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教材:無機材料物理化學》為同濟大學“十五”規劃教材,著重介紹無機材料相關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本教材第1章~第5章敘述無機材料機構的基礎知識,介紹材料的結晶學基礎、材料的結構、結構缺陷、非晶態結構以及材料的表面和界面結構;第6章介紹相平衡基礎和相平衡的應用;第7章~第10章介紹無機材料制備中的高溫動力學過程基礎,包括擴散過程、固相反應過程、相變過程和燒結的基本原理。
本教材是材料專業無機材料方向學生的專業基礎本科教材,在內容的選取上,注重專業基礎教學的要求,同時力求反映無機材料學科的發展,盡可能做到內容精簡、突出重點、闡明難點,可供該專業的高等學校師生使用和參考。
第1章 幾何結晶學基礎
1.1 晶體的基本特征
1.1.1 晶體的基本概念
1.1.2 幾何結晶學的空間格子
1.1.3 晶體的基本性質
1.2 晶體的宏觀對稱和晶體分類
1.2.1 宏觀對稱元素
1.2.2 對稱元素組合原理
1.2.3 晶體的32個點群
1.2.4 晶體分類
1.3 晶體定向和晶面符號
1.3.1 晶體定向
1.3.2 晶面符號
1.4 晶體結構的基本特征
1.4.1 單位平行六面體的劃分原則
1.4.2 十四種空間格子
1.5 晶體的微觀對稱元素和空間群
1.5.1 微觀對稱元素
1.5.2 空間群和空間群的表示法
習題
第2章 晶體化學基礎和無機化合物晶體結構
2.1 晶體化學基本原理
2.1.1 離子晶體和晶格能
2.1.2 決定離子晶體結構的基本因素
2.1.3 鮑林規則
2.1.4 同質多晶
2.2 典型無機化合物晶體結構
2.2.1 典型二元化合物的結構
2.2.2 幾種重要的多元化合物結構
2.2.3 硅酸鹽結構
習題
第3章 晶體的結構缺陷
3.1 點缺陷
3.1.1 點缺陷的名稱
3.1.2 點缺陷的類型
3.1.3 缺陷化學反應表示法
3.1.4 熱缺陷的平衡濃度和化學平衡
3.1.5 固溶體
3.1.6 非化學計量化合物
3.1.7 固溶體的研究方法
3.2 線缺陷--位錯
3.2.1 位錯類型
3.2.2 伯格斯回路和伯格斯矢量
習題
第4章 非晶態固體結構
4.1 玻璃的通性
4.2 玻璃的形成
4.2.1 非晶態固體的形成方法
4.2.2 非晶態固體形成的熱力學條件
4.2.3 玻璃形成的動力學條件
4.2.4 玻璃形成的結晶化學條件
4.3 玻璃的結構
4.3.1 無規則網絡學說
4.3.2 晶子學說
4.3.3 無規密堆積模型
4.3.4 拓撲無序模型
4.4 玻璃的類型
4.4.1 硅酸鹽玻璃
4.4.2 硼酸鹽玻璃
4.4.3 非氧化物玻璃
習題
第5章 固體的表面與界面行為
5.1 引言
5.2 固體材料的表面特性及表面結構
5.2.1 固體表面特征
5.2.2 表面力場
5.2.3 固體表面應力和表面能
5.2.4 某些重要物質的表面結構
5.3 晶態固體材料中的晶界結構
5.3.1 晶界的結構特征
5.3.2 晶界結構
……
第6章 相平衡與相圖
第7章 擴散過程
第8章 相變過程
第9章 固相反應
第10章 燒結過程
附錄1 晶體結構的230種空間群
附錄2 有效離子半徑(據Shannon,1976)
參考文獻
收起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