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隆傳統之大美》一書撰寫之時,尚未出現中美貿易戰。如今,美國用極具畫面感的炰烋嘴臉,突顯出本書探究的中國文化的根本困境。這些困境還會千變萬化,但其規律和答案,都在本書之中。
靜讀本書,頓悟中國文化平視西方、走向復興的精妙之門。
《昭隆傳統之大美》一書撰寫之時,尚未出現中美貿易戰。如今,美國用極具畫面感的炰烋嘴臉,突顯出本書探究的中國文化的根本困境。這些困境還會千變萬化,但其規律和答案,都在本書之中。
靜讀本書,頓悟中國文化平視西方、走向復興的精妙之門。
自序
夫中華之道,發乎仁心,本乎天理,其全體也微,其大用也顯。
猶氣之凝霜,感造化而晶瑩;如聲之舉遠,唯誠敬而充周。是以能為
天地之所不能為,大輅椎輪,人文化成。綱常立焉,因情而持正;禮
樂設焉,養質以修文。涵泳則有射御辭章之教,阜熙豈無經緯治平之
方。內外兩合,成己成人。粲兮邈兮,中兮和兮,善兮純兮,之謂
雅境。
概天地之性,以人為貴;倫誼之制,以生為仁。生者,化也。非
虛靜而枯對空花,非妄動而任逐私意。野處穴居,靜於弗進;觸斗蠻
爭,動在多求。必一心物,如圭如璧,有應有節。凡證之者,先當為
學。格萬物以窮眾理,窮眾理以致真知,致真知以勤篤行。然后一返
良知,穆穆邕邕。故精妙曲直,心貞定而能默察;典章器用,力專謹
而能盡載。志趣存乎高遠,事功抵于艱屯。若此則身如何不修,家如
何不齊,國如何不治耶?雅境昭明,天下平成。
西方之治,固亦盛矣,然情殊俗違,愈行愈乖;國人之狀,固足
憂矣,然世奔民競,將挫將醒。乃撰此書,蓋知我中華之道,推誠布公,
必可取信于外域;而冀我中國之人,鞭駑策蹇,自當竭忠于內政。輕
狂頓棄,于瑣繁中,參求正解,不惝不恍;鏡臺重照,于細微處,體
察彝規,不惑不迷。
予著此書也,張衡研京,左思練都,十載一紀,千慮百琢。燈窗
以報重恩,知行而觸斯感。清風秋夜,每念故土。翠嶺之東,晨鐘暮
靄;長橋之側,月影柴扉。一情一景,俱含道本,俱在書中。
當此國家瑕穢廣滌、日月重光之際,清華大學出版社李文彬師,
鑒茲銜環反哺之忱,秉諸仁人愛物之義,欣然為予鋟板,不俾鄉書難寄、
芹獻不聞,其貺實厚也。士夫君子,覽此書者,若得饒益,當相與體
致良知、振興中華。中國不寧,吾人何安?中華若興,萬邦有幸矣!
丁酉四月初一日
不寒齋則憲謹識
目 錄
昭隆傳統之大美
II
第二章 天人合一之道
059
為何創生力恰是全球知識治理的中心議題?為什
么中國文化能創造出生生不息、斯文典雅、嘆為觀止
的文明境界雅境?
第三章 雅境的造化環流
098
在西方的印象里,中國人素來只知模仿。而本章
卻細膩呈現出中國文化對創新法度﹃積學儲寶、心游
萬仞﹄的極參任運。
第四章 復合酬答與知識治理
140
歐美學界將會驚喜地發現,他們苦愛的旨在實現
人類美好生活的知識治理復合模式,一直蘊藏在中國
歷史的千年長流里。
目錄
III
第五章 知識產品上之私權
186
為何與歐洲古代不同,中國文化并不曾怨懟版權、
技術保密等知識產權?在年湮世遠的追憶中,本章為
你解開悵惘的謎團。
第六章 大生境論
231
西方有識之士盼望儒家能為﹃解決國際知識產權
體制中最詭異的癥結提供靈感﹄。大生境論,將為之
展示一種切實的參與路徑。
第七章 ﹃可憐的﹄中國文化
274
晚清以來跌宕起伏的中美知識產權爭議,生動說
明了應當從中國文化自身的困境里尋找西方中心論盛
行的原因。
第八章 走出圖景的染惑
311
什么是今日時代中國文化復興的次第方法?本章
指出,唯有出離圖景的染惑,方能于全景參悟中﹃形
神相應﹄地昭明、再造中國雅境。
主要征引文獻
354
代跋
402
九十九字,記唐人詩一首。河畔冰開,長空望遠,
能眺得﹃初春一蕊﹄者,必是慧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