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建筑結構平面表示法識讀與實訓》詳細闡述了“平法”表達鋼筋混凝土梁、板、柱、剪力墻、簡單基礎、樓梯的制圖規則及構造要求。通過對比“正投影表示法”結構施工圖(平面、立面、剖面表示法)與“平法”繪制的結構施工圖,來講解“平法”所表達的內容及應用“平法”的注意事項。
本書語言簡練、通俗易懂、實用性強,注重對“平法”制圖規則的闡述,并且通過典型工程事例解讀“平法”,以幫助讀者正確理解并應用“平法”。每章后還配有實訓題。
本書緊跟最新平面表示法系列圖集11G101-x的步伐,同時考慮O3G101-x到11G101-x過渡時期及部分設計院的習慣做法,仍保留原O3G101-x的部分內容。
本書可與《建筑工程施工圖實例解讀》(第二版)(段麗萍主編)一書配套使用。
本書可作為土建類高職高專院校的實訓教材,也可供在職職工崗位培訓及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緒論
一、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法產生的背景
二、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法的表達形式
三、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法的現狀
四、學習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法需注意的問題
第一章 鋼筋混凝土梁施工圖平面表示法解讀
第一節 平面注寫方式
一、集中標注
二、原位標注
三、層間梁平法施工圖表示法
第二節 截面注寫方式
一、截面注寫方式的內容
二、截面注寫方式的適用范圍
第三節 梁內縱向鋼筋的錨固與搭接
緒論
一、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法產生的背景
二、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法的表達形式
三、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法的現狀
四、學習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法需注意的問題
第一章 鋼筋混凝土梁施工圖平面表示法解讀
第一節 平面注寫方式
一、集中標注
二、原位標注
三、層間梁平法施工圖表示法
第二節 截面注寫方式
一、截面注寫方式的內容
二、截面注寫方式的適用范圍
第三節 梁內縱向鋼筋的錨固與搭接
一、梁支座上部縱筋伸入跨中的長度規定
二、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縱筋長度規定
三、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縱筋的錨固長度
第四節 梁內鋼筋的節點構造
一、框架梁支座加腋部位的配筋構造要求
二、框架梁不等高或不等寬時中間支座縱向鋼筋構造要求
三、非框架梁不等高或不等寬時中間支座縱向鋼筋構造要求
四、折梁的節點配筋構造要求
五、梁與柱、主粱與次梁非正交時箍筋的構造要求
單項能力實訓題
綜合能力實訓題
第二章 鋼筋混凝土板施工圖平面表示法解讀
第一節 板塊集中標注
一、板塊集中標注方法
二、施工注意事項
第二節 板支座原位標注
一、板支座原位標注方法
二、施工注意事項
第三節 樓板相關構造制圖規則
一、樓板相關構造表示方法
二、樓板相關構造類型
三、樓板構造制圖規則
單項能力實訓題
綜合能力實訓題
第三章 柱施工圖平面表示法解讀
第一節 列表注寫法
一、列表注寫法標注細則
二、施工注意事項
第二節 截面注寫方式
一、截面注寫方式
二、芯柱
第三節 非抗震柱構造措施
一、非抗震柱KZ縱向鋼筋連接方式
二、非抗震柱柱頂縱向鋼筋構造
三、非抗震QZ、LZ縱向鋼筋及箍筋構造
第四節 抗震柱構造措施
一、抗震框架柱(KZ)縱向鋼筋連接
二、柱縱筋在節點區的錨固
三、抗震墻柱(QZ)、梁上柱(LZ)縱向鋼筋構造
四、抗震KZ、QZ、LZ箍筋加密區范圍
單項能力實訓題
綜合能力實訓題
第四章 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施工圖平面表示法解讀
第一節 剪力墻的組成
一、剪力墻柱
二、剪力墻身
三、剪力墻梁
第二節 剪力墻的平面表示法
一、列表注寫方式
二、截面注寫方式
三、剪力墻洞口的表示方法
第三節 剪力墻平面表示法注意事項
單項能力實訓題
綜合能力實訓題
第五章 鋼筋混凝土基礎施工圖平面表示法解讀
第一節 獨立基礎的平面表示法
一、獨立基礎的制圖規則及平面表示
二、獨立基礎底板配筋構造
第二節 條形基礎的平面表示法
一、條形基礎的制圖規則及平面表示
二、基礎梁構造要求
第三節 筏形基礎的平面表示法
一、梁板式筏形基礎的制圖規則及平面表示
二、平板式筏形基礎的制圖規則及平面表示
三、筏形基礎的構造詳圖
單項能力實訓題
綜合能力實訓題
第六章 鋼筋混凝土樓梯施工圖平面表示法解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