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高職高專新的教學要求,結合當前高職高專教學和教材改革的精神,特精心編寫此書。本教材共分5個模塊:模塊一 機械加工基礎訓練,模塊二 金屬切削加工的基礎知識,模塊三 機械加工基本技能訓練,模塊四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知識和模塊五 機床夾具基礎知識。各模塊內容安排合理,科學取舍,注重創新,強化典型零件加工實例,實用性較強,每個單元后附有思考題,便于學生掌握,提高學習的針對性。
本教材以“夠用”為度、突出“實用”為特點,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機械制造中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為主,注重制造技術理論與生產實踐的緊密結合。在內容安排上力求做到深淺適度、詳略得當,在敘述上力求簡明扼要、通俗易懂。
本教材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成人高校及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和數控技術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機械、機電類技術人員的參考書或機械制造企業人員的培訓教材。
為了貫徹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的精神,落實“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的要求,探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突出高職教育特色,我們聯合相關企業,組織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的教師以及工程技術人員,按照機電類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核心課程標準,并參照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制定的《國家職業標準》中相關職業技能鑒定規范,合作開發了《機械零件普通加工》這本教材。
本教材按照職業教育課程的教學特點,從知識系統和技能系統兩方面,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做”一體化,突出操作過程的程序化和規范化。圍繞基本技能知識點的要求,進行理論知識篩選,減少理論闡述和煩瑣計算,以機械加工各工種技術為主線,將所需的知識貫穿其中,體現“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原則。
本教材的主要特點有:
1.實用性強。教材避開煩瑣公式推導,重視理論的實際應用,使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與職業崗位相貼近。
2.直觀性強。教材力求圖文并茂,增強了知識的直觀性,通俗易懂,便于讀者自學。
3.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教材在車工、銑工等機械加工綜合技能訓練部分設有大量訓練課題,通過訓練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另外,本教材為校企合作共同開發,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與編寫,書中一些實例就來自生產一線,使教材內容更加貼合工程實際。
本教材共分5個模塊:機械加工基礎訓練,金屬切削加工的基礎知識,機械加工基本技能訓練,機械制造工藝基礎知識和機床夾具基礎知識。各模塊內容安排合理,科學取舍,注重創新,強化典型零件加工實例,實用性較強,每個單元后附有思考題,便于學生掌握,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全書參考教學時數為160學時。
本教材由趙春江任主編,趙春、蘇月、陳啟淵任副主編,參編張國斌、王俊。模塊一、模塊三由趙春江編寫,模塊二由陳啟淵、蘇月、張國斌編寫,模塊四由蘇月、趙春、王俊編寫,模塊五由趙春、陳啟淵編寫。全書由趙春江、趙春統稿和定稿,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關玉琴教授任主審。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得到黨華、于占泉、康俐、劉亞敏,呼和浩特眾環(集團)有限公司張國斌及內蒙古納順集團王俊的幫助指導,謹此對相關人員一并表示衷心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模塊一機械加工基礎訓練1
單元一機械加工安全操作規程及文明
生產常識1
一、安全實訓、安全生產的方針1
二、安全實訓、安全生產的任務1
三、機械加工安全操作規程2
四、文明生產常識2
練習與思考3
單元二機械加工常用工、量具的使用
方法4
一、掌握機械加工常用工具的使用
方法4
二、掌握常用量具、量儀的使用方法及
注意事項5
三、測量技能訓練9
練習與思考12
模塊二金屬切削加工的基礎知識13
單元一金屬切削原理知識13
一、零件表面的形成和切削運動13
二、切削要素14
三、刀具切削部分的組成及刀具角度16
四、刀具材料及其選用20
練習與思考23
單元二金屬切削過程的基本規律24
一、切削過程中的金屬變形24
二、切削力及切削功率26
三、切削熱與切削溫度28
四、刀具磨損與刀具壽命29
五、切削條件及其合理選擇32
練習與思考39
單元三金屬切削機床的基礎知識40
一、金屬切削機床的分類及型號40
二、金屬切削機床的運動43
三、金屬切削機床的傳動與運動聯系45
四、機床的選擇50
練習與思考51
模塊三機械加工基本技能訓練52
單元一零件的車削加工52
一、基礎工作準備52
二、車削加工工藝范圍53
三、車床的結構與傳動系統53
四、車床的基本操作58
五、車床的維護和保養62
六、車刀64
七、工件的安裝69
八、車削基本工藝76
九、車削實訓課目88
練習與思考92
單元二零件的銑削加工92
一、基礎工作準備93
二、銑削加工工作內容93
三、銑削方式94
四、銑床97
五、銑刀及其安裝105
六、銑削加工方法108
七、銑削加工實訓課目121
練習與思考122
單元三零件的刨削加工122
一、基礎工作準備123
二、刨削加工工作內容123
三、刨床125
四、刨刀129
五、刨削加工方法132
六、插削加工138
七、刨削實訓課目141
練習與思考142
單元四零件的鉆、擴、鉸加工143
一、基礎工作準備143
二、鉆、擴、鉸的工作內容144
三、鉆床145
四、鉆、擴、鉸刀具147
五、鉆、擴、鉸加工方法155
六、鉆、擴、鉸加工實訓課目157
練習與思考158
單元五零件的鏜削加工159
一、基礎工作準備159
二、鏜削加工工作內容160
三、鏜床160
四、鏜刀163
五、鏜削加工方法166
六、鏜削加工實訓課目169
練習與思考174
單元六零件的磨削加工174
一、基礎工作準備174
二、磨削加工工作內容175
三、磨床176
四、砂輪180
五、磨削基本原理183
六、磨削加工方法185
七、磨削加工技能訓練189
八、磨削加工實訓課目193
練習與思考194
模塊四機械制造工藝基礎知識195
單元一基本概念學習195
一、生產過程和工藝過程195
二、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組成195
三、生產類型和工藝特征197
四、機械加工工藝規程199
單元二零件的工藝分析202
一、零件的技術要求分析202
二、零件的結構及其工藝性分析203
單元三毛坯的選擇206
一、毛坯的種類206
二、毛坯的選擇206
單元四定位基準的確定208
一、工件的裝夾方式208
二、基準的概念209
三、定位原理210
四、定位基準的選擇原則217
單元五機械加工工藝路線的擬定220
一、基本表面加工方法的選擇220
二、加工階段的劃分221
三、劃分加工階段的原因222
四、工序的集中與分散223
五、加工順序的安排223
單元六加工余量的確定224
一、加工余量的計算公式224
二、影響加工余量大小的因素225
三、確定加工余量的方法226
單元七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確定226
一、基準重合時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
確定226
二、基準不重合時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
確定227
練習與思考232
模塊五機床夾具基礎知識235
單元一機床夾具概述235
一、機床夾具的作用235
二、機床夾具的分類235
三、機床夾具的組成236
單元二常見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236
一、工件以平面定位時的定位元件237
二、工件以內孔定位時的定位元件240
三、工件以外圓柱面定位時的定位
元件240
四、箱體類零件常以一面雙銷定位243
單元三基本夾緊裝置244
一、基本概念244
二、斜楔夾緊裝置247
三、螺旋夾緊裝置249
四、圓偏心夾緊裝置250
五、其他夾緊裝置252
練習與思考254
參考文獻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