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分為8章,前4章系統介紹了含能材料的基本知識,后4章反映了與含能材料發展相關的熱點和前沿知識。第1章概述了炸藥學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紹了含能材料爆轟和安全相關的參數和性能;第3章闡述了一些主要單質高能炸藥的性能和制備方法;第4章則介紹了混合炸藥的性能和應用;第5章介紹了新型高能量密度材料,展望了含能材料的發展趨勢;第6章介紹了硝胺類炸藥熱分解研究新進展,是炸藥貯存和老化研究的重要內容;第7章討論了含能材料的分子設計及性能的理論研究,提出用理論指導實驗合成新型含能材料的思路;第8章介紹了含能黏結劑。內容緊密結合實際,反映了含能材料發展的新趨勢,介紹了新的研究成果和技術方法。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教材,適合大學生、研究生和教師閱讀,也可供從事火炸藥合成、配方設計、熱性能研究及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第1章 概述
1.1 炸藥的發展歷史
1.2 炸藥的概念和分類
1.2.1 按化學組分分類
1.2.2 按用途分類
1.3 炸藥的特征
1.3.1 高體積能量密度
1.3.2 強自行活化
1.3.3 亞穩態
1.3.4 自供氧
1.4 炸藥的化學變化形式
1.4.1 炸藥的熱分解
1.4.2 炸藥的燃燒
1.4.3 炸藥的爆炸
1.4.4 炸藥的爆轟
第1章 概述
1.1 炸藥的發展歷史
1.2 炸藥的概念和分類
1.2.1 按化學組分分類
1.2.2 按用途分類
1.3 炸藥的特征
1.3.1 高體積能量密度
1.3.2 強自行活化
1.3.3 亞穩態
1.3.4 自供氧
1.4 炸藥的化學變化形式
1.4.1 炸藥的熱分解
1.4.2 炸藥的燃燒
1.4.3 炸藥的爆炸
1.4.4 炸藥的爆轟
1.5 氧平衡及爆炸反應方程式的確定
1.5.1 氧平衡
1.5.2 爆炸反應方程式
1.6 炸藥的應用
1.6.1 利用炸藥的化學能做功
1.6.2 作為氣源應用于氣體發生器
1.6.3 利用炸藥熱能和聲、光、煙效應
1.7 炸藥學的研究任務
參考文獻
第2章 炸藥的能量與安全性能
2.1 炸藥的密度
2.1.1 炸藥晶體密度的計算
2.1.2 密度的測定
2.1.3 裝藥密度與爆轟性能的關系
2.2 炸藥的生成焓
2.2.1 鍵或基團加和法
2.2.2 分子軌道法
2.2.3 原子化方案
2.3 炸藥的爆熱
2.3.1 炸藥爆熱的計算
2.3.2 影響爆熱的因素
2.3.3 提高炸藥爆熱的途徑
2.3.4 爆熱的實驗測定
2.4 炸藥的爆溫
2.4.1 爆溫的理論計算
2.4.2 改變爆溫的途徑
2.5 炸藥的爆速
2.5.1 炸藥爆速的計算
2.5.2 炸藥爆速的實驗測定
2.5.3 影響爆速的因素
2.6 炸藥的爆壓
2.6.1 C-J爆壓經驗公式
2.6.2 Kamlet 經驗公式法
2.6.3 氮當量及修正氮當量法
2.6.4 佩佩金經驗公式法
2.7 炸藥的爆容
2.8 炸藥的做功能力和猛度
2.8.1 炸藥的做功能力
2.8.2 炸藥的猛度
2.9 炸藥的安定性
2.9.1 熱安定性的理論
2.9.2 影響炸藥熱安定性的因素
2.9.3 炸藥安定性的評價
2.9.4 測定熱安定性的方法
2.10 炸藥的相容性
2.10.1 相容性的基本概念
2.10.2 相容性的實驗測試方法
2.11 炸藥的感度
2.11.1 感度的選擇性
2.11.2 感度的相對性
2.11.3 影響炸藥感度的因素
2.11.4 感度的理論計算
2.11.5 量子化學參量作為炸藥感度的判據
2.11.6 感度的實驗測試方法
2.12 炸藥的安全使用
2.12.1 炸藥的毒性
2.12.2 炸藥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項
2.12.3 過期和報廢炸藥的處理
2.12.4 炸藥廢水的處理
參考文獻
第3章 單質炸藥的制備
3.1 炸藥合成中的常見反應
3.1.1 硝化反應
3.1.2 加成反應
3.1.3 縮合反應
3.1.4 VNS胺化法
3.2 硝化及其注意事項
3.2.1 硝化劑
3.2.2 硝化器
3.2.3 硝化過程的副反應
3.2.4 影響硝化反應的主要因素
3.3 主要的單質猛炸藥
3.3.1 硝基化合物炸藥
3.3.2 硝胺炸藥
3.3.3 硝酸酯類炸藥
3.4 起爆藥
3.4.1 起爆藥的特性
3.4.2 起爆藥的基本要求
3.4.3 起爆藥的分類
參考文獻
第4章 混合炸藥
4.1 軍用混合炸藥
4.1.1 軍用混合炸藥的分類
4.1.2 對軍用混合炸藥的性能要求
4.1.3 軍用混合炸藥爆轟反應特點
4.1.4 混合炸藥重要性能參數的計算
4.1.5 軍用混合炸藥發展趨勢
4.2 民用混合炸藥
4.2.1 民用混合炸藥的分類
4.2.2 民用混合炸藥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第5章 新型高能量密度材料
5.1 無環類化合物
5.1.1 FOX-7
5.1.2 ADN
5.2 張力環和籠狀化合物
5.2.1 TNAZ
5.2.2 CL-20
5.2.3 ONC
5.3 嗪類含能材料
5.3.1 LLM-105
5.3.2 DHT
5.3.3 BTATz
5.4 唑類含能材料
5.4.1 咪唑類含能化合物的實驗和理論研究
5.4.2 吡唑類含能化合物的實驗和理論研究
5.4.3 三唑類含能化合物的實驗和理論研究
5.4.4 四唑類含能化合物的實驗和理論研究
5.5 呋咱和氧化呋咱
5.5.1 單環(氧化)呋咱類
5.5.2 苯并(氧化)呋咱類
5.5.3 多環苯并(氧化)呋咱類
5.6 其它高能量密度材料
5.6.1 全氮化合物
5.6.2 含高能元素的炸藥
5.6.3 金屬氫
5.6.4 反物質
5.6.5 可用作超高能量密度材料的核同質異能素
參考文獻
第6章 高能硝胺炸藥的熱分解2426.1DMN的熱分解
6.1.1 硝胺類炸藥熱分解研究的模型化合物
6.1.2 DMN在氣相中的熱分解研究
6.1.3 DMN在溶液中熱分解研究
6.2 RDX的熱分解
6.2.1 RDX氣相及熔融態的熱分解
6.2.2 RDX在溶液中分解
6.2.3 RDX在惰性溶劑中熱分解機理
6.2.4 籠型效應
6.2.5R DX在活性溶劑中分解機理
6.3 HMX的熱分解
6.3.1 HMX氣相及熔融態的熱分解
6.3.2 HMX熱分解理論研究
6.3.3 HMX在溶液中的熱分解
6.3.4 HMX在固相中的熱分解
6.4 CL-20的熱分解
6.4.1 CL-20在凝聚態的熱分解
6.4.2 溶液中的熱分解
6.5 TNAZ的熱分解
6.5.1 TNAZ熱分解的實驗研究
6.5.2 TNAZ熱分解的理論研究
參考文獻
第7章 含能材料的分子設計
7.1 含能材料分子設計的整體思路
7.2 含能材料分子設計的兩類重要方法
7.3 分子和電子結構的研究方法
7.3.1 密度泛函理論
7.3.2 自然鍵軌道理論
7.4 重要能量參數的計算方法及原理
7.4.1 生成焓的計算
7.4.2 晶體密度的求解方法
7.5 重要性能——熱分解機理的研究方法
7.5.1 從頭算分子動力學模擬
7.5.2 量子化學方法——G3MP2B3方法
7.5.3 化學反應動力學
參考文獻
第8章 含能黏結劑
8.1 黏結劑概述
8.2 疊氮聚醚類含能黏結劑
8.2.1 含能黏結劑GAP
8.2.2 含能黏結劑PAMMO
8.2.3 含能黏結劑PBAMO
8.3 硝酸酯聚醚類含能黏結劑
8.3.1 含能黏結劑PNIMMO
8.3.2 含能黏結劑PGN
8.4 聚磷氮烯類含能黏結劑
8.5 其它含能黏結劑
8.5.1 偕二硝基含能黏結劑
8.5.2 特殊彈性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