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AutoCAD 2018中文版為平臺,以作者多年的培訓經(jīng)驗和講義為藍本,從實際應用和典型操作的角度出發(fā),通過200多個設(shè)計范例,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AutoCAD 2018軟件功能及幾個主流應用領(lǐng)域的制圖方法和技能。
全書分為5部分內(nèi)容,共19章:第1部分通過4章內(nèi)容講述AutoCAD的基礎(chǔ)入門知識;第2部分通過5章內(nèi)容講述軟件的高級制圖技能;第3部分通過4章內(nèi)容講述AutoCAD的三維建模功能;第4部分通過6章內(nèi)容講述AutoCAD在建筑、機械、裝飾裝潢等制圖領(lǐng)域的實際應用技能及圖紙的輸出技能,將軟件與專業(yè)有效地結(jié)合在一起,是讀者順利進入職場的必經(jīng)通道;第5部分包括6個附錄,作為文稿贈送部分,附在下載文件中。
本書實例經(jīng)典、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實用性和操作性極強,層次性和技巧性也比較突出,既可以作為各大中專院校的培訓教材,也可以作為廣大電腦愛好者的初學用書。
作者以多年的培訓與設(shè)計經(jīng)驗,將AutoCAD 2018軟件功能融會貫通,告訴你正確的制圖觀念與高效率的設(shè)計方法從實際應用和典型操作的角度出發(fā),全方位地講解了AutoCAD 2018軟件在建筑、機械、裝飾裝潢等主要制圖領(lǐng)域的實際應用
目 錄
第1部分 基礎(chǔ)篇
第1章 AutoCAD 2018輕松入門 2
1.1 了解 AutoCAD
2018繪圖軟件 2
1.1.1
基本概念 2
1.1.2
系統(tǒng)配置 2
1.1.3
新增功能 3
1.2 啟動與退出 AutoCAD
2018 4
1.2.1
啟動AutoCAD 2018 4
1.2.2
了解和切換工作空間 5
1.2.3
退出AutoCAD 2018 6
1.3 認識AutoCAD
2018用戶界面 7
1.3.1
標題欄 7
1.3.2
菜單欄 8
1.3.3
功能區(qū) 8
1.3.4
繪圖區(qū) 9
1.3.5
命令行 9
1.3.6
狀態(tài)欄 10
1.4 了解AutoCAD命令的調(diào)用方式 10
1.4.1
菜單欄與右鍵快捷菜單 10
1.4.2
功能區(qū)與工具欄 11
1.4.3
命令表達式 11
1.4.4
功能鍵及快捷鍵 11
1.5 繪圖文件的創(chuàng)建與管理 12
1.5.1
新建文件 12
1.5.2
保存文件 13
1.5.3
另存文件 14
1.5.4
打開文件 14
1.5.5
清理文件 15
1.6 掌握一些基礎(chǔ)的應用技能
16
1.6.1
幾個簡單的工具 16
1.6.2
視圖的基本控制 17
1.6.3
幾個常用鍵盤鍵 17
1.6.4
數(shù)據(jù)點的精確輸入 18
1.7 設(shè)置AutoCAD繪圖環(huán)境 19
1.7.1
繪圖單位 19
1.7.2
繪圖區(qū)域 20
1.7.3
繪圖區(qū)背景色 20
1.7.4
繪圖區(qū)十字光標 21
1.7.5
繪圖區(qū)拾取框 22
1.8 綜合范例繪制一個簡單的圖形 22
1.9 思考與總結(jié) 24
1.9.1
知識點思考 24
1.9.2
知識點總結(jié) 24
1.10
上機操作題 25
1.10.1
操作題一 25
1.10.2
操作題二 25
第2章 AutoCAD 2018基本操作 26
2.1 對象的選擇技能 26
2.2 視圖的縮放技能 27
2.2.1
視圖縮放 28
2.2.2
視圖恢復 29
2.3 捕捉與柵格 30
2.3.1
設(shè)置捕捉 30
2.3.2
設(shè)置柵格 31
2.4 圖形點的捕捉技能 32
2.4.1
自動捕捉 32
2.4.2
臨時捕捉 32
2.5 目標點的參照定位技能 34
2.5.1
捕捉自 34
2.5.2
臨時追蹤點 35
2.5.3
兩點之間的中點 35
2.6 綜合范例一使用坐標與捕捉功能繪制立面柜 35
2.7 目標點的追蹤技能 40
2.7.1
正交模式 40
2.7.2
極軸追蹤 41
2.7.3
對象追蹤 43
2.8 綜合范例二使用各種輔助功能綜合繪圖 44
2.9 思考與總結(jié) 48
2.9.1
知識點思考
48
2.9.2
知識點總結(jié) 48
2.10
上機操作題 49
2.10.1
操作題一 49
2.10.2
操作題二 49
第3章 基本幾何圖元的繪制功能
50
3.1 繪制點圖元 50
3.1.1
繪制單點 50
3.1.2
繪制多點 51
3.1.3
定數(shù)等分 51
3.1.4
定距等分 52
3.2 繪制線圖元 53
3.2.1
繪制多線 53
3.2.2
繪制多段線 56
3.2.3
繪制構(gòu)造線 58
3.2.4
三維多段線 59
3.2.5
修訂云線 59
3.2.6
樣條曲線 60
3.2.7
繪制射線 62
3.2.8
繪制螺旋 62
3.3 繪制圓與弧 63
3.3.1
繪制圓 63
3.3.2
繪制圓弧 65
3.3.3
繪制圓環(huán) 68
3.3.4
繪制橢圓 68
3.3.5
繪制橢圓弧 70
3.4 繪制閉合折線 70
3.4.1
繪制矩形 70
3.4.2
繪制面域 72
3.4.3
繪制邊界 73
3.4.4
繪制正多邊形 74
3.5 繪制填充圖案 75
3.6 綜合范例繪制衛(wèi)生間平面詳圖 79
3.7 思考與總結(jié) 84
3.7.1
知識點思考 84
3.7.2
知識點總結(jié) 84
3.8 上機操作題 85
3.8.1
操作題一 85
3.8.2
操作題二 85
第4章 基本幾何圖元的編輯功能
86
4.1 修改圖形的位置及大小 86
4.1.1
移動圖形 86
4.1.2
旋轉(zhuǎn)圖形 87
4.1.3
縮放圖形 88
4.1.4
對齊圖形 89
4.2 修改圖形的形狀及尺寸 90
4.2.1
拉伸圖形 90
4.2.2
拉長圖形 91
4.2.3
打斷圖形 94
4.2.4
合并圖形 95
4.2.5
光順曲線 97
4.3 圖形的常規(guī)編輯與細化 98
4.3.1
修剪圖形 98
4.3.2
延伸圖形 100
4.3.3
倒角圖形 102
4.3.4
圓角圖形 104
4.3.5
分解圖形 106
4.4 圖形的特殊編輯 107
4.4.1
編輯多線 107
4.4.2
編輯多段線 109
4.4.3
夾點編輯 110
4.5 綜合范例繪制刀具零件二視圖 112
4.6 思考與總結(jié) 117
4.6.1
知識點思考 117
4.6.2
知識點總結(jié) 117
4.7 上機操作題 118
4.7.1
操作題一 118
4.7.2
操作題二 118
第2部分 提高篇
第5章 創(chuàng)建與組合復雜圖形 120
5.1 創(chuàng)建多重圖形結(jié)構(gòu) 120
5.1.1
復制對象 120
5.1.2
鏡像復制 122
5.1.3
偏移對象 123
5.2 創(chuàng)建規(guī)則圖形結(jié)構(gòu) 124
5.3.1
矩形陣列 124
5.3.2
環(huán)形陣列 127
5.3.3
路徑陣列 128
5.3 綜合范例一復合工具的綜合應用 130
5.4 創(chuàng)建圖塊 135
5.4.1
創(chuàng)建內(nèi)部塊 135
5.4.2
創(chuàng)建外部塊 137
5.4.3
定義動態(tài)塊 138
5.4.4
動態(tài)塊制作步驟 139
5.5 插入圖塊與參照 140
5.5.1
圖塊的插入 140
5.5.2
DWG參照 141
5.5.3
塊的編輯與更新 142
5.5.4
塊的嵌套與分解 143
5.6 屬性定義與編輯 143
5.6.1
定義屬性 144
5.6.2
編輯屬性 144
5.6.3
塊屬性管理器 146
5.7 綜合范例二圖塊與屬性的綜合應用 147
5.8 思考與總結(jié) 150
5.8.1
知識點思考 150
5.8.2
知識點總結(jié) 151
5.9 上機操作題 151
5.9.1
操作題一 151
5.9.2
操作題二 152
第6章 圖形資源的管理、共享與編輯
153
6.1 圖層 153
6.1.1
新建與命名圖層 153
6.1.2
設(shè)置圖層顏色 154
6.1.3
設(shè)置圖層線型 155
6.1.4
設(shè)置圖層線寬 156
6.1.5
圖層的狀態(tài)控制 157
6.1.6
圖層的狀態(tài)管理 158
6.2 圖層工具的應用 158
6.2.1
圖層匹配 158
6.2.2
圖層隔離 159
6.2.3
圖層的漫游 159
6.2.4
更改為當前圖層 162
6.2.5
將對象復制到新圖層 162
6.3 設(shè)計中心 162
6.3.1
選項板概述 162
6.3.2
查看圖形資源 163
6.3.3
共享圖形資源 165
6.4 工具選項板 166
6.4.1
定制選項板 167
6.4.2
應用選項板 168
6.5 快速選擇 169
6.6 特性與特性匹配 170
6.6.1
特性 171
6.6.2
特性匹配 172
6.6.3
快捷特性 173
6.7 綜合范例圖形的分層管理與特性編輯 174
6.8 思考與總結(jié) 180
6.8.1
知識點思考 180
6.8.2
知識點總結(jié) 180
6.9 上機操作題 181
6.9.1
操作題一 181
6.9.2
操作題二 181
第7章 創(chuàng)建文字、符號與表格
183
7.1 文字樣式 183
7.2 單行文字 185
7.2.1
創(chuàng)建單行文字 185
7.2.2
文字對正方式 186
7.2.3
輸入特殊字符 187
7.2.4
編輯單行文字 187
7.3 多行文字 187
7.3.1
創(chuàng)建多行文字 188
7.3.2
文字編輯器 189
7.3.3
多行文字輸入框 191
7.3.4
創(chuàng)建特殊字符 191
7.4 引線文字 192
7.4.1
多重引線 192
7.4.2
添加引線 193
7.4.3
刪除引線 194
7.4.4
對齊引線 195
7.4.5
合并引線 196
7.4.6
管理多重引線 197
7.5 表格與表格樣式 197
7.6 綜合范例一為景觀詳圖標注多重引線 199
7.7 綜合范例二為零件圖標注技術(shù)要求 201
7.8 綜合范例三為零件圖創(chuàng)建明細表格 205
7.9 思考與總結(jié) 208
7.9.1
知識點思考 208
7.9.2
知識點總結(jié) 208
7.10
上機操作題 209
7.10.1
操作題一 209
7.10.2
操作題二 209
第8章 圖形尺寸的標注與編輯
210
8.1 標注基本尺寸 210
8.1.1
線性尺寸 210
8.1.2
對齊尺寸 211
8.1.3
角度尺寸 213
8.1.4
半徑尺寸 213
8.1.5
直徑尺寸 214
8.1.6
弧長尺寸 214
8.1.7
折彎尺寸 215
8.1.8
點的坐標 216
8.2 標注復合尺寸 216
8.2.1
基線尺寸 216
8.2.2
連續(xù)尺寸 217
8.2.3
快速標注 218
8.2.4
快速引線 219
8.2.5
標注 221
8.3 公差與圓心標記 221
8.3.1
標注公差 221
8.3.2
圓心標記 222
8.4 標注樣式的設(shè)置與控制
222
8.4.1
標注樣式管理器 223
8.4.2
設(shè)置尺寸的線性變量 224
8.4.3
設(shè)置尺寸的符號與箭頭 224
8.4.4
設(shè)置標注文字的變量 225
8.4.5
協(xié)調(diào)尺寸元素間的位置 226
8.4.6
設(shè)置尺寸的單位變量 226
8.4.7
設(shè)置尺寸的換算單位 227
8.4.8
設(shè)置尺寸的公差 227
8.5 編輯圖形尺寸 228
8.5.1
標注打斷 228
8.5.2
編輯標注 229
8.5.3
標注更新 230
8.5.4
標注間距 230
8.5.5
對齊標注文字 231
8.6 參數(shù)化圖形 232
8.6.1
關(guān)于參數(shù)化圖形 232
8.6.2
幾何關(guān)系約束 232
8.6.3
標注關(guān)系約束 233
8.7 綜合范例一標注零件圖的尺寸 233
8.8 綜合范例二標注零件圖的公差 240
8.9 綜合范例三編寫組裝圖部件序號 243
8.10
思考與總結(jié) 244
8.10.1
知識點思考 244
8.10.2
知識點總結(jié) 244
8.11
上機操作題 245
8.11.1
操作題一 245
8.11.2
操作題二 245
第9章 查詢圖形信息與更改繪圖次序
246
9.1 查詢坐標 246
9.2 測量距離 247
9.3 查詢面積 248
9.4 列表查詢 249
9.5
CAL計算器 250
9.6 更改繪圖次序 251
9.7 綜合范例計算圖形的面積
252
9.8 思考與總結(jié) 254
9.8.1
知識點思考 254
9.8.2
知識點總結(jié) 254
9.9 上機操作題 255
9.9.1
操作題一 255
9.9.2
操作題二 255
第3部分 模型篇
第10章 三維觀察與顯示 258
10.1
了解三維模型 258
10.2
三維模型的觀察功能 259
10.2.1
設(shè)置視點 259
10.2.2
切換視圖 260
10.2.3
平面視圖 261
10.2.4
建立視口 261
10.2.5
動態(tài)觀察器 261
10.2.6
導航立方體 262
10.2.7
使用控制盤 263
10.3
三維模型的顯示功能 264
10.3.1
視覺樣式 264
10.3.2
管理視覺樣式 266
10.3.3
附著材質(zhì) 267
10.3.4
簡單渲染 268
10.4
坐標系的定義與管理 268
10.4.1
坐標系概述 268
10.4.2
定義UCS 269
10.4.3
管理UCS 270
10.4.4
動態(tài)UCS 270
10.5
綜合范例三維輔助功能的綜合應用 271
10.6
思考與總結(jié) 274
10.6.1
知識點思考 274
10.6.2
知識點總結(jié) 274
10.7
上機操作題 274
10.7.1
操作題一 274
10.7.2
操作題二 275
第11章 創(chuàng)建網(wǎng)格與曲面 276
11.1
創(chuàng)建常用網(wǎng)格 276
11.1.1
旋轉(zhuǎn)網(wǎng)格 276
11.1.2
平移網(wǎng)格 278
11.1.3
直紋網(wǎng)格 279
11.1.4
邊界網(wǎng)格 281
11.1.5
網(wǎng)格圖元 283
11.2
創(chuàng)建常用曲面 284
11.2.1
拉伸曲面 284
11.2.2
旋轉(zhuǎn)曲面 285
11.2.3
剖切曲面 286
11.2.4
掃掠曲面 287
11.2.5
放樣曲面 288
11.2.6
平面曲面 289
11.2.7
三維面 290
11.2.8
網(wǎng)格曲面 291
11.3
編輯曲面與網(wǎng)格 291
11.3.1
曲面過渡 291
11.3.2
曲面修補 292
11.3.3
曲面偏移 293
11.3.4
曲面圓角 295
11.3.5
曲面修剪 295
11.3.6
拉伸網(wǎng)格 296
11.3.7
優(yōu)化網(wǎng)格 296
11.4
綜合范例制作柱齒輪立體造型 297
11.5
思考與總結(jié) 300
11.5.1
知識點思考 300
11.5.2
知識點總結(jié) 300
11.6
上機操作題 300
11.6.1
操作題一 300
11.6.2
操作題二 301
第12章 創(chuàng)建三維實體模型 302
12.1
與實體相關(guān)的幾個變量 302
12.2
創(chuàng)建基本實體模型 303
12.2.1
創(chuàng)建多段體 303
12.2.2
創(chuàng)建長方體 304
12.2.3
創(chuàng)建圓柱體 304
12.2.4
創(chuàng)建圓錐體 305
12.2.5
創(chuàng)建棱錐體 306
12.2.6
創(chuàng)建圓環(huán)體 307
12.2.7
創(chuàng)建球體 307
12.2.8
創(chuàng)建楔體 308
12.3
創(chuàng)建復雜實體模型 309
12.3.1
創(chuàng)建拉伸實體 309
12.3.2
創(chuàng)建旋轉(zhuǎn)實體 313
12.3.3
創(chuàng)建掃掠實體 314
12.3.4
創(chuàng)建放樣實體 315
12.3.5
創(chuàng)建剖切實體 316
12.3.6
創(chuàng)建干涉實體 318
12.3.7
創(chuàng)建切割實體 319
12.4
創(chuàng)建組合實體模型 320
12.4.1
創(chuàng)建并集實體 320
12.4.2
創(chuàng)建差集實體 321
12.4.3
創(chuàng)建交集實體 322
12.5
綜合范例三維實體建模功能綜合練習 322
12.6
思考與總結(jié) 327
12.6.1
知識點思考 327
12.6.2
知識點總結(jié) 327
12.7
上機操作題 328
12.7.1
操作題一 328
12.7.2
操作題二 328
第13章 三維模型的細化編輯 329
13.1
三維模型的基本操作 329
13.1.1
三維陣列 329
13.1.2
三維鏡像 330
13.1.3
三維旋轉(zhuǎn) 332
13.1.4
三維對齊 332
13.1.5
三維移動 333
13.2
編輯實體模型的表面 334
13.2.1
拉伸面 334
13.2.2
移動面 336
13.2.3
偏移面 337
13.2.4
旋轉(zhuǎn)面 338
13.2.5
傾斜面 340
13.2.6
刪除面 341
13.2.7
復制面 341
13.2.8
著色面 342
13.3
編輯實體模型的棱邊 343
13.3.1
倒角邊 343
13.3.2
圓角邊 343
13.3.3
壓印邊 344
13.3.4
著色邊 345
13.3.5
復制邊 346
13.3.6
提取邊 346
13.4
實體模型的特殊編輯 347
13.4.1
清除 347
13.4.2
抽殼 347
13.4.3
分割 348
13.5
綜合范例三維操作與細化編輯功能綜合練習 349
13.6
思考與總結(jié) 353
13.6.1
知識點思考 353
13.6.2
知識點總結(jié) 353
13.7
上機操作題 353
13.7.1
操作題一 353
13.7.2
操作題二 354
第4部分 應用與輸出篇
第14章 制作繪圖樣板 356
14.1
綜合范例一設(shè)置繪圖環(huán)境及變量 356
14.2
綜合范例二設(shè)置圖層及圖層特性 357
14.3
綜合范例三設(shè)置專業(yè)繪圖樣式 358
14.4
綜合范例四繪制并填充標準圖框 361
14.5
綜合范例五繪圖樣板的頁面布局 363
第15章 繪制建筑圖 366
15.1
綜合范例一繪制定位軸線圖 366
15.2
綜合范例二繪制縱橫墻體圖 369
15.3
綜合范例三繪制門窗構(gòu)件圖 371
15.4
綜合范例四繪制建筑構(gòu)件圖 375
15.5
綜合范例五標注房間功能注釋 380
15.6
綜合范例六標注建筑室內(nèi)外標高 382
15.7
綜合范例七標注建筑圖施工尺寸 384
15.8
綜合范例八標注建筑圖墻體序號 388
第16章 繪制裝修圖 394
16.1
綜合范例一繪制家居裝修布置圖 394
16.2
綜合范例二繪制裝修地面材質(zhì)圖 397
16.3
綜合范例三為布置圖標注文字注解 400
16.4
綜合范例四為布置圖標注施工尺寸 403
16.5
綜合范例五繪制臥室裝修立面圖 405
16.6
綜合范例六標注臥室立面材質(zhì)和尺寸 409
16.7
綜合范例七繪制廚房裝修立面圖 411
16.8
綜合范例八標注廚房立面材質(zhì)和尺寸 413
第17章 繪制機械圖 416
17.1
綜合范例一繪制搖柄零件圖 416
17.2
綜合范例二繪制墊片零件圖 418
17.3
綜合范例三繪制軸類零件圖 420
17.4
綜合范例四繪制盤類零件圖 425
17.5
綜合范例五繪制模具零件圖 428
17.6
綜合范例六繪制支撐類零件圖 433
第18章 繪制模型圖 437
18.1
綜合范例一繪制夾具體三維模型 437
18.2
綜合范例二繪制機座體三維模型 439
18.3
綜合范例三繪制連接盤三維模型 442
18.4
綜合范例四繪制齒輪軸三維模型 445
18.5
綜合范例五繪制箱蓋零件三維模型 448
第19章 圖紙的后期輸出 453
19.1
了解打印空間 453
19.2
配置打印設(shè)備 454
19.3
配置打印樣式 456
19.4
設(shè)置頁面參數(shù) 457
19.5
綜合范例一模型空間內(nèi)的快速出圖 459
19.6
綜合范例二布局空間內(nèi)的精確出圖 462
19.7
綜合范例三立體模型的多視口出圖 464
第5部分 超值大贈送(PDF電子文件,見下載資源)
附錄A AutoCAD命令快捷鍵速查 468
附錄B AutoCAD鍵盤功能鍵速查 472
附錄C AutoCAD常用系統(tǒng)變量速查 473
附錄D AutoCAD常用工具圖標速查 480
附錄E 各章節(jié)思考題答案速查
488
附錄F AutoCAD自我水平測試題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