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投資近年來迅速增長,2015年中國對外投資金額首次超過引進外資金額。中國對外投資金額在全球對外投資存量中的比重也在不斷提升,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對外投資輸出國之一。盡管2017年中國對外投資金額在前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出現首次大幅下降,但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投資下滑幅度收窄,且在全部對外投資金額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值得關注的是,中國以園區走出去方式進行對外投資,正改變以往發達國家工廠性投資為主導的對外投資模式。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分享中國快速經濟增長中的園區建設經驗,給相關國家和地區帶來互利互惠的積極作用。中國在東盟、俄羅斯、中亞、南亞和東歐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地區的跨境園區建設,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理念下,積極推進產能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提高東道國的潛在產出,提升東道國的整體水平。中國一帶一路國家跨境園區建設極大地豐富了對外投資的理論和實踐,值得很好地總結和提煉。
沈桂龍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居里學者,亞洲協會青年領袖項目成員。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兼任黃浦區科協副主席、上海國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上海國資企業文化促進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出版《中國FDI績效研究對經濟增長的辯證考察》《貿易強國與跨國公司發展》等多本專著,在《學術月刊》《國際貿易》《世界經濟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四十余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和《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一般項目,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市決咨委課題,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等多項課題。
張曉娣美國倫斯勒理工大學經濟學博士、復旦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后,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公共經濟學、國際貿易與投資理論方面的研究。在《中國工業經濟》《財經研究》《經濟科學》等CSSCI雜志發表數十篇論文;出版專著包括:《跨國公司與貿易強國》《國際貿易理論前沿》。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課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曾獲上海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優秀論文一等獎。
第一章中國一帶一路跨境園區發展: 總體情況與政策建議
一、 導論
二、 中國一帶一路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狀況
三、 中國發展一帶一路跨境園區的必要性及意義
四、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跨境園區發展情況
五、 中國一帶一路海外園區發展機遇與挑戰
六、 建設中國一帶一路跨境園區的政策建議
第二章從園區到跨境園區: 邏輯演變與理論基礎
一、 城鎮工業化理論與工業園區的產生及發展
二、 產業集群轉移理論與跨境工業園區的產生及發展
三、 集群化對外投資理論與中國跨境產業園區的發展
四、 包容性可持續發展理論與綠色工業園區
第三章中國在東南亞、南亞和中東地區的跨境園區: 發展概要與經驗
借鑒
一、 泰中羅勇工業園
二、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
三、 越南龍江工業園
四、 越南中國(深圳海防)經貿合作區
五、 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
六、 中國印度尼西亞綜合產業園區青山園區
七、 中國·印度尼西亞聚龍農業產業合作區
八、 馬中關丹產業園區
九、 老撾萬象賽色塔綜合開發區
十、 巴基斯坦海爾魯巴經濟區
十一、 中國·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
第四章中國在中亞和東歐地區的跨境園區: 基本情況與主要經驗
一、 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
二、 烏茲別克斯坦鵬盛工業園
三、 吉爾吉斯斯坦亞洲之星農業產業合作區
四、 俄羅斯烏蘇里斯克經濟貿易合作區
五、 俄羅斯龍躍林業經貿合作區
六、 中俄現代農業產業合作區
七、 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貿合作區
八、 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
九、 匈牙利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區
十、 中匈寶思德經貿合作區
第五章中國在非洲的跨境園區: 主要概況與經驗啟示
一、 贊比亞中國經貿合作區
二、 尼日利亞萊基自由區
三、 尼日利亞奧貢廣東自由貿易區
四、 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
五、 毛里求斯晉非經貿合作區
第六章中國園區模式總結: 理論基礎、實踐總結及其在一帶一路
沿線的復制與推廣
一、 工廠性投資向跨境園區投資的轉變
二、 中國對于海外園區研究的現狀
三、 中國國內園區模式與特征的總結
四、 中國園區模式的一帶一路復制現狀
五、 中國園區模式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推廣路徑
參考文獻
附錄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標準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