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志愿填報的操作手冊, 把志愿填報的主要流程進行流水線式的分解, 分解成8個部分, 從了解專業到選專業, 從了解大學到選大學, 掌握志愿填報政策, 理解志愿填報相關術語, 懂得數據背后的意義, 學會分析數據, 根據分數, 篩選學校, 綜合分析, 填好志愿草表, 這8個部分環環相扣, 缺一不可, 通過對這個8個部分的操作詳解, 考生和家長可以較清晰地了解志愿填報的全過程, 從而為科學, 理性的填報志愿打下堅實的基礎。
自序
從開始想寫這本書至今,大約有好幾年的時間了。可能一方面因為忙,另一方面總覺得寫書過于正式,沒有做線下宣傳來得熟練自如,雖然有時有很多想法,甚至坐下來一寫就是一天的沖動,但總是沒有把寫書之事提起,于是一擱數年,沒有下文。直到在今日頭條開欄,寫文章遇見清華大學出版社的賈斌編輯,他對我的夸獎、期許和一些建設性的指導,讓我萌發了洪荒之力,終于靜下心來,把這些年的心得付之成文。
一如我做自媒體的初心,我寫此書,就是為了分享我對高考志愿填報的一些思路和操作方法。為考生和家長分點兒憂,解點兒煩,提供些“干貨”,讓考生和家長有方法可參照,在志愿填報上有正確的思路和可操作的方法。在二十多年的從業經驗中,我做過中學老師,也做過大學老師,讀過研究生,所讀的研究生專業為教育學,對于高等教育,既有理論上的些許理解,又有較切身的體察。我知道高中生想要什么樣的指導,也知道大學生對大學學習的實際感受,也明白家長需要什么樣的志愿指導用書。我希望能把自己作為一個身在其中的志愿填報指導師,志愿填報的參與者、實踐者,將這些年我看到的、感悟到的,以一本操作性很強的書的形式,分享給高三的學子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朋友們,愿能通過這種分享方式,能真正幫上大家一兩點,我就非常滿足了。
一如我做自媒體的風格,我寫此書,不講虛的,只講“干貨”!話可以不中聽,但一定要有價值!這本書我把它稱為志愿填報的操作指導手冊,原因是我的志愿填報主體操作步驟分解成8個步驟。這8個步驟,基本上依照考生和家長實際填報志愿的實際步驟而劃定,每一步驟為一章,每章有作業,完成作業不達標,則不能進入下一章,前面的容易,后面的較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成8章,志愿填報草表就趨于成型。
這些操作步驟,并不是什么秘籍、訣竅之類的,只是自己多年的感悟和經驗體會,在這個教育政策飛速變革的時代,我并不是什么專家,只是在分享我的學習感悟和經驗體會,非常歡迎大家對我的體會進行“拍磚”。
張勛:江西師范大學教育學原理碩士,曾任中學老師,大學老師,教育培訓機構校長,上大學網CEO,既有中學從教經驗,又兼有大學從教經歷,對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有切身的感受和深刻的認識,在全國知名網站上大學網,任CEO,首席咨詢師,在全國各地從事志愿咨詢近百場,線上咨詢人數近萬人,獲得眾多家長、考生和網友的認同和喜愛。
第五章掌握志愿填報的專業知識 掌握志愿填報專業知識,是進行志愿填報數據分析的基礎。
——勛哥 導讀 中國高考制度發展到今天,在制度建設上是相當完備的。高考錄取有一整套完整的體系,因此里面有一些家長和考生平時接觸不到的專業名詞和錄取程序是很正常的,考生和家長千萬不要為此憂慮,只要認真學習,這些都不是問題。 第五章主要的任務目標,就是通過活學活用這些志愿填報專業知識,為下一步在分析數據的基礎上,科學高效填報志愿打下*堅實的基礎。 任務目標 志愿填報的專業知識有以下知識點需要掌握: 志愿錄取過程,平行志愿與順序志愿,線差,專業錄取分,省控線、投檔線、位次,招生章程與招生簡章及征集志愿等內容。 作業 每位家長和考生必須通過每節后面的小問題測驗,如果你沒有通過測試,那就務必重讀這一章節的內容。 *節志愿錄取過程 勛哥在做高考咨詢的時候發現,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對省考試院和大學如何錄取這一過程并不清楚。只是憑著自己的想象或些許經驗,對錄取過程做一些推測和想象,更有甚者,聽到熟悉朋友或老師的片面之言之后就信了,然后就照此理解,胡亂上陣,填報志愿。 正確了解志愿錄取過程,對于考生和家長科學填報志愿,意義重大。通過了解志愿錄取過程,就能破除一些對志愿錄取各環節的錯誤認識,并在此基礎上,正確對待和快速掌握志愿填報的方法,從而贏得志愿錄取的勝利。
一、 高考錄取管理角色分析
1. 總管: 省考試院 省考試院,總管所有考生的錄取工作,考生投檔、檢錄都要通過省考試院這個大總管簽字,認可,方可執行。
2. 隊長: 各招生高校招辦 隊長負責招募所有報名的小伙伴(考生),對已報名的小伙伴進行面試、核查,把已確定錄用和不錄用的小伙伴名單交總管審核,審核通過后,在自己的網站上公布錄取的小伙伴名單。
二、 高考錄取的兩大主要流程
1. 院校投檔 這一過程主要由總管負責,隊長來配合。 總管根據小伙伴報名的情況(志愿填報情況),按之前制定的規則(錄取規則),確定入圍的名單(劃定院校投檔線),并把這份名單交給隊長。在此過程中,會有預投檔環節,總管會將預投檔結果與隊長們溝通,隊長有其他需求(比如報名的小伙伴太多,想追加點兒計劃等),可與總管聯系、協調解決。 院校投檔,主要解決的是考生錄取哪所大學的問題。
2. 院校錄取 隊長根據總管提供的小伙伴名單,按照隊里的要求(院校錄取規則),如身高、視力、單科成績等,進行人員的篩選。篩選好名單后,把名單發給總管審核,通過后,總管在省考試院網站上公布小伙伴名單,隊長在學校官網上公布小伙伴的名單(錄取)。 院校錄取,主要解決的是考生錄取大學的哪個專業的問題。
三、 志愿錄取流程
(1) 模擬投檔: 省考試院按計劃向高校進行模擬投檔(主要目的: 院校根據模擬投檔情況進行適度調整,確定正式投檔比例)。
(2) 正式投檔: 省考試院按錄取規則將考生電子檔案投給院校。
(3) 閱檔預錄取: 院校在規定時間內按學校的錄取規則對考生電子檔案進行審核,對符合條件的考生進行預錄取,并將預錄取名單傳給省考試院審核。
(4) 正式錄取: 省考試院對院校預錄取名單進行審核,無異議后,發公告,考生正式錄取。
(5) 發放通知書。 作業(關注公眾號xunge3,即可收取答案)
(1) 考生甲因為在填報專業志愿時,選了“專業不服從調劑”一項,請考生和家長判斷,如果考生的分數過了所報院校的投檔線,他*大的志愿風險會在上述的哪一個環節上,是院校錄取環節,還是院校投檔環節?
(2) 院校投檔和院校錄取的不同之處在哪?相同之處在哪? 第二節平行志愿與順序志愿 平行志愿與順序志愿是兩種不同的志愿錄取規則,平行志愿是現今大多數省份、大多數批次進行錄取時采用的投檔規則。而順序志愿,在某些批次的錄取中,還是比較常見的,在本章節中,既講有關的理論知識,更偏重于通過實例來進行說明,主要通過實例來講解平行志愿和順序志愿的區別,請考生和家長對照案例,做好自己的志愿功課。
一、 同樣分數,同樣志愿填報順序,不同的錄取規則,錄取結果不同 在講解平行志愿與順序志愿之前,下面先看一個例子。 有三位考生甲、乙、丙,三人都是理科考生,甲考了601分,乙考了596分,丙考了599分。三位考生都報考了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這4所大學的投檔線為清華大學601、南開大學597、復旦大學598、廈門大學596。 現在假設三位考生填報的順序都是如下安排: 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我們先看下,三位考生平行志愿和順序志愿的錄取結果。
(1) 平行志愿錄取規則下: 甲錄取清華大學,丙錄取南開大學,乙錄取廈門大學。
(2) 順序志愿錄取規則下: *次投檔后,甲錄取清華大學,乙未錄取,丙未錄取。 由此可見,不同的錄取規則所產生的錄取結果,差別是很大的。
二、 什么是平行志愿
1. 平行志愿的概念 平行志愿就是指在某個規定的錄取批次中,考生填報的若干個平行院校志愿,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 對于志愿填報院校來說,考生所填的志愿院校都是“平行”的,*志愿和第二志愿是沒有區別的(注意: 這是對于志愿填報院校而言的)。
2. 平行志愿的錄取規則 平行志愿錄取的規則可以用12個字來概括: “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檔”。 1) 分數優先 “分數優先”解決的是錄取排隊誰先誰后的問題,依分數來排的話,以上文三位考生甲、乙、丙為例,錄取順序按考分排序: 甲、丙、乙。 2) 遵循志愿 “遵循志愿”指的是錄取時,按考生志愿院校填報的順序依次錄取。 甲*志愿填了清華大學,601分上了清華大學的投檔線,因此錄取時計算機按考生填報院校順序依次投檔,甲考生院校投檔到清華大學。 接下來的丙考生,599分,按院校填報順序來看,該考生未上清華大學的投檔線,計算機依次檢索其第二院校志愿,上了南開大學的投檔線,所以丙考生院校投檔到南開大學。 再接下來乙考生,596分,計算機依次檢索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和廈門大學,前三個都未過投檔線,上了廈門大學投檔線,所以乙考生院校投檔到廈門大學。 3) 一次投檔 “一次投檔”指的是在平行志愿錄取過程中,計算機會依次檢索考生填報的所有志愿院校,從A志愿一直到*后,在依次錄取的過程中,一旦達到志愿院校的錄取線,就投檔到該院校,此次錄取投檔結束。如在依次投檔的過程中,沒有一所志愿院校達到投檔線,錄取投檔也同樣結束。
3. 平行志愿的“平行”與“不平行” 1) 平行志愿的“平行” 平行志愿的“平行”是針對錄取院校而言的,在錄取過程中,考生填報的志愿院校,放在*位和*后一位,對于院校錄取來說,都是平等的。在招生計劃充足的前提下,計算機檢索志愿時,只要上了院校投檔線,就可以投檔錄取,不管是*志愿還是第四志愿,都沒有區別。 比如上面例子中的乙考生,他填的志愿順序為: 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從志愿院校來看,他只上了廈門大學的投檔線。如果他把廈門大學放在*志愿,其效果和放在第四志愿是完全一樣的。廈門大學絕對不會因為考生把志愿放在*志愿就錄,放在第四志愿就不錄取。 2) 平行志愿的“不平行” 平行志愿不平行主要是針對考生而言的,考生在填報志愿的過程中,不同院校的排序,對于錄取結果是有影響的。因為投檔時,計算機檢索是按考生志愿填報的順序來依次檢索投檔的。如果考生的分數比較高,其所填報院校的投檔線比較低,那么順序會影響志愿錄取的結果。 如上面例子中的甲考生和丙考生。 甲考生志愿填報順序為: 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其考分為601分,超過所有填報院校的投檔線。在計算機檢索志愿時,上了*志愿清華大學的投檔線,即被投檔清華大學,該批次平行志愿投檔結束。 如果該考生把志愿順序變化為: 廈門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那么該考生按照志愿填報順序依次檢索錄取。因為計算機檢索時,該考生已過*志愿廈門大學投檔分,即被投檔廈門大學,該批次平行志愿投檔工作結束。 再如,丙考生志愿填報順序為: 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其考分為599分,除了清華大學,其他三所志愿院校投檔線均已超過。在這個志愿順序下,考生被投檔到復旦大學,該批次平行志愿投檔工作結束。如果其志愿填報順序改為: 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按志愿檢索順序,當計算機檢索時,該考生*志愿未達投檔線,故依次檢索第二志愿院校,因上了南開大學的投檔線,即被投檔到南開大學,該批次平行志愿投檔工作結束。 由此可見,志愿順序的變化對于考生能被錄到什么大學,還是有非常關鍵的作用的。
4. 平行志愿的填報策略分析 (1) 平行的意義: 降低志愿錄取的風險。 只要考生的分數達到了所填報院校的投檔線,不管其所填院校的順序如何,對于院校投檔錄取,是沒有太大區別的。這種平行,可以極大地降低考生志愿填報的風險,讓上線的考生都能錄取到自己填報的學校。 (2) 要重視“不平行”的規則,合理安排志愿梯度。 ① 志愿填報院校,順序由高分到低分排列。 考生在填報志愿院校的時候,要根據自身分數情況,做好數據分析,把錄取分數高、層次比較好的學校放在前面沖一沖,把錄取分數與自己相近的院校放在中間,再把錄取分數低于自己分數的院校放在*后,作為保底。 只要按從高到低排列,就不會出現能上清華,卻被其他學校錄取的痛心局面。 ② 志愿梯度要設置合理。 志愿梯度要體現沖一沖、穩一穩和保一保的目的。 一般沖一沖的院校,定在5~10分左右; 穩一穩的院校,其投檔線與自己相差不超過5分; 保底的學校,其投檔線要低于自己考分10分左右為宜。 很多的家長和考生,對于沖一沖和穩一穩,是可以接受的,但對保一保的院校志愿很多人就患得患失了,總覺得自己的分數不該填這個學校,有點兒虧。 勛哥的建議是,既然已經把志愿填報院校進行了分類,就不能因為感情上的不接受,不斷地修改自己的底線導致志愿填報的整體安排出現漏洞,增加志愿錄取的風險。沖一沖一定要體現沖一沖,穩一穩一定要體現穩一穩,保一保則一定是真正的保一保。
5. 什么是順序志愿 1) 順序志愿的概念 順序志愿就是根據志愿填報順序,按分數錄取。院校投檔過程,是以分數排序,按同一志愿順序同時同步投檔。 舉例說明: 理科考生中有200個考生*志愿填報了北京大學,300個考生填報了清華大學。若北京大學招生計劃為30人,把這200人的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隊,計算機按1∶1.2的比例將排在前面的36名考生檔案投給北京大學; 若清華大學招生計劃為40人,把這300人的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隊,計算機按1∶1.2的比例將排在前面的48名考生檔案投給清華大學。 2) 順序志愿的錄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