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講述了中國歷史上X一位太后羋月傳奇的人生故事,本書以羋月的人生經歷為主線,以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為背景,講述了在戰亂紛爭的年代里,一個小女子如何成長為影響歷史走向的故事。
★她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傳奇女性。“太后”一詞由她而來。太后專權,也自她始。 n
★她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高祖母。她沿著商鞅變法之路,奠定了日后秦國一統天下的基礎。 n
★到現在都還有學者堅信,兵馬俑的主人其實是她。 n
★大爭之世,群雄逐鹿,轉眼成敗,她是如何走向了歷史權力的。 n
★宮廷紛爭,九死一生,又有著怎樣曲折幽婉百轉千回的情感糾葛?
彭嬌妍,女,作家,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華夏之星”。出版作品:《此生紅塵,無你何歡》《名著里的那些愛》《宋詞里的那些大宋》等。
目 錄 n
n
篇.承恩皇露...........................................001 n
第1章.遠嫁異邦/002 n
只因仗義,命運便被人無心地改變了 n
長姐如母,可弟弟們太淘氣,太操心 n
為弟求請,無辜的她,也成了別人的棋 n
第2章.萬種風情/ 012 n
她前面的路便如此顛簸 n
日子如冰窖般清冷,且機關重重 n
偶然的回眸,原來只因一首詩一闋詞 n
誕下公子,羋月從此母憑子貴 n
第3章.代主會盟/ 028 n
成了大王的人,她在替大王與人周旋 n
遭遇義渠王,糾葛仿佛是前世已注定 n
會盟失敗了,羋月在妒忌里如履薄冰 n
張儀使魏,嬴駟與其里應外合 n
第二篇.翻覆乾坤...........................................043 n
第1章.入燕為質/ 044 n
因是妾,羋月和她的兒子便成了局外人 n
秦、魏、齊、楚四國交戰,公子之爭亦劍拔弩張 n
為了大秦正脈,羋月和兒子被排齊 n
羋月走了,去了燕國,可也帶走了嬴駟的心 n
第2章.武王絕臏/ 059 n
異國他鄉,羋月帶著兒子在人生的熔爐里鑄造 n
武王舉鼎而亡,羋月黯淡的人生再起曙光 n
武王的死訊被封鎖,犯忌若泛濫的洪水 n
惠文后母子合謀王位 n
第3章.季君之亂/ 073 n
羋月母子由燕返秦 n
羋月回宮,叛軍也一同而至 n
武王出殯,嬴壯為羋月備下毒酒 n
王權之爭在武王的陵寢前拉開序幕 n
第三篇.亂世梟雄...........................................087 n
第1章.血濺咸陽/ 088 n
為防手足相殘,羋月在兒子間游說 n
新王尚未登基,嬴雍躍躍欲試 n
處死百里陌,羋月立威 n
秦昭襄王登基,羋月成為王太后 n
第2章.親郡盟楚/ 102 n
秦昭襄王的登基大典,義渠王不請自到 n
惠文后懸梁自盡 n
王太后羋月大肆封賞,培植親信 n
羋月出使楚國,只為拉攏 n
第3章.計騙懷王/ 116 n
楚國危在旦夕,羋月坐收漁翁之利 n
羋月讓兒子去歷練,并尋機進攻楚國 n
秦昭襄王出征,楚國公主苦苦哀求 n
第四篇.主掌朝政...........................................129 n
第1章.兵指垂沙/ 130 n
羋月的溫柔鄉里,義渠王不思進取 n
泚水受阻,為羋月義渠王甘為馬前卒 n
義渠王探其軟肋,楚營被破 n
孩子被抱走,羋月為之日夜悲泣 n
第2章.武關挾王/ 141 n
襄城一戰,秦軍士氣高漲 n
楚懷王被迫赴秦,從此一去不歸 n
楚懷王在美色里沉淪,楚國大亂 n
田文雞鳴狗盜,楚國江山易主 n
第3章.三國破關/ 155 n
秦楚大戰,王后葉陽奪路而逃 n
楚懷王被擒,葉陽流落荒野 n
秦國再受三國圍攻,葉陽成了魏國的棋 n
葉陽死于魏軍之手,秦昭襄王嬴稷奮起反抗 n
第五篇.獨霸四海...........................................169 n
第1章.伊闕崛起/ 170 n
白起嶄露頭角,秦國漸有起色 n
白起奮勇殺敵,魏冉向羋月獻白起 n
秦昭襄王終報殺妻之仇,公孫喜死于秦軍之手 n
第2章.情斷甘泉/ 180 n
秦昭襄王欲獨自高飛,羋月卻痛失二子 n
蘇秦游說田地,撤其帝號 n
秦昭襄王自行稱帝,秦國再度淪為眾矢之的 n
羋月和義渠王會于甘泉,義渠王死于羋月懷中 n
第3章.四貴歸位/ 195 n
羋月遠離朝政,客卿范雎入秦 n
秦昭襄王三拜高師,范雎入朝 n
秦王親政,“四貴”出局 n
羋月遠去,秦俑和故土尤在
《大秦宣太后:羋月傳》:
為弟求請,無辜的她,也成了別人的棋
來者并不陌生。作為周旋于秦、魏兩國的外交家,楚懷王對張儀的大名早有耳聞。而且,早在公元前329年,楚威王熊商去世楚懷王熊槐繼位、楚國大局未穩之時,楚國便遭到了秦國和魏國的偷襲,而不得不將陘山拱手相讓于魏國,魏國則以魏國西部的土地補償給秦國一事,張儀便是始作俑者。
如今,秦國的相國不請自到,卻是因稱了王的秦惠文王向列國諸侯顯示秦的實力。魏國與秦國接壤,魏國又新被秦國奪去大片疆土,為了報復秦國,魏國便游說韓宣惠王、趙武靈王等于次年與韓、趙、燕、中山等五國互相承認國君改稱王號,并由此結成了合縱抗秦聯盟的態勢。為了抵制五國聯盟,秦國才不得不把目標轉向了楚國,企望著能夠拉攏楚國強強聯手。
只是,張儀一見面便朝楚懷王來了一句“張儀此行是為秦、楚兩國聯姻而來。這對你們楚國可是個大好消息。”這居高臨下的口氣,令楚懷王著實不快。
“聯姻?我看是挑釁吧!”昭陽極為不屑。
見楚懷王態度強硬,張儀的口氣也軟了下來,只得改口道:“大王此話差矣!敢問大王,若真是挑釁,我王何必如此隆重地派一國之相而來。若要宣戰,一紙戰書便罷了。”
楚懷王“哼”了一聲,沒有言語。
張儀則繼續道:“大王恐怕不會忘記四年前的陘山一戰吧?”
在眾人的面前被人揭了老底,臉已羞成了醬色的楚懷王不禁怒目圓睜。
張儀則一臉不懷好意地笑道:“其實,當初我王并不愿意出兵,怪只怪那個魏罃的挑唆,才使咱們兩國有了那次不愉快的過往。臣今日亦是奉秦王之令誠心與貴國結盟的,其誠意天地可表。”
楚懷王若有所思,方才與羋氏爭得不可開交的昭陽則不冷不熱地說道:“大王,秦國與我們處處為敵,滅了不正好嗎?”
“哈哈哈……”張儀頓時仰天長笑,“昭大將軍可是別來無恙啊。咱們冤家路窄,又見面了。”對于昭陽,曾是其門客,且曾受過昭陽毒打的張儀心里依然充滿了仇恨,但在表面上,他依然咬著牙,裝作無事一般與之周旋。
“哦,張相國的傷可是痊愈了?”昭阻也毫不客氣。
昭、張兩人在唇槍舌劍,可王座上的楚懷王卻并不知情。楚懷王正一臉疑惑,這時朝臣之中的一個人赫然叱道:“放肆,此乃楚國的宮殿,豈容你如此無理取鬧!”
此人面容清瘦,鼻若懸膽,滿是憤懣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