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鑒賞》旨在指導普通讀者如何欣賞、鑒別當代最為普及的藝術形式——電影和電視,系統論述了影視藝術的基本知識,深入剖析了中外影視史上的一些經典作品,語言生動,通俗易懂。
第一編 電影藝術論
第一章 導論:影視藝術概說
一、影視概說:什么是電影?什么是電視?
二、影視藝術作為新藝術及其復雜性
三、影視文化之反思
第二章 “追求永恒”與“第七藝術”的誕生
一、電影:“第七藝術”的命名
二、電影成為藝術:心理動因和物理原理
三、新興的電視媒介與電視藝術
第三章 語言的自覺:電影走向獨立藝術之途
一、電影藝術的語言自覺
二、電影藝術自覺的歷程
第四章 綜合性:電影藝術與其他藝術
一、電影與戲劇
二、電影與文學 第一編 電影藝術論
第一章 導論:影視藝術概說
一、影視概說:什么是電影?什么是電視?
二、影視藝術作為新藝術及其復雜性
三、影視文化之反思
第二章 “追求永恒”與“第七藝術”的誕生
一、電影:“第七藝術”的命名
二、電影成為藝術:心理動因和物理原理
三、新興的電視媒介與電視藝術
第三章 語言的自覺:電影走向獨立藝術之途
一、電影藝術的語言自覺
二、電影藝術自覺的歷程
第四章 綜合性:電影藝術與其他藝術
一、電影與戲劇
二、電影與文學
三、電影與造型藝術
四、電影藝術的綜合性辨析
第五章 電影文化的廣闊空間
一、電影藝術的“文化革命”
二、電影文化與公共文化空間的誕生
三、電影藝術的多元文化性
第六章 電影藝術的創造與生產
一、電影藝術的創作過程和集體創造性
二、編劇:“一劇之本”的創作
三、導演:導演作為中心
四、演員:表演的藝術
第七章 影視藝術的語言
一、攝影機的創造
二、影視藝術語言要素:鏡頭與畫面、色彩與光、聲音
三、影視藝術語言的辯證法:蒙太奇與長鏡頭
第八章 影視藝術的接受
一、格式塔心理學
二、關于銀幕的譬喻:窗戶·畫框·夢·鏡子?
三、影視藝術接受的心理特點
第九章 影視批評
一、影視批評的角度
二、影視批評的方法與流派
三、影視文化批評及實踐:《電影傳奇》、《藝術人生》
第二編 電視劇藝術論
第十章 電視藝術的生產
一、電視藝術形態
二、電視生產流程與重要環節
三、電視劇藝術
第十一章 電視劇的發展概況
一、電視劇的發展流變
二、電視劇的創作與制作管理
三、電視劇的營銷與播出
第十二章 電視劇的鏡語追求
第十三章 電視劇的敘事藝術
第三編 影視作品鑒賞
第十四章 “元電影”:關于電影的電影
第十五章 心靈的歷史與文化的象征
第十六章 現代主義與后現代主義的浪潮
第十七章 中國的道路
第十八章 電視劇佳作賞析
附錄一 外國電影精品編年
附錄二 中國電影精品編年
附錄三 中國電視劇重要作品編年
主要參考書目
第一章 導論:影視藝術概說
二、影視藝術作為新藝術及其復雜性
然而,從1895年誕生至今,電影并非一開始就為人們接納為藝術。電影在一開始被視作馬戲團的雜耍,是不入流的。在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電影總是被看做“視覺消遣品”。電視更是長時期糾結在傳媒與藝術的爭論之中。這其中的原因頗為復雜,除了觀念上的問題之外,與電影、電視本身不無艱難地走向成熟的路程,與它們跟科學技術的密切關系、自身獨特的工業化生產流程和商品屬性等都有一定的關系。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一門藝術的成熟總是有其艱難而漫長的歷程,相較于在電影產生之前的六門藝術的源遠流長,影視藝術的歷史只有短短的百年。
1.電影藝術的復雜性
關于電影,歷來有不少理論家曾作過描述和界定。法國電影理論家馬賽爾·馬爾丹曾從幾個方面描述過電影:“一項企業,也是一門藝術”,“一門藝術,也是一種語言”,“一種語言,也是一種存在”。
的確,任何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得出不同的看法和結論。作為一個復雜的文化現象,一個“總體文化現實”,電影也是如此。從上述馬爾丹的論述再推而廣之,我們還可以說,從商品消費和市場流通的角度看,電影是一種具有極大的經濟效益的商品;從它的生產流程的特點看,電影既是一種以導演的個體創造為主的集體的藝術創造,又是一種巨大的文化工業,是一種規;拇蠊I生產;還可以從大眾傳播學的角度,把電影看作一種大眾傳播交流媒介、一種政治與宣傳工具、一種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等。當然在這里,我們把電影定位在藝術上,或者說主要從藝術和藝術學的角度來研究電影,也是有充足的源自于電影自身的本體論依據的。
……