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發展教育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的成長與未來職業發展影響深遠。近年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我國高校教學中日益獲得重視,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程》一書適應職業發展教育的需要,通過對職業理論、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描述,指導大學生認識社會職業,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念;指導大學生進行個人分析與評價,實現正確的自我認知;指導大學生了解職業與崗位的需求和發展,構建自己的職業取向;指導大學生掌握職業生涯規劃制訂、實施、管理以及實現的知識與技能,提高職業道德素養,增強就業競爭力,為將來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知識、能力、素質基礎。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程》可作為本科及高職高專學生教材,可以為即將步入職業生涯的大學生們提供成為“寶器”的綜合指導。
你好,未來的職場新星!首先請允許我們這樣稱呼你。當你打開這本《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程》時,代表著你已經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走向;而當你看到這篇前言時,相信你已經對自己的職業選擇持有認真的態度;當你認真閱讀這篇前言時,相信你已經開始了關于“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問題的探索。在那個紅色的年代,保爾·柯察金曾經對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做出了這樣的認知:“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時至今日,我們雖然已經不再像革命先烈那樣需要為人類的解放斗爭而奉獻畢生精力,但面對自己的人生道路還是應當充滿著革命的激情。在這個風華正茂的年紀,步入了大學的校園,象牙塔里的生活是那樣的美好自由,青春的你,正躊躇滿志,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盡情地揮灑著激情的汗水,你或許在學業上兢兢業業,成績名列前茅,可是,親愛的同學,面對著越來越激烈的就業競爭,看著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的求職路坎坷崎嶇,你是否也有些彷徨與迷茫,是否也有些焦慮與擔憂呢?
古人有云:“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寶器。人之學問知能成就,猶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放在今天看來,學問之成就的外在表現,首當其沖就是職業的選擇與定位,在大學中完成了學業,對于很多同學而言,接下來面臨的就是就業問題。要完成學校到社會的環境跨越以及學生到從業者的角色轉換就是一個切磋琢磨的過程,這個切磋琢磨的過程,其實就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而對每個人而言,職業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進行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勢必會造成生命和時間的浪費。我們以男性為例,假定一個男人的壽命是75歲,在他23歲時大學畢業,繼而進入社會,步入職場,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至法定退休年齡60歲時退休,總共要工作37年。職業的選擇從一定層面上決定著未來將近40年的人生發展方向,其嚴肅性不言而喻。
職業發展教育是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的成長與未來職業發展影響深遠。國內外高校都非常重視職業生涯發展教育,把它作為高等教育應該承擔的重要責任之一。近年來,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我國高校教學中日益獲得重視。教育部明確要求將“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列入教學計劃并對教學要求做出了具體的規定(教高廳[2007]7號通知)。現階段,我國高校職業規劃教育已從單純的就業指導(主要由輔導員負責)轉變為納入教學計劃(主要由專任教師課堂授課),通過理論教學、自我測評、社會實踐、職業生涯規劃制訂、就業指導等方式,指導大學生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活動,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大學階段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把自己打造成專業人才,是當代大學生的基本任務,而更為重要的是需要結合自身情況,根據就業形勢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因此把職業生涯規劃作為一門具體的學科來學習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程》一書的編寫就是為即將步入職業生涯的大學生們提供成為“寶器”的綜合指導。
走出曠野,本書作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參考書,適應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需要,通過對職業理論、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描述,指導大學生認識社會對大學生的職業要求,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念;指導大學生進行個人分析與評價,實現正確的自我認知;指導大學生了解職業與崗位的需求和發展,構建自己的職業取向;指導大學生培養求職擇業應該具備的素質和能力,提高職評業道德素養,增強就業競爭力,為將來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知識、能力、素質基礎。希望通過本書能幫助在校大學生了解如何更好地度過大學時光,如何在大學期間規劃學習、規劃生活、規劃未來的職業發展,并有能力積極地付諸實施,做好充分的準備,應對即將進入社會的挑戰。
老馬識途,本書的編者都是在高校從事學生工作、就業工作的一線教師,深刻了解大學生的特點,以及他們在校教育面臨的問題和缺失。本教材由宋愛華擔任主編,雷冬海、劉暢擔任副主編。編寫本書的具體分工是:周曉歡、雷冬海撰寫了章,賈蔚撰寫了第二章、第九章,雷冬海撰寫了第三章,黃璜撰寫了第四章,劉暢撰寫了第五章,劉淑艷撰寫了第六章,周曉歡、劉暢撰寫了第七章,宋愛華撰寫了第八章,王君麗撰寫了第十章。雷冬海進行了統稿工作,宋愛華后審定。
在本書編寫中,特別感謝一線從事大學生就業與創業工作的老師,他們在本書的收集資料、征求建議、組織出版等多方面都付出了辛勤的勞作。還要衷心感謝化學工業出版社,感謝他們在本書的策劃、編寫、出版整個過程中為我們所提供的幫助和支持。另外,我們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國內外眾多學者專家的研究成果,包括我許多同事、朋友的成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所限,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各位讀者和專家批評指正。
編者
2016年7月
宋愛華,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副教授,從事多年招生就業工作,有著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并潛心研究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就業指導、大學生創業指導等方面的課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于2011年在中國石化出版社出版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兩部校本教材,并擔任《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的主編,教材依據本學校辦學特色,搜集大量真實案例,進行精心編排,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