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介紹了環境評價的理論、技術原則和方法,論述了大氣、水、噪聲、生態、固體廢物、區域和規劃環境評價,以及地下水、風險評價、清潔生產、公眾參與和總量控制等環境評價技術的新發展。本書主要章節配以一定的資料性的材料和案例,并附有習題,習題緊密結合了職業上崗和注冊考試的內容和形式,便于學習。
本書為高等學校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市政工程和生態學等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從事環境評價及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參考。
第一章環境影響評價概論001
第一節概述001
一、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概念001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性002
第二節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程序003
一、環境影響評價的管理程序003
二、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006
第三節環境影響評價的法律依據011
一、環境影響評價的法律法規體系011
二、主要環境保護法律法規012
三、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013
四、環境標準014
五、環境政策和產業政策015
第四節環境影響評價制度017
一、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形成與發展017
二、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特點019
三、我國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020
習題023第二章建設項目工程分析和污染源調查025
第一節建設項目工程分析025
一、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025
二、工程分析的方法025
三、建設項目工程分析的工作內容028
第二節污染源調查與評價035
一、污染源調查的內容035
二、污染源調查的方法036
三、污染源評價039
第三節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介紹040
一、污水綜合排放標準040
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042
三、噪聲排放標準045
案例分析046
習題051第三章大氣環境影響評價053
第一節大氣污染與大氣擴散053
一、大氣污染053
二、大氣擴散及其影響因素058
第二節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和
評價等級061
一、評價工作程序061
二、評價工作等級的確定061
三、評價范圍063
第三節大氣污染源和區域氣象調查與
分析064
一、大氣污染源調查與分析對象064
二、污染源調查與分析064
三、污染源調查內容065
四、氣象觀測資料調查與分析066
第四節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067
一、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調查與分析067
二、環境空氣質量現狀監測067
三、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評價068
第五節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071
一、預測的總體步驟072
二、預測因子與預測范圍072
三、計算點072
四、氣象條件和地形數據072
五、預測內容、預測情景及大氣環境
防護距離072
六、預測模式073
七、模型參數的選擇與計算079
八、環境空氣影響預測分析和評價083
第六節環境空氣質量評價主要標準084
一、環境空氣質量標準084
二、《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085
第七節大氣環境污染防治對策086
一、顆粒污染物的大氣環境污染防治
對策086
二、氣態污染物的大氣環境污染防治
對策088
第八節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與建議089
一、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結論089
二、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建議089
案例分析090
習題092第四章水環境影響評價094
第一節水環境與水體污染094
一、水環境概念094
二、水體污染094
三、水環境影響評價概念095
第二節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等級095
一、評價工作程序095
二、評價工作分級方法096
第三節地表水環境現狀調查和評價098
一、環境現狀的調查范圍098
二、環境現狀的調查時間098
三、水文調查與水文測量098
四、水質調查099
五、水環境功能的調查102
六、地表水環境現狀評價102
第四節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和評價103
一、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工作的準備103
二、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模型和預測
內容106
三、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內容120
四、地表水環境保護措施122
第五節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122
一、基本概念122
二、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分級123
三、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126
四、地下水環境現狀評價128
五、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129
六、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130
七、地下水環境保護措施與對策131
第六節水環境評價相關標準132
一、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132
二、海水水質標準132
三、地下水質量標準133
案例分析135
習題138第五章環境噪聲影響評價140
第一節環境噪聲影響評價基礎140
一、基本概念140
二、環境噪聲的特征及影響140
三、環境噪聲的分類141
四、噪聲評價的物理基礎142
五、環境噪聲的評價量143
第二節環境噪聲影響評價工作程序和
等級144
一、聲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144
二、評價等級的劃分145
三、評價范圍和基本要求146
第三節聲環境現狀調查和評價147
一、調查內容和方法147
二、現狀監測和評價147
第四節聲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148
一、預測所需要的基礎資料148
二、聲環境影響預測148
三、戶外聲傳播衰減計算151
四、聲環境影響預測軟件介紹155
五、聲環境影響評價主要內容156
第五節聲環境保護措施與對策157
一、噪聲防治措施的一般要求157
二、噪聲防治途徑157
三、典型建設項目噪聲防治措施158
第六節環境噪聲影響評價相關標準159
一、聲環境質量標準159
二、機場周圍飛機噪聲環境標準160
案例分析160
習題164第六章固體廢物環境影響評價165
第一節固體廢物的基礎知識165
一、固體廢物的定義165
二、固體廢物的特點和分類166
三、固體廢物對環境的影響168
第二節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處置169
一、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和資源化169
二、固體廢物的熱處理技術169
三、固體廢物的土地填埋處置技術170
四、其他物理化學技術171
第三節固體廢物的環境影響評價171
一、一般工程項目的固體廢物環境影響
評價171
二、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設施的環境影響
評價172
第四節固體廢物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標準
及要求175
一、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
控制標準175
二、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176
三、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178
四、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180
五、危險廢物焚燒廠污染控制標準181
案例分析181
習題183第七章生態影響評價184
第一節生態影響評價等級的劃分184
一、基本概念184
二、生態評價原則185
三、生態影響評價等級劃分185
四、生態影響評價工作范圍185
五、生態影響判定依據185
第二節工程調查與分析186
一、工程資料收集和分析186
二、關鍵問題識別和評價因子的篩選186
第三節生態環境狀況調查和現狀評價188
一、生態環境狀況調查188
二、生態現狀調查方法188
三、生態現狀評價189
四、生態影響評價圖件規范與要求189
第四節生態環境影響預測190
一、預測內容191
二、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方法191
第五節生態影響的防護、恢復及替代
方案193
一、生態影響的防護與恢復193
二、生態保護措施194
三、替代方案194
案例分析194
習題197第八章清潔生產及總量控制199
第一節清潔生產評價199
一、清潔生產的定義199
二、清潔生產的內容199
三、建設項目清潔生產評價指標200
四、清潔生產評價等級204
五、清潔生產評價方法204
六、清潔生產的評價程序207
第二節總量控制208
一、總量控制概論208
二、總量控制的類型209
三、總量控制目標確定方法210
四、水環境容量與總量控制213
五、大氣環境容量與總量控制214
習題217第九章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219
第一節環境風險評價概述219
一、基本概念219
二、環境風險評價的適用范圍220
三、環境風險評價工作等級和評價
范圍220
四、環境風險評價工作程序223
第二節風險識別和源項分析223
一、風險識別223
二、源項分析224
三、事故源強的估算226
第三節后果計算229
一、環境風險事故后果229
二、有毒有害物質在大氣中的擴散229
三、有毒有害物質在水環境中的遷移
轉化預測230
第四節風險計算和評價232
一、環境風險事故危害232
二、風險計算233
三、風險評價233
第五節風險管理233
一、環境風險管理233
二、風險防范措施234
三、應急預案235
四、風險結論與建議235
案例分析235
習題238第十章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及公眾參與239
第一節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239
一、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的必要性239
二、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的方法240
三、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的步驟243
第二節公眾參與244
一、公眾參與的一般要求244
二、公眾參與的組織形式245
習題246第十一章開發區區域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247
第一節開發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247
一、適用范圍和工作程序247
二、開發區區域環境影響評價內容247
三、區域開發環境制約因素分析251
第二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252
一、適用范圍和工作程序253
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文件253
三、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評價范圍255
四、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255
五、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方法260
六、規劃環評與區域環評、建設項目環
評的比較263
案例分析263
習題268第十二章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編寫269
第一節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編寫要求及
編制內容269
一、政策和技術要求269
二、總體要求269
三、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內容269
第二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與
報告表271
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編寫271
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編寫272
第三節環境質量評價圖的繪制272
一、環境質量評價圖的分類273
二、環境評價地圖273
三、環境質量評價圖制圖方法273
四、環境評價普通圖的繪制274
習題274附錄275
附件一環境影響評價相關網站及其網址275
附件二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及標準275
參考文獻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