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實際出發,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要求,在介紹水體與水污染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地表水及地下水評價等級的劃分、地表水及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地表水及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水環境保護對策及管理措施等知識,并配套實際案例。
1.水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從環境影響評價的實際工作出發,根據新修訂的環評技術文件要求,在介紹水體與水污染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地表水及地下水評價等級的劃分、地表水及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地表水及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水環境保護對策及管理措施等知識,并配套實際案例,以期讓大家掌握水環境影響評價專章的編寫內容與技能。
2.水環境影響評價技術信息量大,內容全面,不僅包含了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理論,而且利用了大量的事例,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和較強的實用性。
3.水環境影響評價技術適用于高等學校和職業學校環境科學專業、環境影響評價專業、環境管理等專業需要水環境影響評價相關知識的專業作為教材,也適用于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
劉麗娟,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講師,本人于2003年~2007年就讀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獲環境科學學士(理科)學位,2007年-2010年就讀于暨南大學環境科學學院,獲環境科學碩士(工科)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水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參與了多項水專項研究,并獲專利一項《聚合氯化鋁鐵-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銨復合混凝劑及其制備方法》(專利號:200910042124.5)。
2010年8月起,在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環境科學系任教。主要承擔環境影響評價專業方向教學及研究工作,參與編寫《水環境影響評價技術》、《環境影響評價基礎技術》、《大氣環境影響評價技術》等多門核心課程校本講義。參與“佛山市南海區主要污染物排污指標核定與分配工作”、“基于3S技術的小流域水污染調查及防治策略研究”、《環境影響評價》實踐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基于項目模塊導向的《環境影響評價基礎技術》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等多項對外服務及教學改革課題研究。指導學生團隊完成兩項創新創業課題,分獲2016年“挑戰杯˙創青春”廣東大學生創業大賽銅獎及獲2016年“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聘果杯”廣東省分賽獎。
第一章水環境基本知識001
一、基本概念001
二、水環境影響評價標準與法規017
三、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任務及程序023
第二章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技術027
第一節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劃分與評價范圍的確定027
一、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確定027
二、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的確定031
第二節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及評價034
一、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內容034
二、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監測036
三、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043
第三節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048
一、水體中污染物遷移轉化規律049
二、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052
第三章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技術071
第一節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劃分與評價范圍的確定071
一、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等級的確定071
二、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的確定073
三、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要求075
第二節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及評價077
一、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原則與內容077
二、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監測078
三、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081
第三節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082
一、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原則082
二、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的方法083
三、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的步驟084
第四章水環境保護對策及措施085
一、水環境保護對策措施基本類型085
二、建設項目水環境保護措施分析基本要求087
三、建設項目水污染源治理措施090
四、建設項目其他水環境保護措施121
第五章水環境影響評價專題文件編寫129
一、水環境影響評價主要內容129
二、水環境影響評價案例134
附錄254
附錄一特征水質參數表254
附錄二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行業分類表256
附錄三各行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名錄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