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可視化的視角探究教育技術中的教學資源設計, 與一線教師聯手精心設計和開發的可視化教學設計案例, 重在從具體實踐中提煉原則、方法和規律, 以指導和優化教學資源的設計實踐。38個經典案例輻射各個學科、各個年級階段, 跨越從主流的幻燈演示操作技術到虛擬現實( 增強現實) 技術。
(1)以理論貫穿的案例設計,關注學習體驗,在案例制作中提煉方法與規律,使理論與實踐有機整合,引導活學活用、舉一反三。
(2)與一線教師聯手精心設計,打造36個可視化教學設計案例,案例取源于教學,反饋并優化教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3)案例的設計從點到面到體,橫向輻射各個學科,縱向輻射各個年級段,跨越從主流的幻燈演示操作技術到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
(4)案例設計的充分考慮進階性,包括教學素材媒介手段的進階、案例技能知識點難度的進階性和設計方法復雜度的進階性
信息化時代教學資源獲取的渠道豐富,教學資源的種類多樣,但是再豐富的資源也替代不了創新教學設計的需要,滿足不了學生對于個性化學習的呼聲。基于技術的教學設計創新是每個有理想的教學工作者努力的目標。
本書介紹技術,但不僅僅是技術的堆砌,在可視化理念支撐下進行設計的操練,又在設計指導下進行制作,一切旨在把教學資源的創作落到實處。筆者樂于踐行這些事情是因為:一來,可視化的思維方式總能為教學資源設計打開新的視野,與一線教師們探究教學資源的開發又能為可視化設計帶來新的靈感;二來,在秉承“以技術最優達成效果最優”的原則下,億圖、FOCSKY、優芽互動電影、視+AR等軟件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它們分別在可視化圖解、可視化微課和虛擬增強現實等設計中發揮著四兩撥千金的作用。以最簡單、最便捷的方法,達成最優的效果,探求教學資源制作的“微理念”“微技術”是我們的心向。
本書第1章主要介紹可視化理念下教學資源設計的意義,以及各類教學資源的可視化思維方式。第2、3章圍繞教學資源設計進行實踐操作,以案例制作的形式體驗可視化的思維方式,并學習相關的操作技術。第4、5章以各種教學資源設計為基礎,對教學資源作進一步延伸和拓展。第4章圍繞微課進行可視化教學資源的整合設計;第5章圍繞增強現實技術進行教學資源的創新設計與開發。
本書作者(陳燕燕)系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師,主要講授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多媒體技術等本科課程,多媒體學習等研究生課程。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陳柏華教授、王海燕副教授的悉心指導。輔助編寫工作的還有許敏、周晨露、吳偉芳,寧波鎮海中學臧衍杰老師、葉望川老師,寧波科技中學黃凱妮老師,寧波江東實驗小學李妙老師等,在此一并感謝!限于水平和能力,書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如在學習中遇到疑問或問題,請掃描二維碼與我們聯系。
作者
2017年6月
第1章可視化思維與教學資源
1.1可視化教學資源
1.1.1可視化教學資源及其思維方式
1.1.2教學資源可視化的載體與技術支持
1.2圖像教學資源與可視化思維
1.2.1直觀圖像素材的可視化思維
1.2.2結構示意圖的可視化思維
1.2.3邏輯思維圖的可視化思維
1.2.4知識可視化的隱喻思維
1.3動畫教學資源與可視化思維
1.3.1增強教學資源的動態視覺表征
1.3.2增強邏輯思維的動態視覺表征
1.3.3增強結構與關系效應的動態視覺表征
1.4微課教學資源與可視化思維
1.5增強現實教學資源與可視化思維
第2章靜態教學資源的可視化設計
2.1直觀圖像素材可視化設計與實現
案例1: “憶江南”水墨特效素材處理
案例2: 蘇州園林景深視覺特效處理
案例3: 蝗蟲解剖圖像線框特效處理
2.2邏輯思維圖解的視覺表征設計
案例1: 三角形分類邏輯思維圖解設計
案例2: 物聯網四大關鍵技術的思維圖解設計
案例3: 中國“儒道互補”思想的思維圖解設計
案例4: 漢字歷史演變的思維圖解設計
案例5: “新能源生活”思維圖解設計
2.3結構示意圖圖解視覺表征設計
案例1: 機械手系統結構示意圖圖解設計
案例2: 光合作用關系圖解繪制
案例3: “健康皮膚生活指數”三維圖解設計
案例4: 簡易地圖的設計與繪制
案例5: 物理滑輪組解題圖解繪制
2.4可視化視覺隱喻的表征設計
案例1: 語文能力建構的視覺隱喻表征設計
案例2: 養老社會保障類型視覺隱喻表征設計
第3章動態教學資源的可視化設計
3.1增強圖像視覺效果的動態視覺表征設計
案例1: 哥特式建筑環境視覺效果的表征動態設計
案例2: 憶江南水墨畫特效的動態設計
案例3: 蘇州園林焦距特效的動態設計
案例4: 蝗蟲解剖局部效果的動態設計
3.2增強事物特征效果的動態視覺表征設計
案例1: 一箭雙雕動態表征設計
案例2: 火柴光暈動態表征設計
案例3: 雪花下落動態表征設計
案例4: 地震災害動態表征設計
案例5: 熊貓憨態特效動態表征設計
案例6: 人物跳躍動態表征設計
案例7: 蜥蜴捕食動態表征設計
3.3邏輯思維的動態視覺表征設計
案例1: “儒道互補”思想動態表征設計
案例2: 物聯網四大關鍵技術思維圖解動態表征設計
案例3: 絲綢之路圖解動態表征設計
3.4結構與關系效應的動態視覺表征設計
案例1: 游泳動作分解圖示動態表征設計
案例2: 拼音字母書寫動態表征設計
案例3: 光合作用關系圖解動態表征設計
案例4: 完全花成熟授粉動態表征設計
第4章可視化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案例1: 基于PPT2010“物聯網四大關鍵技術”微課設計與制作
案例2: 基于Focusky“紙幣與貨幣”微課設計與制作
案例3: 基于優芽互動電影“中國古代天文科技”微課設計與制作
第5章增強現實技術的使用與可視化教學資源設計
案例1: 書法點畫要點增強現實的設計與制作
案例2: 串并聯電路實驗增強現實的設計與制作
參考文獻
可視化教學資源設計與制作案例精粹——從幻燈演示到增強現實(微課版)
快速導航(小貼士)
快速導航(小貼士)
PPT直觀圖像處理的步驟22
PPT影印藝術效果及其參數27
PPT“SmartArt” 3種使用方法30
PPT中修改和編輯SmartArt圖形32
PPT中SmartArt目錄結構的編輯34
PPT繪圖工具的圖示功能38
億圖與PPT圖像兼容性問題46
億圖導出的圖像格式47
億圖的思維導圖管理49
PPT圖形的鏡像對稱操作56
PPT圖形形變操作56
PPT形狀節點的操作58
PPT形狀的漸變填充59
PPT剪貼畫的幾種常見格式60
PPT“直線”與“任意多邊形”工具的區別64
PPT多個圖像規則排列的操作70
億圖模板的使用與符號庫的添加72
PPT編輯頂點的類型及其操作82
PPT動畫窗格的功能92
PPT動作播放速度的調整92
PPT動畫播放形式93
PPT動作路徑效果參數的設置94
PPT動畫刷的使用步驟99
PPT幾種路徑的使用方法100
PPT“陀螺旋”與“旋轉”配合模擬飄落效果105
PPT中為動作添加音效107
PPT中手動調整動作效果的順序108
PPT動作“自動翻轉”的應用111
PPT“刪除背景”工具的使用112
PPT顏色拾取器116
PPT拉伸動作的模擬應用117
PPT中相對應的動作效果的應用118
PPT中“.gif”格式動畫素材的使用126
PPT動作效果“平滑開始”“平滑結束”的使用127
PPT強調動作的針對性使用134
Focusky關于動態思維導圖的編輯方式153
Focusky進入、退出動畫編輯狀態158
Focusky關于視頻導出時切換時間設置165
Focusky頁面旁白的錄制165
關于優芽的兩種預覽方式169
優芽互動電影個性角色170
優芽中3種不同的配音方案171
優芽關于旁白插入的建議173
優芽中網絡畫板的使用185
優芽電影的后續編輯與管理187
“視+AR”全圖與局部瀏覽的使用195
第5章增強現實技術的使用與可視化教學資源設計
視+AR致力于打造增強現實的視覺應用,擴展和延伸人的視野。視+AR編輯器是一款在線的增強現實制作工具,簡易的操作方法為虛擬現實(AR)的教學應用提供技術支持。視+AR編輯器提供了一套完整的AR內容創建工具,可供創建的內容形式靈活多樣,包括視頻、3D模型、3D動畫、全景環視圖、小游戲、交互按鈕等; 按照制作的難易程度劃分為模板工具、Web編輯器工具、SunTool工具,以滿足不同技能、不同需要人員創建AR內容的需求。該編輯器配合增強現實的瀏覽器工具,可以實時通過移動設備的攝像機掃描相關圖像,經過“視+瀏覽器”的解析,最終在移動設備的屏幕里可以隨時呈現虛擬世界并進行互動。
視+AR的增強現實技術將虛擬世界疊加到真實世界之上,幫助學習者在虛擬現實的世界中了解物象。支持互動的虛擬現實能使認識主體、認識工具、認識客體融為一體。平面媒介與視+AR合理搭配將極大豐富教育資源的利用率,改變傳統媒介線性閱讀的方式。例如當學生閱讀知識點時,可通過移動設備掃描查看到原始文字的知識點的標注、課程筆記與重難點歸納,甚至播放相關的視頻片段,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案例1: 書法點畫要點增強現實的設計與制作
【案例1】書法點畫要點增強現實的設計與制作
原始素材
“滔”與“彼”楷書點畫要點
(知識點源自《美術》七年級上冊,湖南美術出版社)
使用軟件
視+AR編輯器、視+AR瀏覽器(軟件源自: http://www.sightp.com)
可視化思維
無論是傳統教學還是數字化手段教學形式,平面的紙質教材在教學中是不可替代的。隨著時代發展,我們不僅沒有看到傳統的媒體的消失,反而看到新的媒體更多地與傳統媒體的合作,他們是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
當前,虛擬現實技術通常用于體驗或模擬事物在三維空間中的虛擬現實感,事實上,很多知識的表征并不完全需要增強三維的空間體驗感,本案例對楷書書寫點畫的要點剖析,本身對平面書寫的結構分析,并不涉及三維空間。因此,在這里利用增強現實技術更強調延伸和拓展傳統平面媒體的知識承載形式,有助于豐富平面媒介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本案例圍繞“楷書點畫要點”的思考練習,以手機掃描讀取增強現實的內容,提供知識點的多元化解讀方式。讀者在使用中借移動媒體讀取點畫提示,提供了一種新型知識點問答的交互形式,為知識點解析的可視化提供參考
續表
技術重難點
(1)使用視+AR模板編輯內容; (2)使用視+AR瀏覽器掃描并解讀內容
預期效果
(請先在應用市場下載并安裝“視+AR”瀏覽器,打開“視+AR”瀏覽器后用攝像頭掃描教材中的串聯電路部分,可觀察效果。具體步驟詳見本案例“步驟5”)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步驟1: 注冊并登錄“視+AR”
在瀏覽器中輸入網址“http://www.sightp.com”,進入頁面后,單擊“注冊”超鏈接進入注冊頁面,完善信息后進入“視+AR”的用戶界面,在“產品”欄目中選擇“視+AR編輯器”選項,在視+AR界面中單擊“模板工具去制作”按鈕,進入“視+AR”的模板頁面,如圖5.1所示。
圖5.1注冊并登錄“視+AR”
圖5.1(續)
步驟2: 按步驟進行文本和圖像填充
(1) 選擇模板類型“商用展示未來名片”選項,單擊“開始創建”按鈕。第一步,在文字信息輸入窗口中,輸入標題信息“楷書點畫,思考練習”,輸入說明信息“嘗試按上圖分析的圖示,對右邊字例點畫的變化進行對比分析并加以描述”。第二步,選擇“邀請碼頻道”選項,再選擇自動生成的邀請碼,如圖5.2所示。
圖5.2選擇模板并添加文字信息
(2) 第三步,上傳識別圖,單擊“上傳本地圖片”按鈕,注意觀察圖片質量評價,通過之后單擊“下一步”按鈕。進入編輯AR內容部分,如圖5.3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