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寫, 是美術教學的重要范疇之一, 也是學習造型藝術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本書根據學習對象的實際情況, 本著深入淺出、淺顯易懂, 圖文并茂的編寫原則, 從人物、動物、花卉到風景速寫, 近乎涵蓋了速寫所有的描繪對象。又有側重的編寫了人物速寫部分: 從動態、比例、結構到局部練習, 從單體練習到群像、場景練習。
速寫是一種快速寫生技法,是中等職業學校美術類和設計類專業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僅是鍛煉造型能力、收集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一種具有獨立審美意味的藝術形式。注重速寫學習不但有助于繪畫基本功的提高,還有助于觀察、判斷能力和空間概念的培養。
本書通過大量的作品范例,系統地介紹了速寫的基本工具、技法和步驟要領,并詳細講述了人物速寫、風景速寫、動物和植物速寫的技巧和步驟。本書以速寫理論知識和具體實踐練習為主線,重點加強速寫基本技法的訓練,以提高學習者的速寫水平與實踐能力為目的。本書通過大量優秀作品范例,詳細、系統地介紹了速寫的概念、內容、觀察分析方法和繪畫步驟等,力求做到融科學性、知識性、通俗性、趣味性于一體,在學習中開拓視野,陶冶情操,增長美術知識,培養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本書可作為職業院校藝術類專業的基礎專業課教材,也可作為繪畫學習者和企業設計人員的參考手冊。
速寫是一種快速的寫生技法,是中等職業學校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基礎訓練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僅是讀者鍛煉造型能力、收集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一種具有獨立審美意味的藝術形式。注重速寫學習不但有助于繪畫基本功的提高,還有助于觀察、判斷能力和空間概念的培養。速寫作畫時間短,在描繪對象時,放筆直取,可隨時描繪生活中的任何物象,特別擅長描寫運動中的對象和轉瞬即逝的動態。
常畫速寫能使繪畫者養成注意觀察周圍生活的良好習慣。從根本上來說,速寫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繪畫者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可以通過練習提高繪畫者對形象的記憶能力和默寫能力,比起強調準確造型能力的素描,速寫更能體現瞬間把握造型、感受造型的能力。速寫的表現形式幾乎可以涵蓋所有的造型藝術領域。藝術的來源是生活與實踐,而速寫是生活、實踐的直接對話者。速寫是一種最快捷、最方便的造型語言,無論是藝術家還是設計師,都可以通過藝術語言表達自己的靈感和創意。
本書根據教育部新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以速寫基礎理論知識和具體的實踐練習為主線,重點加強速寫基本技法的訓練,以提高學習者的速寫水平與實踐能力;通過大量優秀的作品范例,詳細、系統地介紹了速寫的概念、內容、觀察分析方法和繪畫步驟等內容,力求做到融科學性、知識性、通俗性、趣味性于一體,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增長美術知識,培養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本書注重實用,遵循速寫訓練的學習規律,內容安排從簡單到復雜。書中的大量范畫講解清楚、透徹,便于臨摹。
本書由朱磊主編,張清波、陳曉媛和冷靜為副主編。另外,俊洋畫室與凌克畫室為本書提供了大量素材。本書適用學時54學時。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書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7年4月
模塊一學習速寫的前期知識準備
任務一理解速寫的概念與分類
任務二掌握速寫的學習方法
課后練習
模塊二熟悉速寫工具材料與表現方法
任務一了解速寫的工具與作畫姿勢
任務二掌握速寫的表現手法
任務三理解速寫的學習規律
課后練習
模塊三人物速寫
任務一掌握人體比例與結構
任務二掌握人物頭部結構與畫法
任務三掌握軀干、四肢的結構與畫法
任務四掌握手、腳的結構與畫法
任務五掌握著裝衣紋的處理技巧
任務六掌握人物速寫技法
任務七熟知人物速寫的步驟
課后練習
模塊四風景速寫
任務一了解風景速寫的重要意義
任務二理解風景速寫的創作要素
任務三掌握風景速寫的主要內容及畫法
任務四掌握風景速寫的表現技法
任務五熟知風景速寫的步驟
課后練習
模塊五動物速寫和植物速寫
任務一掌握動物速寫知識和技法
任務二掌握植物速寫知識與技法
課后練習
參考文獻
模塊三
人物速寫
任務一掌握人體比例與結構
一、人體比例
我國比較勻稱的成人身高等于七個到七個半其頭長。理想的人物身高可以在八個至九個頭,這個比例一般應用在服裝設計稿上,多數現代藝術家在雕塑、繪畫創作英雄人物時,也往往加長了身高。生活中每個人的體型、比例各有不同:老年人因脊柱彎曲,身高趨矮;兒童頭大,腿短;高個子往往下身較長等,作畫時需要不斷去觀察、比較,抓住對象的個性特征。比例的協調不是靠度量,而是依據畫者的感受和經驗,初學者最開始要學習規范的比例,之后主要靠多看、多畫、多比較來表達自己的藝術感受。
圖31人體站姿比例
人體的比例可以歸結為“立七、坐五、蹲三、臂三、腿四”。為了在速寫練習中得到比較準確的比例,以頭高作為單位得到這個最一般的標準比例,這個比例是觀察人體最基本的比較尺度,可以讓繪畫者準確判斷人體各個部位的位置,這就要求繪畫者在訓練中盡量用目測來訓練,最終使繪畫者有一雙敏銳的眼睛和一種良好的感覺。正常站姿為七個或七個半頭高,胳膊的長度從肩關節算起至中指指尖為三個頭高。腿部長度為四個頭高,大腿和小腿各為兩個頭高(見圖31)。坐姿(大腿水平狀態)為六個頭高,席地坐為四個頭高,跪姿約為四個半頭高(見圖32)。具體到手部和腳部的長度,手的長度基本等于頭部高度的三分之二,腳的長度和頭部的高度接近。總之,人體各部比例有一個基本的比例范圍,但也有特殊情況,在觀察和寫生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在平時的寫生中,我們通常會將站姿和坐姿的人物多畫半個頭長,使其在視覺上更加舒展。
人體比例與年齡、性別等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10歲以下的兒童腹部較為突出,身體稍圓胖;10歲以上兒童身體開始變勻稱;成年時期人的肩變寬,體格更健壯;到了老年時期,腰、膝開始彎曲,身高變矮。總體來說,女性的骨骼較男性的骨骼纖細,然而,男女體型最為顯著的差異是男性最寬的部分是肩寬,其次是骨盆;而女性形體最寬的部位是腰以下的骨盆,其次是肩。
二、人體結構
1.人體肌肉與骨骼
人體的結構主要指骨骼和肌肉的組織規律,以及基本體塊的構成與運動關系(見圖33)。例如,頭顱骨圓潤、面部骨骼方正,眉弓骨外凸呈房檐狀遮住眼睛,額骨呈圓形隆起且左右對稱,顴骨隆突為臉部最寬處;胸廓呈鼓形,腹部呈楔形;下肢由大腿、小腿和腳三部分組成等,這些均屬骨骼結構。關于肌肉,只需記住一些基本部位即可,如眼輪匝肌、口輪匝肌、胸大肌、斜方肌等。建議閱讀一些人體結構相關書籍,加強對骨骼肌肉的了解,對于畫好人物動態速寫是大有裨益的。
圖32人體各姿勢的比例關系
圖33人體的骨骼和肌肉
速寫
模塊三人物速寫
2.人體基本幾何體結構
人體結構以人體的骨骼、肌肉為基礎,用幾何體塊的方式,運用透視手段,將人體以圓球體、長方體和三角形體等概括、組合形成人的基本形體結構,有助于對復雜人體結構的理解(見圖34)。形體結構所概括的各結構點是塑造人物空間結構的依據,在進行速寫訓練時,看到某一對象的動作,首先要判斷出他的形體體塊特征及透視關系,這樣才能迅速準確地將對象描繪出來。
圖34人體基本幾何體結構
任務二掌握人物頭部結構與畫法
一、頭部比例
圖35人體頭部比例關系
頭部比例可以用“三庭五眼”概括。正面臉部從發際線到眉毛、從眉毛到鼻底、從鼻底到下巴為上下高度的三庭,另外,一般來說,成年人以眼部為頭部上下高度的二分之一處。從臉部高度的中間部位,兩耳之間算起,面部左右有五個眼睛的寬度:外眼角至臉部外輪廓各為一眼的寬度,兩眼之間的眉心處又為一眼的寬度,加起來臉寬為五個眼睛的寬度。其中耳朵和中亭高度基本一致(見圖35)。
二、頭部骨骼和肌肉
頭骨由22塊骨骼組成,除了下頜骨可以上下活動外,其余都是固定的。頭部骨骼分腦顱和臉面兩大部分,顱骨呈球狀,沿顳骨線至眼眶外側變成方形,顴骨的位置和下頜骨的形狀決定臉型的寬、窄、方、圓,上下頜骨至臉部中央組合成圓柱狀,成為嘴部的依托,下頜骨成楔形向前,構成頭的底部。額丘、眉弓、顴骨、下頜骨及下頜隆起在頭部外表有明顯的骨點,是頭部形體塑造的標志。頭部肌肉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用于張嘴閉嘴的力肌,也稱咀嚼肌,如咬肌、顳肌、頰肌,這些肌肉和頭骨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頭的基本形體。顴弓下面的空間由咬肌、頰肌填充,顴弓上面的空間由顳肌填充。另一部分肌肉是面部表情肌,是一些很薄的皮膚,和五官結合在一起。面部表情肌的作用是使眼、嘴開閉和決定面部表情(見圖36)。
圖36頭部的骨骼和肌肉
三、臉型特征
臉的外形有方、圓、長、闊等不同。中國人根據臉型和漢字的相似之處,對人的臉型進行分類。通常臉部基本形可概括為八種:“申”字形(兩頭小,中間大)、“目”字形(臉呈長方形)、“國”字形(方臉)、“甲”字形(額頭寬,下巴小)、“由”字形(上面小,下面寬大)、“田”字形、“用”字形和“風”字形等(見圖37)。對臉型這樣概括為的是抓住大特征。臉型差異很豐富也很微妙,要多加以觀察和比較。
圖37人類八種基本臉形
四、頭部透視
頭部通過頸部的運動,可以前俯后仰、左右轉動。隨著空間的變化及我們觀察對象時的視線高低與視角變化,頭部及五官位置之間便產生了各種透視現象(見圖38)。如頭前俯,則頭頂擴大,面部及五官縮短,下頜比例減小。把握這些透視變化,我們首先應確定頭部中線、五官輔助線,再以此出發去把握頭部運動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