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化學》在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基本精神和國家職業標準基本要求的基礎上,首次采用類似科普文章的形式,融初、高中及部分大學化學知識為一體,輔以相關實驗,以增強本教材對高職高專院校錄取的文科生的針對性與實用性。
全書共有十四章,主要內容包括物質結構基礎知識、元素化合物、溶液、物質的量、化學平衡及無機化學實驗等。
本書含理論、實驗與習題,注重深入淺出講解知識點,力求特色鮮明,可讀性強。
本教材主要讀者為在高職高專院校制藥、化工、生化、冶金、石油、地質、輕工、材料、農林、環保、公安等專業的學生,化學基礎薄弱的高考文科學生,以及廣大在校的初、高中學生。
內容簡練,增加通俗化、趣味性解釋,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實用性強。
在任何中性分子中,都有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和帶負電荷的電子。可設想分子內部,兩種電荷(正電荷或負電荷)分別集中于某一點上,就像任何物體的重量可以認為集中在其重心上一樣。我們把電荷的這種集中點叫做“電荷重心”或“電荷中心”,其中正電荷的集中點叫“正電荷中心”,負電荷的集中點叫“負電荷中心”。分子中正、負電荷中心可稱為分子的正、負兩個極,用“+”表示正電荷中心,即正極,用“一”表示負電荷中心,即負極。
根據分子中正、負電荷中心是否重合,可把分子劃分為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正、負電荷中心重合的分子是非極性分子,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是極性分子。
雙原子分子:
1.由相同原子組成的單質分子,如H2、C12、O2等均為非極性分子;
2.由不同原子組成的雙原子分子,如HF、HCl、HBr、HI等均為極性分子,且鍵的極性越大,分子的極性也越大。可見,對雙原子分子來說,分子是否有極性,決定于所形成的鍵是否有極性。
多原子分子(由不同原子組成):
鍵有極性,而分子是否有極性,則決定于分子的空間構型是否對稱。當分子的空間構型對稱時,鍵的極性相互抵消,使整個分子的正、負電荷中心重合,因此這類分子是非極性分子,如CO2、CH4、BF3、BeCl2、C2H2等;當分子的空間構型不對稱時,鍵的極性不能相互抵消,分子的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因此這類分子是極性分子,如H2O、NH3、SO2、CH3Cl等分子。
由上述討論可知,分子的極性與鍵的極性是兩個概念,但兩者又有聯系。極性分子中必含有極性鍵,但含有極性鍵的分子不一定是極性分子。共價鍵是否有極性,決定于相鄰兩原子間共用電子對是否有偏移;而分子是否有極性,決定于整個分子的正、負電荷中心是否重合。
問題2-28為什么NH3、食鹽、酒精易溶于H2O而汽油難溶于水?
第一章走進化學世界
第一節化學是什么1
第二節化學和我們的生活2
第三節化學的起源5
第四節物質的變化與性質9
習題11
第二章物質結構
第一節物質構成的奧秘13
第二節原子核外電子如何排布18
第三節門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19
第四節化學世界中的陽離子與陰離子24
第五節化學式25
第六節離子鍵28
第七節共價鍵30
第八節分子的極性及應用33
習題34
第三章化學方程式
第一節質量守恒定律37
第二節化學方程式40
第三節應用化學方程式進行簡單計算44
習題47
第四章溶液
第一節什么是溶液49
第二節溶解度53
第三節白糖晶體成長史——結晶58
第四節9%的“生理鹽水”60
習題62
第五章物質的量
第一節一堆粒子與物質的量66
第二節1打是12個,1mol是602×1023個67
第三節物質的量與摩爾質量69
第四節從二鍋頭談起73
習題74
第六章初識酸堿鹽
第一節電解質與非電解質77
第二節食鹽是化學上的“鹽”嗎?80
第三節離子反應87
習題90
第七章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92
第二節金屬的化學通性及應用95
第三節幾種重要的金屬及化合物99
習題110
第八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第一節生命之源——水113
第二節氫氣及應用115
第三節碳、硅及化合物116
第四節氮、磷及化合物126
第五節氧、硫及化合物133
第六節鹵素138
習題143
第九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第一節化學反應速率147
第二節化學平衡153
習題158
第十章酸堿平衡
第一節酸堿理論發展史161
第二節酸堿質子理論163
第三節水溶液中的酸堿反應及其平衡165
第四節酸堿水溶液pH的計算168
第五節酸堿緩沖溶液170
習題176
第十一章氧化還原反應和電化學
第一節什么是氧化還原反應177
第二節原電池與手機電池185
第三節電解池與氯堿工業190
第四節金屬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195
習題198
第十二章配位化合物和配位平衡
第一節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202
第二節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解離平衡206
習題211
第十三章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節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213
第二節溶度積規則及應用216
習題220
第十四章無機化學實驗
第一節實驗室規則、安全守則、事故處理及常用儀器223
第二節無機化學實驗基本操作226
第三節溶液的配制235
第四節酸堿滴定239
第五節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247
第六節非金屬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250
第七節原電池253
第八節無機化學綜合制備實驗254
附錄
附錄1弱酸弱堿在水中的電離常數(29815K)260
附錄2相對分子質量262
附錄3一些常見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常數(29815K)264
附錄4部分酸堿鹽溶解性表(20℃)265
參考文獻
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