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大學生就業指導/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是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
《高職大學生就業指導/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根據高職高專畢業生的求職就業需要,分九章介紹了對高職大學生開展就業指導的目的、新經濟條件下的職業與就業、如何融入社會、職業規劃、如何處理工作中的幾大關系、如何在實踐中運用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求職擇業方法和積極適應職業角色、走向成功、如何運用相關的勞動法律知識等內容。每章都針對相關內容選擇了社會上比較典型的案例,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交流研討。
《高職大學生就業指導/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適合作為高等職業院校的教材,也可供就業指導人員、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以及社會求職人員學習和參考。
《高職大學生就業指導/高職高專“十一五”規劃教材》:
新經濟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新經濟以知識作為資本的主要形態,所以要求作為知識載體的人必須不斷充實自我,終身學習,不斷進行知識更新以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終身教育將是人類謀生的基本條件;其次,資源配置呈現出全球范化的特征,隨著知識信息化、網絡化、國際化的發展,各種有用資源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合理配置;最后,網絡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也改變了社會的運轉方式。互聯網可能只要幾年、十幾年就可以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這些都加速了社會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地發生變化,出現了各式各樣的新式人才以適應新經濟條件。
二、新經濟條件下企業文化的基本內容
新經濟條件使得企業生存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經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企業文化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征。雖然每個企業的企業文化都各有特色,但與現代經濟相適應的新的企業文化,其基本內容應該是一致的。
新經濟條件下的企業文化強調協作與團隊精神。新經濟條件下,企業內部分工比較細致,企業中任何人的自我價值實現,都離不開人們之間的相互協作,都依賴于企業的發展。個人需要在企業中實現人生價值;而企業也需要個體相互協作、團結一致,以形成自己企業獨特的企業文化,這種企業文化是與新經濟相適應的。所以,如果沒有人們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的相互協作,沒有團隊精神,企業就不可能高效益發展,也就不會有企業中每個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
知識經濟正在改變工業社會企業文化的基礎,在新的條件下,必須調整和建立新的企業文化以適應現代經濟的要求。
三、新經濟條件下的人才需求分析
新經濟不同于工業經濟的特點決定了具有知識的人力資源是新經濟的主體。新經濟時代所需人才的類型和素質如下。
1.創新型人才
創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創新型思維、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人才。創新是新經濟時代的主題,新經濟又是創新化的經濟,創新化經濟需要的是具有創新型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首先,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科學的廣泛應用,計算機將逐步取代一些機械性的腦力勞動,無紙化辦公在各個領域日趨普遍,這就要求人才具有研究、判斷、邏輯推理能力,以及高度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來適應新經濟時代。
其次,商品的價值不再是勞動者體力的簡單轉化,而是勞動者知識的轉化。這就要求勞動者必須有較強的創造能力,來創造更高的價值。
最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創新對經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據科學家研究,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20世紀初為5%~20%;70~90年代為70%~80%;隨著信息高速公路的興起與發展,將提高到90%。
由此可見,科技創新是發展的關鍵。唯有全面創新,包括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管理創新等,才能維持經濟的競爭力。這些都表明,新經濟時代需要創新型人才。員工具備創新思維,才能不斷地更新理念,更新技術,更新產品,這樣才能達到雙贏的效果。企業希望新人不斷注入新元素,創造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增長點。
日本一家電氣公司曾一度積壓了大量的電扇,直到一個剛畢業的小職員向老板提出了改變電扇顏色的建議。這一建議引起了老板的重視,并予以采納,在市場上掀起了一陣搶購熱潮,幾個月內就銷售了幾十萬臺。只是單純一個改變顏色的設想,卻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效益,可見創新意識的重要性。
2.個性化人才
個性化人才是創新過程的一種表現形式,任何一個創新計劃都體現出個性化的思想。在工業社會,生產是標準化、大規模生產,而在新經濟社會,生產是非標準化,甚至可能是單件生產。個性化經濟需要個性化人才。所謂個性化就是讓人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適合學什么,就讓其學什么;適合干什么,就讓其干什么;有哪一方面的興趣與特長,就讓其在哪一方面發展。當然,個性發展,并不是發展個人主義,更不是否定集體主義。個人的發展必須與社會的需求相符合,必須與所在組織的需求相吻合,這是個性化發展的基本前提。為了適應新經濟時代對個性人才的需求,在個人素質培養方面更注重個性化,把個人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做到學有所長才能學有所用。
3.復合型人才
所謂復合型人才,是指多種專業能力的復合,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復合,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復合。新經濟時代很多創造活動是跨領域的,這種創造不可能依靠某種單一知識和單一技能來實現,它必須借助多種知識、多種技能的綜合運用來完成。社會越發展,創造的復雜程度越高,高度復雜的創造需要高度發展的能力系統,也就是對知識面的要求越來越寬。實際上,不用說創造,在新經濟社會就是應付許多日常工作也離不開綜合能力。因此復合型人才是新經濟時代的寶貴資源,更是當代高職大學生自我塑造的目標之一。
常言道:藝多不壓身。對于求職者來說,多學會一種技能,就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多了一些機會,拓寬了自己的求職范圍。同樣,對于用人單位來說,也希望得到一些全方面的人才,進一步推進公司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