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么樣的作文輔導,其實跟學生講清楚三個字就夠了:“寫”“描寫”,便可算是真正“輔導”了。一個是寫作文,一個是描寫作文,那么到底應該怎樣寫作文?講再多的道理也枉然,對十來歲的孩子來說,無非就是告訴他們作文如何開頭,開了頭又如何展開,接下來如何寫結尾。有了這三大段,一篇作文就有了雛形。在這個雛形上,再教孩子們描寫,給文字加些色彩,讓人物長些血肉,就完成了一篇完整的作文。本書可以作為中小學生的作文輔導資料,也可以作為語文教師輔導學生的參考書。
前言
語文教師都有這樣一個體會:每周五的一次作文課是最需要動腦筋的,也是最傷腦筋的。作文題目出好了,學生愛寫;作文題目出不好,學生心里會犯嘀咕。文采再好的語文老師,出任何一篇作文題目,學生寫起作文來都覺得得心應手,沒有一個學生覺得難,恐怕也是很難做到的。
那么,如果有學生覺得統一命題的作文題目寫不順手,語文老師能不能換一種方法?讓學生寫自己覺得順手的命題呢?先讓他們把思想的匣子打開,說自己心里想說的話。
作者有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對作文教學有自己特定的“教”法,為了讓學生不害怕寫作文,提倡:作文不叫作文,叫“寫話”,即把自己平時在生活中想說的話有條理地寫在紙上,這就是作文,并主張老師以統一命題和學生自主命題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作文教學。
《新思維作文55課——會說話就會寫作文》這本書,從認識作文開始,到怎樣寫作文故事,再到怎樣描寫作文,一步一步走進作文的世界,它一定可以成為語文老師做作文課案的好幫手,成為同學們的一棵“作文樹”。尤其是那些處于“作文外圍”的同學,只要能抓住每一次授課的重點,也許你的作文寫起來就不那么難了,無論是老師統一命題還是學生自己命題,暢快淋漓地寫好一篇作文都會變得輕車熟路。
與市場上林林總總的作文輔導書相比,本書的特色是:這是作者本人多年作文教學經驗的結晶,全書以課堂輔導的形式進行作文授課,以師生互動的談話方式來解說作文,輕松活潑,解說自如,不拘一格,就和家長平時跟孩子說話一樣自然、一樣容易接受。本書一定會成為一本師生都喜歡的作文書。
編者
2016年6月
第一部分
一篇作文的誕生
一篇作文是怎樣誕生的?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人去寫無緣無故的文章。那么,要寫一篇作文,必定有一件事情觸動了你,才使得你想去寫它。比如,寫爸爸媽媽、同學及朋友的文章,肯定是爸爸媽媽、同學及朋友有一件什么事留在了你的記憶里,一想起這件事,他們的形象就慢慢出現在你腦海里,有了想把它寫出來的動機—— 于是,一篇作文就這么誕生了。
作文的真正名字
課代表:各位同學,歡迎大家來到作文“空間站”的新思維“飛夢谷”,我是語文課代表李姍姍,向大家介紹一下,這是劉老師,長期從事語文教學,他對學生作文指導有自己的做法,希望有興趣的同學每周五第三節課,準時來到新思維作文“飛夢谷”。好,接下來,就請劉老師給我們的新思維作文“飛夢谷”開講。
劉老師:歡迎同學們來到作文“空間站”,從新思維“飛夢谷”起飛。
首先,講一講我們如何面對作文。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把寫作文看成一種負擔,“作文”這個詞,解釋起來很簡單,就是“寫話”。我們要是能換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把作文當作寫話來對待,可能就輕松多了。寫話,無非就是寫自己心里想說的話,將這些話有條理地寫出來,就是作文。
記得我家小外孫女剛上二年級的時候,老師要求學生寫一篇作文。她說老師講的作文很難寫,她不想寫。我問她,你想寫什么?她說,想寫自己心里的話。我說,對了,你把作文兩個字忘掉,就寫你自己心里想
說的話。她很樂意,一晚上就寫下了自己想說的話:
今天早晨,我和幾個小朋友在院子里玩,看見鄰居馬叔叔提著一個紅桶出來,說:“哎!快來看小刺猬呀,小朋友們!”
我們非常驚奇,跑過去一看,呀!多可愛的小家伙!兩只黑珍珠般的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看著我們,尖尖的小嘴巴兩邊長著長長的幾根胡子。兩只小耳朵一動一動的,好像在聽別人講話。它的后腿細長,前腿很短,還不時地給自己抓癢。它發現很多人圍著自己看,立即把身子縮成一團,變成一個小刺球。
馬叔叔拿來一個小缸,把小刺猬放了進去,讓它有一個安全的“家”。小刺猬雖然在缸里,可它還是想跑。我想,它準是想媽媽了。
于是,我就跟幾個小朋友說:“你們看,小刺猬想媽媽了,好可憐呀!我們把它送回家吧!”大家都同意我的意見。
我們把它帶到草叢旁,小缸一倒,小刺猬就快活地跑了。
劉老師:這幾行字也許很稚嫩、很天真,可這是一個八歲的孩子自己想說的心里話,她覺得寫這樣的話,比寫老師規定的作文題快活多了。而且,也寫得很生動:
“呀!多可愛的小家伙!兩只黑珍珠般的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看著我們,尖尖的小嘴巴兩邊長著長長的幾根胡子。”
她能用這些擬人化的句子,把小剌猬可愛的形象寫出來,說明她是認真觀察過小刺猬的,把小刺猬的一舉一動看到心里去了。
要真正能將某一件事物看到心里去,除了觀察細節、記住形象,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就是時間、地點,事情發生在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發生?上面的短文一開始就做了時間和地點的交代:“今天早晨,我和小朋友在院子里玩”。
這個小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細心觀察事物,要真正把它看到心里去,記住它的具體細節,也就是用一種形象思維去記憶形象,再記住時間、地點,寫的時候就如魚得水,才有感受從心里往外流,才有話說,才有話寫。
現在,我外孫女一直堅持寫自己心里想說的話,她的作文,常常被老師當著范文在班上傳閱,有幾家少兒報刊還發表了她的作文。去年跟媽媽去新疆喀納斯湖旅游,就寫《神奇的喀納斯》;去連云港旅游,就寫《美麗的花果山》等。看到什么,只要自己心里有了感觸,就寫出來。
課代表:謝謝劉老師!今天第一次講作文,劉老師就給我們提出一個新的命題——作文就是寫話。這是新思維作文的要點,同學們記住了嗎?
同學們:記住了。課代表:好,接下來,我給大家出兩道思考題:
1.這一節講的主題是什么?
2.你覺得作文由老師統一命題好,還是寫自己想說的話好?
輕松時刻:趣味故事閱讀
一只白鴿
一天,迪姆跟媽媽一起到廣場散步,發現廣場上有許多漂亮的鴿子,迪姆非常喜歡,伸出小手,希望有一只鴿子能勇敢地飛到他手上來,跟他交朋友。
迪姆沒想到,真有一只小白鴿“呼!”地一下飛到他手上來了,轉動著美麗的紅眼睛看著迪姆。迪姆簡直快活極了:“媽媽、媽媽,鴿子!”
媽媽說:“鴿子這么喜歡迪姆,你應該跟它們更加
友好。” 從此迪姆跟鴿子非常友好,每次去廣場都買些面包、蛋糕什么的,給鴿子們帶去。
那些小精靈們慢慢地跟迪姆玩熟了,每當看到迪姆出現,它們就呼啦一下全飛過來,圍著迪姆咕咕地叫個不停,像跟迪姆在說話。有的還大膽地站到迪姆肩上,跟迪姆親熱極了。
一天,老師對迪姆說:“迪姆,你跟鴿子那樣友好,能不能帶一只白鴿到教室來?我要讓同學們上一堂生動的美術課。”
迪姆說:“沒問題,那些鴿子都是我的好朋友,它
們都非常聽我的話。” 第二天中午,迪姆早早吃了午飯,一個人來到廣場。鴿子們大約也希望吃午飯了,一見到迪姆,嘩啦
啦!都飛到他跟前,咕咕地叫個不停。迪姆給它們喂了食,然后站起來,讓一只雪白雪白的鴿子站到他肩上,他慢慢地轉身向學校走去。一開始,那只小白鴿也不知道它的朋友要往哪里走,只是信任地一直站在朋友的肩上,任他往前走。
走到教室,美術課正好開始,同學們看到這只漂亮的白鴿,高興極了,一會兒就畫下了幾十只美麗的白鴿。
第二天,迪姆又來到廣場,高興地閉上雙眼,等待他的老朋友們一齊向他飛過來。可是等了半天,一只鴿子也沒飛來。迪姆有些失望,馬上拿出面包屑撒在地上,白鴿們反而飛得更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