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化學》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和“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藥物化學》(第三版)刪除了第二版中相對比較陳舊的內容,增加一些現代藥物化學的新知識點,尤其是近年來新的學科知識,同時對原有的章節(jié)進行適當的調整,不僅保留了藥物化學課程中各類藥物的具體內容,更重要的是,通過前四章內容系統(tǒng)介紹了藥物的化學結構所反映的理化性質、結構特征、藥物代謝特點與藥物活性的關系,即近年來學術界和產業(yè)界公認的“構性關系”、“構效關系”和“構代關系”,這是藥物的化學本質,也是藥物化學的核心所在。
《藥物化學》(第三版)以新藥研究與開發(fā)為主線,結合新藥設計、發(fā)現和發(fā)展過程,介紹新藥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原理;介紹各類藥物的結構類型、理化性質、構效關系、變化規(guī)律以及主要合成路線;并將經典的藥物設計方法、QSAR研究與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結合在一起講解。
《藥物化學》(第三版)可供藥學類各專業(yè)、制藥工程專業(yè)本科生作為專業(yè)課教材使用,也可供相關科研人員學習參考。
尤啟冬教授領銜力作,北大、復旦、浙大、武大、中山大學等傾心打造 年發(fā)行量超一萬冊 與國內一流大學的學子讀同一本書
尤啟冬,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院長,博導,1982年畢業(yè)于南京藥學院(中國藥科大學的前身)并獲理學學士學位,1985年于中國藥科大學獲藥物化學專業(yè)理學碩士學位,1989于上海醫(yī)藥工業(yè)研究院獲藥物化學專業(yè)博士學位。1994年赴英國Strathclyde大學藥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現任中國藥科大學藥學院院長,中國藥學會理事,中國藥學會藥物化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藥學會副秘書長等學術職務。是國家精品課程《藥物化學》和國家雙語示范課程《藥物化學》的課程負責人、國家教學團隊負責人、教育部實驗教學中心藥學學科組組長。《藥學進展》副主編、《中國藥物化學》等9本雜志的常務編委、編委等職。
緒論(Introduction)
一、藥物化學的研究內容和任務(the Scopes and Purpose of Medicinal Chemistry)
二、藥物化學的研究和發(fā)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edicinal Chemistry)
三、我國藥物化學的發(fā)展(Achievements of PRC in Medicinal Chemistry)
四、新藥研究與開發(fā)的過程和方法(Process and Methods of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選讀文獻
第一章 藥物結構與生物活性(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Drugs)
第一節(jié) 藥物理化性質對藥物活性的影響(Affection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Drugs on Pharmacologic Activity)
一、藥物結構與理化性質(Chemical 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rugs)
二、藥物的親脂性和藥物活性(Lipophilic Propertie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Drugs)
三、藥物的pKa和藥物活性(pKa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Drugs)
四、藥物溶解度與藥物活性(Solubility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Drugs)
五、藥物結構與藥物透膜性(Chemical Structure and Permeability of Drugs)
第二節(jié) 藥物的結構對藥物活性的影響(Affection of Drug Structure 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一、藥物與受體的鍵合作用(Binding of Drugs on Receptor)
二、藥物的各官能團對藥效的影響(Affec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of Drug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三、藥物電荷分布對藥效的影響(Affection of Charge Distribution of Drug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四、藥物的立體異構體對藥效的影響(Affection of Stereoisomers of Drug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第三節(jié) 藥物結構對藥物轉運的影響(Affection of Drug Structure on Transportation)
一、藥物化學結構對膜轉運的影響(Affection of Drug Structure on Membrane Transportation)
二、藥物化學結構對血腦屏障透過性的影響(Affection of Drug Structure on Blood-Brain Barrier Penetration)
第四節(jié) 藥物結構對藥物毒副作用的影響(Affection of Drug Structure on Side Effects and Toxicities)
一、藥物對細胞色素P450的作用(Action of Drugs on Cytochrome P450)
二、藥物對心臟快速延遲整流鉀離子通道(hERG)的影響(Affection of Drugs on hERG)
選讀文獻
第二章 藥物結構與代謝(Structure-Metabolics Relationships of Drugs)
第一節(jié) 官能團化反應(Functionalization Reactions)
一、氧化反應(Oxidation)
二、還原反應(Reduction)
三、水解反應(Hydrolysis)
第二節(jié) 結合反應(Conjugation Reactions)
一、葡萄糖醛酸結合(Glucuronic Acid Conjugation)
二、硫酸結合(Sulfate Conjugation)
三、氨基酸結合(Conjugation with Amino Acids)
四、谷胱甘肽或巰基尿酸結合(Glutathione or Mercapturic Acid Conjugation)
五、乙酰化結合(Acetylation)
六、甲基化結合(Methylation)
第三節(jié) 藥物代謝研究在藥物開發(fā)中的應用(Application of Drug Metabolism Research in Drug Development)
選讀文獻
第三章 藥物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asic Principles of Drug Design)
第一節(jié) 先導化合物發(fā)現的方法和途徑(Approaches for Lead Discovery)
一、從天然產物活性成分中發(fā)現先導化合物 (From Bioactive Compon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二、通過從分子生物學途徑發(fā)現先導化合物 (From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
三、通過隨機機遇發(fā)現先導化合物(From Accidental Discovery)
四、從代謝產物中發(fā)現先導化合物(From Metabolites)
五、通過從臨床藥物的副作用或者老藥新用途中發(fā)現新藥(From Side-Effect or New Purpose of Medicine)
六、從藥物合成的中間體中發(fā)現先導化合物(From Synthetic Intermediates)
七、通過計算機輔助藥物篩選尋找先導化合物(By Screening of Compound Databases)
八、通過其他的方法得到先導化合物(Other Methods)
第二節(jié) 先導化合物的優(yōu)化(Lead Optimization)
一、烷基鏈或環(huán)的結構改造(Alterations of Compound with Alkyl or Ring)
二、生物電子等排(Bioisosteres)
三、前藥原理 (Prodrug Principle)
四、軟藥(Soft Drug)
五、硬藥(Hard Drug)
六、孿藥(Twin Drug)
第三節(jié) 定量構效關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一、疏水性參數(Lipophilicity Parameters)
二、電性參數(Electronic Parameters)
三、立體參數(Steric Parameters)
四、Hansch方法在藥物設計中的應用(Hansch Method Using on Drug Design)
第四節(jié) 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一、基于受體結構的藥物設計(Receptor-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二、基于小分子的藥物設計(Molecular-Based Drug Design)
選讀文獻
第四章 鎮(zhèn)靜催眠藥和抗癲癇藥
第五章 精神神經疾病治療藥
第六章 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藥物
第七章 鎮(zhèn)痛藥
第八章 非甾體抗炎藥
第九章 擬膽堿和抗膽堿藥物
第十章 抗變態(tài)反應藥物
第十一章 消化系統(tǒng)藥物
第十二章 降血糖藥物和骨質疏松治療藥物
第十三章 作用于腎上腺素能受體的藥物
第十四章 抗高血壓藥物和利尿藥
第十五章 心臟疾病藥物和血脂調節(jié)藥
第十六章 甾體激素藥物
第十七章 抗生素
第十八章 合成抗菌藥
第十九章 抗病毒藥
第二十章 抗腫瘤藥物
索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