽平面銑工序 157
4.3 平面銑的幾何體 162
4.3.1 面模式選擇邊界幾何體 162
4.3.2 曲線/邊模式創建邊界 164
4.3.3 點模式創建邊界 167
4.3.4 邊界模式創建邊界 168
4.3.5 邊界的編輯 169
4.3.6 底面 169
任務4-2 創建凸輪平面銑工序 170
4.4 平面銑的刀軌設置 176
4.4.1 刀軌設置 176
4.4.2 切削層 177
4.5 平面銑工序子類型 181
4.5.1 平面輪廓銑 182
4.5.2 面銑 183
4.5.3 平面文本銑削 186
任務4-3 創建箱蓋平面銑工序 188
思考與練習 204
第5 章
固定輪廓銑 205
5.1 固定輪廓銑簡介 205
5.2 固定輪廓銑工序創建 206
5.2.1 創建固定輪廓銑工序 206
5.2.2 固定輪廓銑工序的幾何體 208
5.2.3 切削參數 210
5.2.4 非切削移動 212
5.2.5 驅動方法 215
任務5-1 創建弧形凹槽精加工的固定輪廓銑工序 215
5.3 邊界驅動方法 221
5.3.1 驅動幾何體 221
5.3.2 驅動設置 223
5.4 區域銑削驅動方法 227
5.5 清根驅動方法 233
5.5.1 清根類型 233
5.5.2 清根驅動方法設置 235
任務5-2 創建煙灰缸型腔固定軸曲面輪廓銑工序 238
5.6 其他驅動方法 248
5.6.1 螺旋式驅動 248
5.6.2 曲線/點驅動 250
5.6.3 文本驅動 253
5.6.4 徑向切削驅動 255
5.6.5 曲面區域驅動 256
5.6.6 流線驅動 260
5.6.7 刀軌驅動固定軸曲面輪廓銑 263
任務5-3 創建標記牌銑雕加工的數控程序 265
思考與練習 280
第6 章
鉆孔加工 281
6.1 鉆孔加工程序基礎 281
6.2 鉆孔加工工序創建 281
任務6-1 創建通孔鉆孔工序 283
6.3 鉆孔加工的循環設置 287
6.3.1 鉆孔加工的子類型與循環類型 287
6.3.2 循環參數設置 288
6.4 鉆孔工序參數設置 292
6.5 鉆孔加工的幾何體 294
6.5.1 鉆孔點 294
6.5.2 頂面和底面 296
任務6-2 創建臺階上的鉆孔工序 297
復習與練習 304
參考文獻 305
附錄A FANUC 數控系統的G 代碼和M 代碼 306
附錄B UG NX 的后處理構造器 .309
附錄C NX CAM 常用術語中英文
對照表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