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高等學校土建類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系統地介紹了工程地質學的基本原理和勘察測試技術,共分七章,第一章~第四章為地質學基礎,內容包括礦物和巖石、地質年代和地質構造、地下水和常見的自然地質作用;第五章~第七章為工程地質,內容包括巖土的工程地質研究、不良地質現象的工程地質問題和工程地質勘查。
考慮到近年來生產實踐和教學的要求,本教材相較之前的教材,更注重前沿動態和新成果、新規范,壓縮了地下水的一些內容,增加了原位測試的內容。
本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水利水電工程、道橋工程專業、水文與水資源工程等專業本科生教材,還可供在職人員進修自學和從事相關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緒論
思考題
第一章礦物和巖石
第一節概述
一地球的外部結構
二地球的內部結構
第二節地質作用
一地質作用的概念
二地質作用的能量及其來源
三地質作用的類型
第三節礦物
一礦物的概念
二礦物的物理性質
三常見造巖礦物
四常見礦物的肉眼鑒定方法 緒論
思考題
第一章礦物和巖石
第一節概述
一地球的外部結構
二地球的內部結構
第二節地質作用
一地質作用的概念
二地質作用的能量及其來源
三地質作用的類型
第三節礦物
一礦物的概念
二礦物的物理性質
三常見造巖礦物
四常見礦物的肉眼鑒定方法
第四節巖石
一巖漿巖
二沉積巖
三變質巖
思考題
第二章地質年代和地質構造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地質年代的確定方法
一絕對地質年代的確定--同位素年齡的測定
二相對地質年代的確定
三地質年代表
第三節地質構造
一概述
二巖層的產狀
三水平構造和傾斜構造
四褶皺構造
五斷裂構造
第四節地質圖的閱讀
一地質圖的種類
二地質構造在地質圖上的表現形式
三閱讀地質圖
思考題
第三章地下水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地下水賦存
一巖石中的空隙類型
二巖石中水的存在形式
三巖石的水理性質
第三節地下水的運動
一概述
二地下水的循環(補給、徑流與排泄)
三地下水的運動規律
四地下水的動態與均衡
第四節地下水的分類
一概述
二包氣帶水
三潛水
四承壓水
五空隙水(孔隙水、裂隙水、巖溶水)
第五節地下水中的化學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一概述
二地下水中的化學成分
三地下水中化學成分的形成作用
四地下水化學類型
思考題
第四章常見的自然地質作用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風化作用
一概述
二風化作用的類型
三影響巖土體風化的因素
四風化帶的劃分
五風化的后果及治理
第三節地表水的地質作用
一暫時性流水的地質作用
二河流的地質作用
三海洋的地質作用
第四節巖溶作用
一概述
二巖溶發育的條件
三巖溶發育的影響因素
四巖溶的形態及發育規律
五巖溶地區工程地質問題及防治措施
第五節地震
一概述
二震級與烈度
三地震對建筑物的影響
思考題
第五章巖土的工程地質研究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巖石及巖體的工程性質
一巖石的物理、水理和力學性質
二巖體的結構特征
三巖體的力學特性
四巖體的天然應力狀態
五巖體的質量評價及工程分類
第三節土的工程性質及分類
一土的物理性質及分類
二土中的應力
三土的壓縮性及地面沉降
四地基的承載力及建筑物的穩定
思考題
第六章不良地質現象的工程地質問題
第一節概述
一不良地質現象的定義和特征
二地質災害的分類
第二節崩塌與滑坡
一崩塌
二滑坡
第三節泥石流
一泥石流的概念
二泥石流的形成條件
三泥石流的分類
四泥石流的防治
第四節特殊土引起的工程地質問題
一膨脹土
二濕陷性黃土
三紅黏土
四凍土
五鹽漬土
第五節邊坡的工程地質問題
一概述
二邊坡的類型
三邊坡工程安全等級
四影響邊坡穩定性的主要因素
第六節地下水引起的地質問題
一毛細水對建筑工程的影響
二潛水對建筑工程的影響
三承壓水的作用
四地下水中的化學成分的影響
第七節巖溶地區的工程地質問題
一地基穩定性及塌陷問題
二巖溶滲漏問題
第八節其他常見的工程地質問題
一地下洞室
二深基坑開挖
三水庫
思考題
第七章工程地質勘察
第一節工程地質勘察概述
一工程地質勘察的目的、任務與內容
二工程地質勘察的方法和階段劃分
第二節工程地質勘察方法
一工程地質測繪
二工程地質勘探
三室內試驗
四原位測試
五現場檢驗與監測
第三節地質勘察報告的編寫
一勘察資料的整理
二數據的統計分析
三地質圖的編繪
四地質報告的編寫
思考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