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琴,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副教授, 曾令琴,女,60歲,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電路分析、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的教學及其研究。
一..教育背景
黃河水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后獲河南大學工業自動化化專業專科及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在鄭州大學進修3年及武漢水電學院進修1年
二.著譯作品
(1) 曾令琴 主編,《電路分析基礎》本科,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12
(2)曾令琴 主編,《電子技術基礎》本科,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1
(3)曾令琴 主編,《模擬電子技術》本科,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7
(4)曾令琴 主編,《數字電子技術》本科,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7
(5) 曾令琴 主編,《電工學》上、下冊本科,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9
曾令琴,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副教授, 曾令琴,女,60歲,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電路分析、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的教學及其研究。
一..教育背景
黃河水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畢業,后獲河南大學工業自動化化專業專科及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在鄭州大學進修3年及武漢水電學院進修1年
二.著譯作品
(1) 曾令琴 主編,《電路分析基礎》本科,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12
(2)曾令琴 主編,《電子技術基礎》本科,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1
(3)曾令琴 主編,《模擬電子技術》本科,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7
(4)曾令琴 主編,《數字電子技術》本科,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7
(5) 曾令琴 主編,《電工學》上、下冊本科,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9
(6) 曾令琴 主編,《供配電技術》高職高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1
(7) 曾令琴 主編,《電工技術基礎》高職高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10
(8) 曾令琴 主編,《PLC原理及應用技術》高職高專,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3
三.業務成果
主持和參與精品課程建設共3門,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多項,制作的多門教材課件獲得省級一等獎5個,二等獎3個。
在全國性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其中核心7篇。
主編、參編教材約20余本。
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
1.1 電路和電路模型
1.1.1 電路的組成及功能
1.1.2 電路模型
1.2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電流
1.2.2 電壓、電位和電動勢
1.2.3 電功和電功率
1.2.4 參考方向
1.3 基爾霍夫定律
1.3.1 幾個常用的電路名詞
1.3.2 結點電流定律
1.3.3 回路電壓定律
1.4 電壓源和電流源
1.4.1 理想電壓源
第1章 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
1.1 電路和電路模型
1.1.1 電路的組成及功能
1.1.2 電路模型
1.2 電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電流
1.2.2 電壓、電位和電動勢
1.2.3 電功和電功率
1.2.4 參考方向
1.3 基爾霍夫定律
1.3.1 幾個常用的電路名詞
1.3.2 結點電流定律
1.3.3 回路電壓定律
1.4 電壓源和電流源
1.4.1 理想電壓源
1.4.2 理想電流源
1.4.3 實際電源的兩種電路模型
1.5 電路的等效變換
1.5.1 電阻之間的等效變換
1.5.2 電源之間的等效變換
1.6 直流電路中的幾個問題
1.6.1 電路中各點電位的計算
1.6.2 電橋電路
1.6.3 負載獲得最大功率的條件
1.6.4 受控源
小結
實訓項目一 電路測量預備知識及技能的訓練
實驗一 基爾霍夫定律的驗證
習題
第2章 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1 支路電流法
2.2 回路電流法
2.3 結點電壓法
2.3.1 結點電壓法
2.3.2 彌爾曼定理
2.4 疊加定理
2.5 戴維南定理
小結
實驗二 疊加定理和戴維南定理的
驗證
習題
第3章 單相正弦交流電路
3.1 正弦交流電路的基本概念
3.1.1 正弦量的三要素
3.1.2 相位差
3.2 單一參數的正弦交流電路
3.2.1 電阻元件
3.2.2 電感元件
3.2.3 電容元件
小結
習題
第4章 相量分析法
4.1 復數及其運算
4.1.1 復數及其表示方法
4.1.2 復數運算法則
4.2 相量和復阻抗
4.2.1 相量
4.2.2 復阻抗
4.3 相量分析法
4.3.1 RLC串聯電路的相量模型分析
4.3.2 RLC并聯電路的相量模型分析
4.3.3 應用實例
4.4 復功率
4.4.1 正弦交流電路中的功率
4.4.2 復功率
4.4.3 功率因數的提高
小結
實驗三 三表法測量電路參數
實驗四 日光燈電路的連接及功率因數的提高
習題
第5章 諧振電路
5.1 串聯諧振
5.1.1 RLC串聯電路的基本關系
5.1.2 串聯諧振的條件
5.1.3 串聯諧振電路的基本特性
*5.1.4 串聯諧振回路的能量特性
5.1.5 串聯諧振電路的頻率特性
5.2 并聯諧振
5.2.1 并聯諧振電路的諧振條件
5.2.2 并聯諧振電路的基本特性
5.2.3 并聯電路的頻率特性
5.2.4 并聯諧振電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5.2.5 電源內阻對并聯諧振電路的影響
5.3 正弦交流電路的最大功率傳輸
5.4 諧振電路的應用
小結
實驗五 串聯諧振的研究
習題
第6章 互感耦合電路與變壓器
6.1 互感的概念
6.1.1 互感現象
6.1.2 互感電壓
6.1.3 耦合系數和同名端
6.2 互感電路的分析方法
6.2.1 互感線圈的串聯
6.2.2 互感線圈的并聯
6.2.3 互感線圈的T形等效
6.3 空心變壓器
6.4 理想變壓器
6.4.1 理想變壓器的條件
6.4.2 理想變壓器的主要性能
6.5 全耦合變壓器
6.5.1 全耦合變壓器的定義
6.5.2 全耦合變壓器的等效電路
6.5.3 全耦合變壓器的變換系數
小結
實驗六 變壓器參數測定及繞組極性判別
習題
第7章 三相電路
7.1 三相交流電的基本概念
7.2 三相電源的連接
7.2.1 三相電源的Y形連接
7.2.2 三相電源的△形連接
7.3 三相負載的連接
7.3.1 三相負載的Y形連接
7.3.2 三相負載的△形連接
7.4 三相電路的功率
小結
實驗七 三相電路電壓、電流的測量
習題
第8章 電路的暫態分析
8.1 換路定律
8.1.1 基本概念
8.1.2 換路定律
8.2 一階電路的暫態分析
8.2.1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8.2.2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響應
8.2.3 一階電路的全響應
8.2.4 一階電路暫態分析的三要素法
8.3 一階電路的階躍響應
8.3.1 單位階躍函數
8.3.2 單位階躍響應
8.4 二階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小結
實驗八 一階電路的響應測試
習題
第9章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
9.1 非正弦周期信號
9.1.1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產生
9.1.2 非正弦周期信號
9.2 諧波分析和頻譜
9.2.1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傅里葉級數表達式
9.2.2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頻譜
9.2.3 波形的對稱性與諧波成分的關系
9.2.4 波形的平滑性與諧波成分的關系
9.3 非正弦周期信號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9.3.1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
9.3.2 非正弦周期量的平均功率
9.4 非正弦周期信號作用下的線性電路分析
小結
實驗九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研究
習題
第10章 二端口網絡
10.1 二端口網絡的一般概念
10.2 二端口網絡的基本方程和
參數
10.2.1 阻抗方程和Z參數
10.2.2 導納方程與Y參數
10.2.3 傳輸方程和A參數
10.2.4 混合方程與H參數
10.2.5 二端口網絡參數之間的關系
10.2.6 實驗參數
10.3 二端口網絡的輸入阻抗、輸出阻抗和傳輸函數
10.3.1 輸入阻抗和輸出阻抗
10.3.2 傳輸函數
10.4 線性二端口網絡的等效電路
10.4.1 無源線性二端口網絡的T形等效電路
10.4.2 無源線性二端口網絡的π形等效電路
10.4.3 T形網絡和π形網絡的等效變換
10.4.4 多個簡單二端口網絡的連接
10.5 二端口網絡的特性阻抗和傳輸常數
10.5.1 二端口網絡的特性阻抗
10.5.2 二端口網絡的傳輸常數
10.6 二端口網絡應用簡介
10.6.1 相移器
10.6.2 衰減器
10.6.3 濾波器
小結
實驗十 線性無源二端口網絡的研究
習題
第11章 均勻傳輸線
11.1 分布參數電路的概念
11.1.1 分布參數電路
11.1.2 分布參數電路的分析方法
11.2 均勻傳輸線的正弦穩態響應方程式
11.2.1 均勻傳輸線的微分方程
11.2.2 均勻傳輸線方程的穩態解
11.3 均勻傳輸線上的波和傳播特性
11.3.1 行波
11.3.2 特性阻抗
11.3.3 傳播常數
11.4 終端接有負載的傳輸線
11.4.1 反射系數
11.4.2 終端阻抗匹配的均勻傳輸線
11.4.3 終端不匹配的均勻傳輸線
小結
習題
第12章 拉普拉斯變換
12.1 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
12.2 拉普拉斯變換的基本性質
12.3 拉普拉斯反變換
12.4 應用拉氏變換分析線性電路
12.4.1 單一參數的運算電路
12.4.2 耦合電感的運算電路
12.4.3 應用拉氏變換分析線性電路
小結
習題
實訓項目二 常用元器件的識別、測試及
焊接技術練習
實訓項目三 常用電工工具的使用及配盤
練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