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打破了傳統的國際結算與國際融資界限,結合近期實戰案例,全面介紹了國際貿易融資類型和產品,涵蓋了票據、匯付、托收、國際國內信用證、銀行保函、備用信用證、國際保理、包買票據、風險參與和結構性融資等貿易融資方式,并將《銀行付款責任統一規則》《福費廷業務統一規則》《國內信用證結算辦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獨立保函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等新內容收入書中,從而確保了本書的實用性和新穎性。
這是一部打破了傳統國際結算與國際融資界限,結合眾多實戰案例的高等教材,理論與實踐并重,突出了實用性和新穎性。
歷經30余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已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并于2013年成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家。伴隨國際貿易的發展,貿易融資的需求強勁。尤其是近年來,中國進出口貿易結構和產業格局變化、客戶需求升級以及人民幣“走出去”等為貿易融資業務的優化和升級提供了難得的外部機遇。從傳統的“老三樣”(匯付、托收、信用證)融資,到國內信用證、保函、備用信用證、國際保理、福費廷融資,再到近一兩年興起的結構性融資、產業鏈融資,均表明貿易融資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此外,國際結算領域近些年發展迅速,一些新的國際慣例和國內規定的出臺也對貿易融資產生了重大影響。適用于賒銷(O/A)項下付款,兼備托收和信用證優點的BPO(BankingPaymentObligation,銀行付款責任)方興未艾,國際商會還為此制定了《銀行付款責任統一規則》(UniformRulesforBankingPaymentObligation,URBPO),并于2013年7月1日生效。為統一全球福費廷業務標準,避免理解混亂和減少風險,國際商會制定了《福費廷業務統一規則》(UniformRulesforForfaiting,URF),并已于2013年生效。為更好地適應國內貿易發展需要,促進國內信用證業務健康發展,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修訂了《國內信用證結算辦法》,并于2016年10月8日公布實施。為正確審理獨立保函糾紛,統一國內國際保函審判標準,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獨立保函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實施。因此,應盡快熟悉這些新興結算工具及國際慣例,服務于貿易融資。
為此,我們編寫了《國際貿易融資理論與實務》一書。本書打破了傳統的國際結算和國際融資的界限,從基礎的匯付、托收和信用證到最新的供應鏈金融,涵蓋了市場上所有的貿易融資類型和產品。本書編寫過程中突出專業性和可操作性,使讀者不僅從理論上認識國際貿易融資,還能將其運用于實踐。書中又輔以最新的案例和分析,從而提高了讀者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本書的編著者分別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徐進亮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眾望和平國際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路;中國兵工物資集團有限公司有色金屬貿易事業部副總監宣勇。
另外,以下人員也參加了本書的部分工作:鐘劍飛(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譚偉偉(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袁鳳鳴(湖北省聯合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周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研究生),在此表示感謝!
編者2017年6月
徐進亮,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貿發局特聘專家;國內多所知名大學的EMBA授課教師,也是中央重點媒體融合發展項目,我國目前*在建的*在線智庫平臺“瞭望智庫專家庫”的首批入駐專家。截至目前發表文章近百篇,主編和參編教材十余部,共七次榮獲部級優秀科研成果獎,主持的*和省部級課題有: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號:13BGL016);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號:11YJA630166);2013年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號:9132016)。
王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對外經濟貿易大學MPAcc、MAud校外導師。在國際貿易與物流等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和見解,先后圓滿地完成了國家航空航天、國防等領域的重大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任務,并組建眾望和平研究院,為國家軍民融合、雙創及中國制造提供綜合性的產業信息化對接平臺。
宣勇,現就職于中國兵工物資集團有限公司,任有色金屬貿易事業部副總監。2006年至今從事大宗商品國際貿易工作,具有豐富的進出口業務實踐經驗、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理論和實踐知識,參與編寫數本國際結算方面的書籍,并在專業雜志上發表了數篇關于進出口融資、匯率風險管控等方面的文章
目錄
第一章國際貿易融資概述
第一節國際貿易融資的含義與特點···1
一、國際貿易融資的含義與意義·····1
二、國際貿易融資的特點2
第二節國際貿易融資現狀·4
一、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發展存在的問題···5
二、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發展的方向··6
第二章票據融資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票據概述8
一、票據的含義·····8
二、票據的特點·····9
三、票據的法律體系····10
第二節匯票·····11
一、匯票的含義···11
二、匯票的基本內容····12
三、匯票的種類···12
四、匯票的票據行為····14
第三節本票·····21
一、本票的概念···21
二、本票的基本內容····21
三、本票的種類···22
四、本票的票據行為····23
第四節支票·····24
一、支票的概念···24
二、支票的基本內容····25
三、支票的種類···25
四、支票的票據行為····27
第五節票據融資與案例分析····28
一、票據融資的概念····28
二、票據融資的優勢····29
三、票據融資的模式····29
第三章匯付融資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匯付概述······34
一、匯付的含義···35
二、匯付的基本當事人·35
三、匯付結算方式的特點·····35
第二節匯付的種類與程序36
一、電匯······36
二、信匯······38
三、票匯······39
第三節匯付的辦理程序···40
一、匯出匯款的辦理程序·····41
二、匯入匯款的辦理程序·····42
第四節匯付融資與案例分析····42
一、進口代付的含義····43
二、進口代付的種類及T/T進口代付····43
三、進口押匯的含義····45
四、進口押匯的種類和T/T進口押匯····45
五、進口押匯與進口代付的區別···47
第五節O/A融資與《銀行付款責任統一慣例》··48
一、貿易公共服務框架平臺(tradeservicesutility,TSU)·····48
二、BPO的含義與特點·49
三、BPO的操作流程····50
四、BPO未來的發展趨勢及挑戰···51
五、《銀行付款責任統一慣例》的主要規定··52
第四章托收融資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托收概述······55
一、托收的定義···55
二、托收業務的當事人·56
三、托收的種類···57
四、跟單托收的交單條件·····59
第二節托收的特點、融資與風險防范······62
一、托收的特點···62
二、跟單托收的融資····62
三、跟單托收的風險與防范··65
第三節托收進口代付與案例分析·····67
一、托收進口代付的流程·····67
二、托收進口代付的優勢和不足···68
第四節托收保付加簽與案例分析·····70
一、保付加簽概述70
二、托收保付加簽的應用·····72
第五章信用證融資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信用證的概念及當事人·75
一、信用證的概念76
二、信用證業務中的當事人··76
第二節信用證的種類······78
一、光票信用證和跟單信用證······78
二、保兌信用證和不保兌信用證···78
三、付款信用證···80
四、承兌信用證···80
五、議付信用證···81
六、可轉讓信用證與不可轉讓信用證····81
七、對背信用證···81
八、循環信用證···82
九、紅條款信用證82
第三節信用證進口代付與進口押匯··83
一、信用證進口代付概述·····83
二、信用證進口押匯概述·····84
第四節信用證打包貸款與案例分析··86
VI
一、打包貸款概述86
二、打包貸款的業務流程·····86
三、打包貸款的注意事項·····87
第五節信用證出口押匯與案例分析··90
一、信用證出口押匯概述·····90
二、信用證項下出口押匯的流程···90
三、出口押匯和打包貸款的不同···92
第六節出口信用證貼現與案例分析··93
一、出口信用證貼現概述·····93
二、出口信用證貼現的應用··94
第七節信用證提貨擔保與案例分析··97
一、信用證提貨擔保的含義··97
二、信用證提貨擔保的辦理條件···97
三、信用證提貨擔保的辦理流程···97
四、提貨擔保下開證行的風險······98
第六章國內信用證融資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國內信用證概述·101
一、國內信用證的起源和發展·····101
二、國內信用證的定義102
三、國內信用證的特點102
四、國內信用證的適用范圍·103
五、國內信用證的優勢104
第二節國內信用證的當事人和業務流程·105
一、國內信用證的當事人····105
二、國內信用證的業務流程·106
第三節國內信用證與國際信用證的對比分析··108
一、適用規則的比較···108
二、國內信用證需要注意的特別規定···109
三、國內信用證批注···110
第四節國內信用證融資和案例分析·111
一、買方國內信用證貿易融資產品······111
二、賣方國內信用證貿易融資產品······112
三、創新融資模式······113
第五節國內信用證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114
一、國內的信用環境、市場環境、監管環境還不算完善115
VII
二、國內運輸單據缺乏物權性和可轉讓流通性·····115
三、國內信用證在我國的接受度不高···115
四、異化為融資工具,關聯企業開證量大····115
五、缺少跨行結算通道,需建立統一的電子傳輸平臺···115
六、缺乏潛在的流通市場····116
第七章銀行保函融資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見索即付保函概述·····119
一、保函的分類··119
二、見索即付保函的用途····120
銀行保函融資與案例分析···125
一、非融資性銀行保函概述·126
二、融資性銀行保函概述····126
三、銀行保函融資的應用····127
《2010年見索即付保函統一規則》與案例分析···129
一、《2010年見索即付保函統一規則》的修訂特點······129
二、《2010年見索即付保函統一規則》的主要規定······130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獨立保函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與案例分析···139
一、明確界定獨立保函的性質·····139
二、統一國際國內獨立保函交易的效力規則·140
三、明確獨立保函的獨立性和單據性特征····140
四、嚴格界定欺詐情形及證明標準······141
五、嚴格規范止付程序141
六、確認保證金的金錢質權性質··142
第八章備用信用證融資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
第二節
備用信用證概述·144
一、備用信用證的含義145
二、備用信用證的用途145
三、備用信用證與保函的異同·····148
備用信用證的當事人··150
一、開證申請人··150
二、開證人··152
三、受益人··152
四、保兌人··153
VIII
第三節
第四節
五、通知人··154
六、轉開人(如有)···154
七、備用證項下關系示意圖·155
備用信用證融資與案例分析157
一、備用信用證融資概述····157
二、備用信用證融資注意事項·····161
《1998年國際備用信用證慣例》與案例分析······162
一﹑備用信用證的含義163
二﹑有關當事人··163
三﹑備用信用證的性質163
四﹑有關單據方面的規定····164
五﹑備用信用證的特有條款·166
第九章國際保理融資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國際保理概述····171
一、國際保理的內容與特征·171
二、國際保理與其他支付方式的比較···175
三、國際保理對進出口雙方的作用及相關費用·····177
國際保理的種類·180
一、涉及三方當事人的國際保理業務機制····180
二、涉及四方當事人的國際保理業務機制····181
三、涉及五方當事人的國際保理業務機制····183
四、其他分類方式······183
雙保理機制的運行·····184
一、雙保理機制的業務流程·184
二、保理協議的主要內容····185
國際保理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187
一、國際保理的產生、發展與應用······187
二、國際保理的應用范圍與要求··188
三、《國際保理總規則》介紹·····189
第十章包買票據融資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包買票據業務的含義與特點196
一、包買票據業務的含義····196
二、包買票據業務的特點····197
三、包買票據業務的起源及發展··198
第二節包買票據業務的運作··199
一、信用證項下包買票據業務的操作流程····199
二、普通票據項下包買票據業務··201
三、包買票據業務的成本和費用··201
第三節包買票據業務的應用與案例分析·202
一、包買票據業務的成本控制·····202
二、包買票據業務的風險與防范··203
第四節《福費廷統一慣例》與案例分析·206
一、URF800的特點····207
二、URF800的主要內容·····209
第十一章風險參與融資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風險參與概述····211
一、風險參與的定義···211
二、風險參與的類型及業務基本介紹···212
三、風險參與業務的優劣勢·213
第二節風險參與在貿易融資中的應用與案例分析···214
一、融資性風險參與適用的業務類型和流程·214
二、融資性風險參與業務案例分析······215
第十二章結構性融資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產業鏈融資與案例分析······222
一、產業鏈融資發展的背景·223
二、產業鏈融資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224
第二節項目融資與案例分析··225
一、項目融資概述······225
二、幾種常見的項目融資模式·····227
第三節船舶融資與案例分析··238
一、船舶融資的含義···238
二、船舶融資的種類···238
附錄A·····242
附錄B·····242
參考文獻··243
第一章國際貿易融資概述
A公司是國內一銅管生產企業,進口電解銅加工成銅管出口至澳大利亞水管件設備商B公司,由于該行業內銷售付款方式均為賒銷(OA)方式,A公司需用自身資金墊付采購原材料貨款。此時,當另一國外客戶C公司尋找到A公司,擬采購銅管時,A公司因自身資金實力有限,難以滿足其需求。
請問:如何解決A公司因自身實力有限,難以墊付大量采購資金而無法接納新客戶的問題?
分析:由于A公司與B公司合作多年,交易記錄良好,且B公司為澳大利亞當地較大的水管件設備商,資信良好,因此A公司向國內某銀行申請出口訂單融資,憑借與B公司簽訂的出口合同,向銀行申請用于出口貨物備料、生產和裝運等履約活動的短期融資,從而將自身資金釋放出來用于滿足新增C公司的需求。
本章主要介紹國際貿易融資的含義、特點和現狀。第一節介紹國際貿易融資的含義、意義和特點;第二節介紹國際貿易融資的現狀和發展方向。
第一節國際貿易融資的含義與特點
資金是企業經濟活動的第一推動力和持續推動力。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獲得穩定、足夠的資金是實現生產和銷售的必要條件,也是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企業資金的來源一般分為自有資金和外部融資。一般企業的自有資金有限,難以實現擴大生產,而信貸融資、股權融資等外部融資對企業自身條件要求較高、融資過程復雜、時間較長且限制較多,相比之下,國際貿易融資為企業所提供的交易融資服務,有效地滿足了企業擴大再生產對資金的需求,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有助于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和全球化。
一、國際貿易融資的含義與意義
。ㄒ唬﹪H貿易融資的含義
根據《巴塞爾協議》(2004-6)的定義,貿易融資是指在商品交易過程中,運用短期性結構融資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貨、預付款、應收款等資產的融資。顧名思義,國際貿易融資是指圍繞著國際貿易各個環節,利用國際結算方式,為參與各方提供資金便利和信用融通。
案例導入
(二)國際貿易融資的意義
國際貿易融資有效地將貿易和融資緊密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為貿易提供經營資金的需求,同時通過融資,極大地促進了貿易的發展。具體來說,國際貿易融資具有宏觀和微觀兩方面意義。
1.宏觀意義(1)加強了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信貸合作,有效促進了國際資本流動。發展中國家由于基礎設施空白,投資發展潛力大;其人口結構合理,制造業的成本優勢明顯,國際競爭力強;無論進口還是出口的需求都較為強烈,但囿于其自身經濟實力落后,銀行信譽評級以及信貸能力較弱,國家和企業發展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而發達國家由于自身市場和人口有限,發展空間較少,亟須拓展國際市場。國際貿易融資有效地將貿易與融資相結合,貿易貨物被作為融資機構的抵押品,緩解了融資機構對企業自身狀況的擔憂,使發達國家的融資機構(如銀行、企業、官方信貸支持機構、國際金融機構等)敢于向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提供信貸支持,促進了國際資本的流動。
(2)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國際貿易融資有效解決了進出口企業交易資金的需求,有利于企業擴大再生產,提高了出口國生產企業的生產能力和進口國進口企業的購買能力,從而擴大了國際貿易規模;國際貿易融資還使買賣雙方以及金融機構、物流倉儲公司、政府行政機關(海關、稅務、商檢等)等圍繞貨物交易加強了相互交往和信息溝通,使兩國的經濟聯系更為緊密,促進了世界經濟一體化。
2.微觀意義(1)對企業來說,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國際貿易融資有效解決了信貸門檻高、審批慢、時間不匹配等問題,有利于企業擴大再生產。(2)對于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促進了國際結算業務的發展,提升了盈利空間和能力,同時能夠帶來存款等資金沉淀,改善資產負債表。二、國際貿易融資的特點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順應了現代商業銀行的轉變趨勢,因其“資本節約、高效便捷”受到了越來越多銀行和企業的歡迎。在某些商業銀行,貿易融資占其營業額的比重甚至超過了60%,超越了傳統的信貸融資業務。與傳統的信貸融資業務相比,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有如下特點:
。ㄒ唬┵Q易的真實性
貿易的真實性主要是指貿易背景的真實性,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買賣雙方交易意圖的真實性貿易項下的商品交換對于買賣雙方是各取所需、公平公正的。
3
第一章國際貿易融資概述
2.貨物的真實性
這里貨物的真實性有兩層含義,一是貨物的真實性、合法性;二是貨權單據的真實性、唯一性。真實的貨物是貿易融資的根本,是融資提供者的保障基礎。
3.融資期限與回款的匹配
貿易融資的期限應該與業務回款的時間匹配,略微長于或等于回款時間。
【案例1-1】
A公司與其境外子公司簽訂進口采購合同,約定采用90天美元遠期信用證結算,買方付息。2016年1月13日A公司通過銀行對外開出信用證,賣方于1月14日收到信用證后交單。1月16日,A公司通過銀行收到了該信用證下全套正本單據,隨即將貨物轉賣B公司,采用D/P(付款交單)結算,于1月20日收回貨款。
請問:該筆交易的融資期限是否匹配?
分析:A公司開立的是買方付息的90天遠期信用證,相當于外商給予其提供了融資,融資成本由A公司承擔,融資期限為見單后90天。A公司在獲得貨權單據后隨即轉賣B公司并獲得現金貨款,回款時間為見單后4天,兩者差距較大,不符合融資期限略長于或等于回款時間的要求。
。ǘ┵Q易的自償性
自償性理論(self-liquidatingtheory)發源于18世紀英國銀行業,指銀行為維持流動性,只能承做短期自償性放款。該理論認為銀行資金來源多屬于短期且具有高度流動性的存款,為保障存款安全,銀行資金運用應限于有真實交易所產生的自償性短期商業票據為基礎的擔保放款,主要指短期的工、商業流動資金貸款,基于商業行為能自動清償的。
這是國際貿易融資區別于傳統信貸融資的最大特點,融資的提供者不太需要考慮企業的信用評級和整體的經營狀況,也不受行業信貸政策的限制,只需關注與該筆貿易融資項下對應的國際貿易業務,控制物流和資金流的風險,封閉式一一對應管理,若借款人無法在規定期限內還款,則融資提供者可以處置該貿易項下的貨權或者應收款作為補償。
。ㄈ┲骺腕w的復雜性
一筆國際貿易業務的參與者眾多,至少包括進口商、出口商、進口商銀行、出口商銀行以及貨運代理和承運人等。因此,在不同業務情況下,國際貿易融資的主體即借款人和貸款人是不同的。例如,信用證押匯,借款人可以是進口商也可以是出口商,貸款人是銀行;國際保理業務,貸款人可以是銀行也可以是保理公司;買方賣方信貸業務,借款人可以是公司、銀行甚至政府機構。
國際貿易融資的客體主要是指融資放款基于的標的,主要有貨物、票據、應收款、信用證、保函等,類型眾多,且適用不同的國際慣例和各國法律,復雜性和專業性遠遠高于傳統信貸業務。
(四)融資方式的多樣化
國際貿易融資是圍繞著國際貿易各個環節,利用不同的國際結算方式,為參與各方提供資金便利和信用融通,由于國際貿易類型多樣,國際結算方式較多,因此國際貿易融資方式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主要的傳統貿易融資方式有以下幾種:票據融資;匯付融資;托收融資;信用證融資;銀行保函、備用信用證融資;國際保理融資;包買票據融資。
隨著國際貿易結算方式的不斷創新與發展,以及相關制度和法律的完善,新的貿易融資方式不斷涌現,風險參與融資、項目融資、供應鏈融資等層出不窮,而且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創新。
(五)融資風險的多樣性
國際貿易融資是基于貿易的真實性向貿易的參與方發放的貸款,具備自償性的特點,屬于低風險業務。但由于其專業性和復雜性,潛在的風險不容忽視,主要有以下幾類。
1.國別風險由于貿易的雙方位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當借款人所在的國家或地區發生了經濟、政治、社會變化或突發事件時,有可能導致該借款人沒有能力或者無法履行到期還款的義務,如戰爭、政變、制裁和外匯管制等。
2.匯率風險國際貿易結算貨幣一般為國際通用貨幣如美元、歐元等,而貿易融資項下融資貨幣一般為借款人或貸款人所在國貨幣,因此融資期限內的匯率變化風險不容忽視。
3.法律風險一些國際貿易融資中所采用的術語或慣例在我國法律上找不到相應的規定,一些雖然有規定,但與國際慣例不符,從而加大了國際貿易融資參與者的法律風險。
第二節國際貿易融資現狀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已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并于2013年成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隨著國際貿易規模的提升,國際結算業務作為低成本、高收益的中間業務得到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青睞,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此外,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發展很快,為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人民幣從2016年10月起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意味著人民幣將作為國際性貨幣獲得認可。人民幣已經確立了作為貿易貨幣的地位,按2015年8月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統計,從各結算貨幣在貿易融資中所占比重來看,人民幣達到9.1%,超過歐元(6.1%)成為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貨幣。在與中國貿易較多的亞洲,人民幣已成為比肩美元的貿易貨幣。在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間基于
人民幣的貿易融資所占比重達到53.9%,在中國與新加坡之間則是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