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教育部頒發的《材料力學B類(中學時)和C類(少學時)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結合國內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實際狀況而編寫的。 全書共9章,內容包括緒論、軸向拉伸與壓縮、扭轉、彎曲內力、彎曲應力、彎曲變形、應力狀態分析及強度理論、組合變形、壓桿穩定。各章均附有思考題與習題,書后并附有習題答案。 本書具有體系合理、論述嚴謹、基礎理論與工程應用兼顧、專業面寬與教學適用性強、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等特點。 本書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土木類、機械類專業的本科教學用書,也可供成人教育師生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材料力學的主要任務與研究對象 第二節 材料力學的基本假設 第三節 外力與內力 一、外力 二、內力與求解方法(截面法) 第四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材料力學的主要任務與研究對象 第二節 材料力學的基本假設 第三節 外力與內力 一、外力 二、內力與求解方法(截面法) 第四節 材料的應力 第五節 材料的應變與構件的變形 一、材料的應變 二、構件的變形 第六節 胡克定律 第七節 桿件變形的基本形式第二章 軸向拉伸與壓縮 第一節 軸向拉伸與壓縮概述 第二節 截面法、軸力及軸力圖 一、截面法與桿件軸力 二、軸力圖 第三節 拉(壓)桿的應力 一、拉(壓)桿橫截面上的應力 二、拉(壓)桿斜截面上的應力 第四節 拉(壓)桿的變形及胡克定律 第五節 材料在拉伸和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一、材料拉伸和壓縮試驗的試件與設備 二、低碳鋼試樣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三、其他金屬材料在拉伸時的力學性能 四、金屬材料在壓縮時的力學性能 第六節 強度條件、安全因數、許用應力 第七節 簡單拉壓靜不定問題 一、靜不定問題的概念及解法 二、溫度應力和裝配應力 第八節 剪切與擠壓的實用計算方法 一、剪切變形與剪切面 二、剪切實用計算方法 三、擠壓實用計算方法 第九節 軸向拉(壓)桿的應變能 第十節 應力集中的概念 思考題 習題第三章 扭轉 第一節 扭轉概述 第二節 薄壁圓筒的扭轉 第三節 傳動軸的外力偶矩、扭矩及扭矩圖 一、傳動軸的外力偶矩 二、扭矩及扭矩圖 第四節 等直圓截面桿扭轉時的應力、強度條件 一、橫截面上的應力 二、斜截面上的應力 三、強度條件 第五節 等直圓截面桿的扭轉變形與剛度條件 一、扭轉變形 二、剛度條件 第六節 等直圓截面桿扭轉時的應變能 第七節 非圓截面桿自由扭轉時的應力和變形 第八節 薄壁截面桿自由扭轉時的應力和變形 一、開口薄壁截面桿 二、閉口薄壁截面桿 思考題 習題第四章 彎曲內力 第一節 構件的彎曲 第二節 梁的計算簡圖 一、支座形式與支反力 二、典型梁的分類 第三節 剪力與彎矩 第四節 剪力圖與彎矩圖 第五節 剪力、彎矩及荷載集度間的微分關系 第六節 平面剛架的彎矩圖繪制 思考題 習題第五章 彎曲應力 第一節 梁彎曲時的正應力 一、彎曲應力簡介 二、純彎曲梁段橫截面上的正應力分析 三、梁彎曲時的正應力強度條件 第二節 梁彎曲時的切應力 一、矩形截面梁橫截面上的切應力 二、其他形狀截面的切應力 三、切應力強度條件 思考題 習題第六章 彎曲變形 第一節 彎曲變形的概念 第二節 撓曲線近似微分方程 第三節 積分法求解梁的彎曲變形 第四節 疊加法求彎曲變形 第五節 梁的剛度校核 第六節 簡單靜不定梁 第七節 提高梁強度和剛度的措施 一、合理安排梁的受力方式 二、合理選擇梁的截面形狀 思考題 習題第七章 應力狀態分析及強度理論 第一節 應力狀態概述 第二節 平面應力狀態分析 一、平面應力狀態分析的解析法 二、平面應力狀態分析的圖解法(應力圓法) 第三節 空間應力狀態分析 第四節 廣義胡克定律 第五節 強度理論 一、最大拉應力理論 二、最大拉應變理論 三、最大切應力理論 四、畸變能理論 思考題 習題第八章 組合變形 第一節 組合變形概述 第二節 梁的斜彎曲 一、斜彎曲時梁的正應力 二、斜彎曲時梁的強度條件 第三節 拉伸(壓縮)與彎曲的組合變形 第四節 彎曲與扭轉的組合 思考題 習題第九章 壓桿穩定 第一節 壓桿穩定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兩端鉸支的細長壓桿穩定臨界力 第三節 其他約束條件下細長壓桿的穩定臨界力 第四節 歐拉公式的適用范圍與臨界應力 一、臨界應力與桿件柔度 二、歐拉公式的適用范圍 三、中、小柔度壓桿的臨界應力與經驗公式 第五節 受壓桿件的穩定性計算 一、安全系數法計算壓桿穩定性 二、折減系數法計算壓桿穩定性 第六節 提高壓桿穩定性的常用措施 一、合理選擇截面 二、合理設計桿端約束 三、合理設計壓桿長度 四、適當選擇合適的材料 思考題 習題附錄 附錄一 常用型鋼表 附錄二 習題答案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